賢臣說:「王蘭芝,快些招來!」瞎子道:「爺爺容稟《施公案》第四十七回 母女當堂對詞一案完結兩案

施公案查詢

請輸入關鍵字:

例如:施公案

施公案 - 第四十七回 母女當堂對詞一案完結兩案

施公案

第四十七回 母女當堂對詞一案完結兩案

賢臣說:「王蘭芝,快些招來!」瞎子道:「爺爺容稟。」

就將見錢起意,待晚飯後,打發表兄睡熟,把錢摸得,話也是真,從頭訴完。

賢臣聞聽,罵聲:「刁一奴一才!本府分解你聽:若是你的錢,無別味;要是回子的錢,他不住地賣羊肉,接錢手上有油,錢上必有膻氣。

不然皂白難明,那知本府專判奇怪之事。

本府看你訛詐之過,理應重處,另枷於羊肉鋪門首示眾。

姑念你母孤寡無靠,拉下重打二十大板,免枷。」

青衣答應,用頭號板打得兩腿進裂。

打完跪在一旁。

回子見他表弟挨打,心內不忍,將兩串錢領出與瞎子一串。

王蘭芝摸著不顧疼痛,一齊叩頭欣然而去。

又見從角門進來男女幾人,上堂跪下。

差人上前回稟施公:「小的等將陳魁、張義、陶氏帶到。」

賢臣擺手,公差退下。

賢臣說:「報名上來。」

「小的金鋪陳魁。」

「小的張義。」

「小婦人陶氏。」

賢臣聽畢,叫聲:「人來,把陳、張二人帶下去,命陶氏快快實說。」

陶氏口尊:「老爺請聽:小婦人夫主貿易為生,金鋪打雜。

小婦人終日閉戶家坐。

單夫獨妻,度過光一陰一。

無故招災拿進衙門,莫把旁言,信以為真。」

賢臣聞聽動怒,說:「刁婦住口!少提一胡一 言,與我拶起來!」青衣答應,上前拶起來。

惡婦人實難忍,滿口說招。

賢臣聞聽冷笑,罵:「狗婦!不怕你不招。」

吩咐:「松刑,快些實說。」

陶氏口尊:「大老爺,是小婦害了女婿。

禍起陳魁,卻是張義之錯。

夫主無能,家道貧寒,金鋪做手藝,引誘東家,入我之門。

張義飲酒吃醉,陳魁又將女兒灌醉強姦一。

陳魁又定計:門斗孟文科,缺少三親六眷,便生心將他謀死,好拐女兒同走。

安心把張義撂在京城,小婦人又教女兒叫應允小婦人母女同著他去。

陳魁惟恐小婦人女兒不去,取出攢龍金子穩他。」

施公聞聽,叫聲:「陶氏,金子不知有多重,快快說來!」陶氏說:「陳魁言及足足十兩八錢。

正面雕的是一團一 龍,又說:『金子為定,決無更改。

你母女跟我回南,快活無窮。

你們母女害死孟文科之後,金子為聘,不必煩媒。

若不允從此事,金子退還。

』是以母女當時滿口應允。

小婦人三人定計,將文科灌醉,命根上用手一掐,孟文科立時喪命;放火把他燒得囫圇,料得真假無處去辯。

便去掩埋,神不知鬼也不覺。

那知大老爺神目如電,看透其中情形。

所招俱實。」

施公詳理不假,內中又供出董成之金。

施公想畢,又罵:「陶氏狗婦!你謀婿放火,帶累鄰右,居心何忍?」

吩咐:「人來,先把他母女帶下看守,不許一交一 言串話。」

公差答應帶下。

施公復又想起一事,再叫把張氏帶回問話。

下役答應,帶上跪下。

問說:「本府問你:放火之先,怎麼謀害你夫?」

張氏見問,回答:「小婦人回過:陳魁早把夫主灌醉,同小婦人抬到房內,他掐著頸子,小婦人伸手揪他的命根。

用力連揪帶掐,只聽哼的一聲氣絕。

陳魁才去,留話:再聽消息。

小婦人害了命,無奈放火燒房。」

施公聞聽,罵聲:「狗婦下去,不許與陳魁答話。」

公差退下。

施公又叫:「人來,爾等去把孟文科右鄰傳來。」

下役答應而去,立刻叫到堂上,跪下報名:「小的是門斗左鄰張志忠。」

「小的是孟文科右捨李有成。

見大老爺叩頭。」

施公說:「本府傳你二人並無別故。

既是孟文科緊鄰,張氏謀夫,難道不聽見響動?」

二人見問,異口同音說:「孟文科之死,實不知其故。

今日忽然起火燒房,實不知別情是實。」

言罷叩頭在地。

施公聽罷,說:「此事與你們無干。

不許遠離,少時定案,解部對詞。」

二人答應,叩頭退下。

施公吩咐:「把陳魁、張義帶上!」青衣答應,登時帶到跪下。

施公叫聲:「張義、陳魁,你們的事敗露,從實招來,免得受刑。」

張、陳二人見問,不肯實招。

施公吩咐:「夾起。」

登時上刑昏迷,用水噴醒。

仍然不肯招。

施公又說:「把陶氏、張氏帶上。」

二人跪在一旁。

施公說:「你母女把孟文科之故,當他二人說來。

如不講,刻即上拶。」

張氏復又說一遍。

張義聞聽女兒一派實言,心中後悔。

陳魁聽張氏供招,無奈何說:「小的情甘領罪。」

施公吩咐:「書吏,把口供記了。

且先與他卸去刑具。」

施公又叫人:「去到東直門北小街口,把董成傳來圓案。」

下役即領命而去。

施公又叫張義上來說:「他母女與陳魁實招,本府問你:他母女與陳魁姦情,你那有不知?」

張義見問,還要嘴硬巧辯。

施公又問:「陶氏、張氏,你們與陳姓姦情,他說不知,須得你倆問他。

不然又要動刑。」

這婦人已經拶怕,聽見動刑,心中害怕。

陶氏就望男人說話。

罵聲:「潑辣貨!我問你:你說不知,那日回家撞見我二人做那事兒,你為什麼抽身躲了?」

張氏一旁接言,叫聲:「父親,我們已經三造對案,全都招認。」

張義聽見他母女之言,無奈叫:「太爺,就算小的知道吧!」施公聞聽,忍不住哈哈大笑。

忙吩咐書吏作稿,拿下去,令四人畫了手字呈上。

施公過目,一邊吩咐:「陳魁你定計留金,一交一 與何人?」

回道:「一交一 與陶氏。」

施公叫聲:「陶氏,那錠金子,現在何處?快快實說。」

陶氏回答:「現在身邊。」

言罷,忍痛回首,取出上遞。

青衣接過呈上。

賢臣叫施安也取出那錠金子看,一樣分毫不錯。

吩咐即把陶氏、張氏、張義帶下。

只見公差又把董成主僕傳到,跪下。

賢臣說:「董成,你看這下面受刑人,是開金鋪的不是?」

董成聞聽,到那邊看,回答:「就是他!」賢臣又叫:「陳魁,你把昧金之故講來。」

陳魁怕刑,不敢強辯,口尊:「大老爺聽稟:小的見他貧寒,金子明知是他的,因欺他年老生下歹心,只知肥己,無人曉聞。

那知上天鑒察,小的貪色,把金給與陶氏。

今朝事情敗露,獻出金子,原是董成之物。

小的情甘領罪,叩求爺爺免刑。」

叩頭流淚。

施公又叫:「鳳鳴,董成換金,若有歹意,焉敢告進衙門?若非審陶氏女姦情,只怕屈死了董成,永為冤魂。

他果要昧金,勢必逃走;豈有送信又轉家門。

今日斷令原金復歸本主,倒要你另外加恩於他。」

鳳鳴答應說:「是。」

施公帶笑說:「董成,此事皆因粗心招禍,莫怨上人。

回家千萬莫改忠心,上天不負好人。」

老一奴一叩首流淚,說:「大老爺尊諭,自當遵行。」

施公大悅,伸手把兩錠金子拿起,叫聲:「董成把金拿回家去,見了你的主母,加意勤慎,商議度日去吧。」

董成謝恩,答應爬起,上前接金。

主僕下堂,歡天喜地出衙而去。

施公吩咐:「書吏,立刻辦文,內有人命重情,送部定罪。」

施公令該班人役,將陳魁、張義、張氏、陶氏帶出衙去。

才要退堂,又見走進一人跪倒。

未知後事如何,且看下回分解。

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
《施公案》公案小說
起名測名
黃歷查詢
詩詞歌賦
實用查詢
免費測試
猜你喜歡
網名大全

賢臣說:「王蘭芝,快些招來!」瞎子道:「爺爺容稟《施公案》第四十七回 母女當堂對詞一案完結兩案

© 2007-2025 喜蜜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