【原文】艮,止也。時止則止,時行則行,動靜不失其時,其《易傳》彖傳下·艮

易傳查詢

請輸入關鍵字:

例如:易傳

易傳 - 彖傳下·艮

易傳

彖傳下·艮

【原文】

艮,止也。

時止則止,時行則行,動靜不失其時,其道光明。

艮其止,止其所也。

上下敵應,不相與也。

是以不獲其身,行其庭不見其人,無咎也。

【譯文】

艮,止。

應該止的時候停止,應該行動的時候行動,行動與停止不失時機,(這樣)其道才能光明通暢。

止其背,正是止的那個地方。

(《艮》卦六爻)上下皆(止而)不相應,不相交往。

所以「整個身一體不動,雖行於庭院,去看不到人,無咎災」。

【註釋】

此釋《艮》卦卦名及卦辭之義。

艮其止:王弼認為《易》背曰「止」,朱熹、俞樾、朱駿聲等認為「艮其止」當作「艮其背」。

觀下文「止其所也」與「能源其背」對應,即「所」是釋「背」。

背,古本作「北」。

帛《易》卦辭也作「北」。

北、止二字字形相近,恐轉抄「北」為「止」。

故當以「背」為是。

止其所:指《艮》內外兩艮各止其所。

此處「所」是釋「背」,上下敵應:《艮》初四、二五、三上皆不相應。

不相應即「敵應」。

不相與:不相親與。

《艮》兩艮各止其所,故不相與。

與,猶親。

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
《易傳》易經書籍
起名測名
黃歷查詢
詩詞歌賦
實用查詢
免費測試
猜你喜歡
網名大全

【原文】艮,止也。時止則止,時行則行,動靜不失其時,其《易傳》彖傳下·艮

© 2007-2025 喜蜜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