且說賢臣再問王振,王振說:「郭東家原籍太原府,名叫玉《施公案》第四十九回 王振吐實話玉山道真情

施公案查詢

請輸入關鍵字:

例如:施公案

施公案 - 第四十九回 王振吐實話玉山道真情

施公案

第四十九回 王振吐實話玉山道真情

且說賢臣再問王振,王振說:「郭東家原籍太原府,名叫玉山,開布鋪。

小的父親在日,每月工價三兩。

父親去世,小的將鋪接續。

去年小的商議親事,一應費用,東家許以相助。

小的回家告訴母親,是以央媒提親。

他說:『我與你看中一女,住天師府對過,可著媒去說。

』小的應承,挽張媒一說即妥,擇吉三月娶親。

財東他說:『我離家日久,欲要娶親奈本處不許外鄉之人。

自從看見馮家之女,想成疾病。

此親算我所娶,給你紋銀五十兩,另續新婚,再加工銀三兩,管你一世不受貧寒。

若要不允,還我財禮,逐出鋪外。

』小的無奈應承,瞞哄母親。

昨晚小的成親之後,故裝出外,他在門首溜進房中。

新人哭喊,手抓口嚷,搶天呼地。

以是今日告狀,全是他之錯,今情願領罪。」

賢臣聽罷大怒,罵:「王振,你這個畜生該死!世上此事豈可允得的嗎?」

往下又叫:「郭玉山,好大年紀!行此傷天害理之事。」

郭玉山回說:「大老爺在上,容小的細稟:那日討帳路過此處,瞧見此女端莊,嗣後想念得病待死。

因是定計,都是實真情。

叩懇大老爺恩典寬免,以後痛改前非。」

說罷叩首。

賢臣大聲罵道:「好奸徒!倚勢圖奸,該當何罪?快看大刑伺候。

爾等男女六人聽真:國法無私,本府按律治罪。

禍因郭五山而起,剛才本府聽罷六人之言,前後倒也相對的。

就只那郭玉山其情可惡!你替王振娶親之事,實是願意助他銀兩,又外給銀五十兩安家,每月加工銀三兩,再無更改。」

郭玉山答應:「不錯。」

賢臣聞聽,道:「馮朱氏,你女兒給王振為妻,乃系明媒正娶。

內中生事,是郭玉山之過。

可喜你女兒辨出魚龍,保住節操。

本府隱惡揚善,你女既為王振之妻,還有變動無有?」

馮朱氏叩頭說:「大老爺聽稟:先嫁由父母,後嫁由自己。

小婦人不敢作主。」

賢臣又問馮氏。

馮氏含淚說道:「可歎一奴一運不好,遇此歹人。

母親恩養十八歲,許配婚姻,嫁雞隨雞,終無更改。

好馬不備雙鞍,要是重婚,怎麼見人。

皆因婆母不知,變生禍端。

小女人夫主縱虎入門,小婦人不恨別人,可惱賊徒!」賢臣說:「好個將錯就錯,貞節有操,惟天可表!本府無不容含,包你意足無怨。」

賢臣下叫:「張媒你是願打願罰?打,五十大板;罰,媒銀退回。」

張媒回答:「小婦人願罰,算是運氣不濟。

銀子無動,還在腰裡帶著。」

回手把二兩銀子取出,遞與公差。

公差接過,送上公案,退下。

賢臣叫聲:「人來,快到玉山鋪,立刻取銀五十兩來。」

玉山跪倒。

賢臣道:「郭玉山,且聽本府定你的罪過。

願替王振娶親,不准反悔;余外幫銀五十兩,每月長工銀三兩,這就算是你贖罪之項。

本府今且寬恕,快寫無更改執照一張為憑。

自今以後,不許你與王振穿房入戶來往。

倘自不遵,加倍罰銀重處。」

玉山聞聽,情願領罪免刑,連忙討取筆墨紙硯,鋪在地上,趴伏立刻寫完,雙手上遞。

青衣接過呈子。

賢臣從頭至尾看了一遍,寫得倒也通順。

看罷,又叫:「郝氏,你領銀三十兩,朱氏領銀二十兩。

聽本府的吩咐:你二人領銀子以為安家之費,自今安分度日,婦道不可門前站立。」

又道:「郭玉山,本府今日恕你解部重處之罪,輕罪難饒。

人來,將他拉下,重打三十大板。」

皂隸答應,不容分說,登時拉下打畢。

又叫:「王振,把執照賞你收去。

自今以後,小心留意,不可生事弄非。」

王振答應,接下執照,回手揣在懷中,又復跑下。

賢臣說:「王振,本府瞧你妻母面,恕你重罪。

年輕不思前後,敗壞人倫,輕罪難饒。

人來,把他拉下,重打二十大板。」

賢臣又叫將郝氏、朱氏、馮氏、張媒四個婦人釋放回去。

諸事畢。

賢臣又吩咐書吏作文一道,立刻行到宛平縣,把一胡一 妻不見一案用文關來,帶到私宅中問明他故,請旨定奪。

即將文書作成,命伺候人役,持文到縣提人。

再說賢臣離座下堂,乘轎出衙,關太跟隨至府。

賢臣入內,取出關太訴狀,重新又看,上寫:

具稟:小的關太因無生計,半夜至一山,名曰桃花嶺。

上有唐建桃花古寺一座,甚為寬大。

小的作賊,挖洞進內。

但見屋內空虛,並無銀錢。

正在自怨時衰,忽然逢著怪事:撞見一位公子,在秘室遭難。

見著小的,誤作殺他之人,驚跪在地,哀告求生,說是旗軍,系官宦子弟,父為梅林章京,膝下只他一人,名為巴州布。

此寺是乃父轄下。

該住持僧慧海,春秋二季上京,與伊父相往來,賓客相待。

伊父供其銀,作其子夏天避暑之所。

伊今歲來寺攻書,住在山上。

適惡僧上京,發售該山樹果。

巴州布寺中乏伴,偶然散步閒遊行經廟後,遇些青春婦女,欲即走避,奈不識路,以致互相逢見。

不料惡僧回寺之後,初尚同用茶飯,既而往內復出,把伊拉到空房舉刀要命。

巴州布跪求。

惡僧看其父情,留下毒一藥等物,令其自死。

免漏風聲,將門鎖上。

如天明不死,仍是刀下傾生。

小的聞言,氣忿在心,遂將來意述明。

公子叫小的救命,又說惡僧兇惡,還有眾僧武藝精通,求民半夜搭救,逃走到京,好告訴他父啟奏調兵,擒拿惡僧。

小的聽言有理,當即救公子出寺,送至京城。

到家幾日,並無音信。

小的不平,是以來此投書上稟。

賢臣看畢訴呈收起。

又叫關太進書房,復又追問一遍。

說;「你有傳家寶刀一口,現在那裡?拿來我看。」

關太答應,從腰間取出。

只聽丁噹一聲,關太雙手將刀奉上。

說:「請大老爺過目,小的此刀,家傳七代,名曰折鐵倭刀。

祖傳三十六宗,變化多端。」

賢臣閃目細看,有詩為證:

刀柄可把,利刃吹毛。

倭鋼煉就,上將魂銷。

傳家至寶,避邪降妖。

施公看罷一交一 還,關太重新將刀收好,一旁站立。

忽見守門人進書房回話:「外有順天府衙役求見。」

賢臣吩咐令他進來。

不多時帶進,跪下報名:「小的郭起鳳給大老爺叩頭。」

小的王殿臣叩頭。

小的二人奉命到宛平縣,把一胡一 妻一案提來。」

老少二人跪在左右。

公差退下,賢臣觀看已畢。

未知後事如何,且看下回分解。

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
《施公案》公案小說
起名測名
黃歷查詢
詩詞歌賦
實用查詢
免費測試
猜你喜歡
網名大全

且說賢臣再問王振,王振說:「郭東家原籍太原府,名叫玉《施公案》第四十九回 王振吐實話玉山道真情

© 2007-2025 喜蜜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