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得玄宗悟道時,嬰兒奼女坎和離《續西遊記》五十 神龍猛虎滅狐妖 八戒沙僧爭服力

續西遊記查詢

請輸入關鍵字:

例如:續西遊記

續西遊記 - 五十 神龍猛虎滅狐妖 八戒沙僧爭服力

續西遊記

五十 神龍猛虎滅狐妖 八戒沙僧爭服力

記得玄宗悟道時,嬰兒奼女坎和離。

打開臭穢十十交十十龍虎,掃蕩妖魔路不迷。

話說眾小妖被龍虎風雲,直把邪氛卷退,他慌入深林,報知兩狐妖。

那裡知行者伶俐乖十巧,一行打敗了小妖,一行就變個小妖,雜在眾妖中走入林來。

聞見異香噴鼻,行者道:「這妖十精十自己受用這清香,卻把臭穢加害別人。」

及隨眾走入林中,聽了兩妖計較,又要設圈套誘哄,叫眾妖十精十打臭穢東西,乃想道:「妖十精十隻要打臭穢,定是八戒的疼爛買賣,我老孫怎禁得他這買賣?如今幸虧了龍虎兩個護持,但不知這狐妖是甚圈套,且再聽他作何計較。

他說叫我老孫防範不及,那裡知老孫暗進林來,倒先防範著了。」

只聽得狐婆說道:「狐侄,我和你打鬥他們不過,變化又瞞他不得。

如今不如把臭穢收了,放些香氣,順風刮與他。

他師徒定然放心前來,你卻把小妖與臭穢之物,避在深林。

待他入了林中,收了香氣,卻放出臭穢打他,那時他進退兩難。

此計可妙?」

狐妖道:「此計雖妙,恐他們知道此臭穢林不可改,如何此時一旦刮去香風?事出變換,便是虛假。

況那孫行者機變萬端,智量百出,這圈套如何蒙蔽的他?」

狐婆道:「正是其中有一番理節,你且收了眾小孩子臭穢,躲入深林,放些香風刮去,引了唐僧師徒來。

那時我更有一妙計,管教他入我圈套,報了你歷來捆打之仇,仍要還我個六耳魔王。」

狐妖聽了道:「阿姑,且說你妙計何如?」

狐婆道:「你我變個田婦迎著他,只說往時臭穢,近被甚麼孫行者神通廣大,招邀了神龍猛虎,把些妖魔掃滅了。

當年仙人過,曾香了半年,說留與聖僧安靜。

今日果然安靜,臭氣改了香林,乃是我地方造福,遇著這聖增孫行者。

想唐僧必然信真。」

狐妖道:「唐僧便信真,只恐那猴頭不信。」

狐婆笑道:「那猴頭積年好奉承,我稱讚他是聖僧,料他心喜。

他喜心一生,定然疑心頓去。」

兩狐妖計較圈套,那裡知行者在傍,—一聽著,笑道:「這妖十精十,倒不像是蒸僧林妖魔家眷,如何不知俗語說的,六耳不傳道,怎麼老老實實計較與老孫聽知?你說妙計,我便將計就計。」

乃走出林來,只見龍虎尚在林中,行者上前叫了兩個諾道:「二位老友,動勞你反風捲霧,打退了小妖。

我方才變了小妖,跟眾妖入林,備細聽那兩妖魔計較,他要設圈套引了我師徒到此,入到林中,與我們個措手不及。

我如今借重虎友,料你威猛能滅狐妖。

狐妖既滅,借重龍友,到林中大施雲霧,把那些臭穢孩子直捲的他無影無蹤。

把香風借出,保全我師徒經擔過林,也是二位老友功德。」

行者說罷,龍虎點首。

行者道:「承你點首,似肯扶持。

只是那妖魔十奸十狡,望你還留意,莫使他知情躲避。」

他兩個依著行者,把身形隱了。

卻說三藏歇著擔櫃,只等行者打探回信。

忽然風順,只聞得香氣刮來,異常噴鼻。

八戒道:「師父,這風刮來香,想孫行者平靜得臭穢林了。」

三藏把鼻一嗅道:「徒弟,這會果然香氣刮來,且更異常。

我們走路吧。」

八戒道:「也要等大師兄挑他擔子。」

正說間,行者一觔斗打在面前,他半句不講,只說挑擔子走吧。

八戒沙僧忙挑十起擔包,三藏押著馬垛,一齊走進林邊。

那香風馥馥,如焚沉檀宿降,這長老欣欣,似升霄漢雲天。

只見八戒道:「師父,也是你老人家功德,不似我來探聽時那些臭穢。」

三藏道:「徒弟,也不可作等閒看待,還須要兢兢業業過去。」

沙僧道:「師父說的是。

且歇在這林頭,須再探個的實消息。」

行者道:「且放心走,莫要怕他。」

三藏道:「悟空,悟淨也說的有理。

俗語說的好:『莫信直中直,須防仁不仁』。」

師徒正說,只見一個婆子,手提著一個竹籃兒,口裡咕咕噥噥說:「虧了聖僧,真真好神通,把妖魔滅了,一個臭穢林,還了一個香氣林。

來來往往的都好行走。

當初著了臭穢的,生瘡害病,如今被了香氣,便走路十精十神。」

三藏聽他自言自語,乃道:「徒弟,聽這婆婆可信聖僧功德,但不知是那個聖僧?」

哪婆子便說道:「聞知是西還的孫行者長老。」

行者一聽,大笑起來道:「這妖十精十朝著靈十床十兒說鬼話。

老孫可是你欺瞞的。

虎老友何在?」

只見那林頭跑出一隻金睛白額虎,就地咆哮,真個嚇人。

三藏見了道:「悟空,你說不可輕易,須要兢業存心。

你看猛虎出林,須要躲避了他。」

只見那婆子慌張,走頭沒路,忽然現出原身,乃是一個母狐狸,往山高飛走去了。

三藏道:「原來這婆子便是妖魔,他哄了我們入林。」

行者道:「此時休要疑畏,放心前去。」

師徒乃坦然前走,方到林中,只見一個漢子領著許多小孩,簇擁前來。

行者見了笑道:「妖魔,免勞費心。

白額金睛趕你婆妖,就來捉你。」

妖狐聽了打個寒噤,不敢上前去,叫小妖快把手內臭穢打來。

行者叫一聲:「老龍友何在?」

只見半空中金龍飛下,把眾小妖雲收霧卷,半個不留。

這深林香風馥郁,你看他師徒放膽前行。

方才出得林東數步,只見路前兩隻狐狸,俯伏地下,若有哀鳴之狀。

行者便要掣下禪杖打來,三藏忙止住道:「徒弟,西還不是東往,禪杖不比金箍,當念真經,普行方便。」

行者道:「師父,他雖匍匐在地,其心實懷復仇。

你看俯伏地下,兩眼看著我們,實有不忿之心。

雙膝屈於真經之前,只恐是假。」

三藏道:「徒弟,世事人情,都可假的。

如來真經之前,他假不得。

非是他不敢假也,是不容他假。

彼此皆真,自是無假。」

三藏只說了這幾句,那兩妖點省,化一道風煙去了。

三藏師徒嗟歎了一會,往前行走。

忽然東方雲霧騰空,風雨將至。

三藏道:「徒弟們,方才過了這臭穢林,爽朗睛明;不多見時,卻又風雨來了,怎生行路?可急急上前,看有甚人家,可以躲避風雨,化頓齋飯充飢。」

三個徒弟依言,忙忙挑著經擔上前。

果然那山凹裡一村人家,正在那裡燒煙做飯。

師徒們上前歇下擔子道:「善人家,我們是中華大唐僧人,上靈山取經回還,路過到此。

那東方風雨來了,求一個空閒房屋,暫避一時。」

只見那一家大門裡走出一個士人來,三藏見那士人:

頭戴飄風一頂巾,身穿五色布包新。

相逢未識情和十性十,舉動飄飄已出塵。

那士人見了三藏一表非凡,乃道:「老師父,請屋裡坐。」

卻才把眼看行者們,也不驚異道:「列位師父,想是一路同行的。

可把擔子快卸下進屋來,風雨只恐就到。」

行者們便忙忙卸下經擔,扛進屋裡。

只見一所大廳堂,師徒們坐下。

那士人便問道:「老師父,小子在屋裡,已聽知你們說是大唐僧人上靈山取經回還。

只是靈山到此,途路甚遠,聞知一路來妖魔攔阻,甚是難行。

就是我這地界,東去有一林,西來也有一林。

且說這西來林,臭穢難當,行路之人多少傷害,師父們如何過得來?」

三藏便把過林這些功勞,多虧了大徒弟孫悟空,如此如此手段說了。

那士人兩眼看著行者,笑道:「這位師父,相貌非凡,真有降龍伏虎手段。

我這村中,曾說這林要復了香氣,只等聖僧來。

今日果應前仙人之言。」

士人恭敬行者,一面叫家僮備齋款留聖增。

八戒見了,便叫將起來道:「師父,我徒弟也曾三遭探聽,只看這手背被傷。

難道過這林,只是孫行者服力過來?」

沙僧說:「便是這擔子,也要我等用力擔將過來。」

三藏微微笑道:「請問先生,高姓大名?這後林已過來了,方才說前一林叫做甚林,不知可順便好走?」

士人把眉一蹙道:「林雖好走,當初不知是甚緣故,來了一個妖怪,盤踞在內。

往來行人禁聲悄地便安靜過林;若是咳嗽一聲,腳步稍走的響,一時驚動了這妖怪出林,拿將去,也不傷害,只蕩著他邪氣一迷,把生前行過的事都忘了。

便是熟識親友,毫不相認,癡癡呆呆。

醫藥也不效,符水也不靈。」

三藏道:「山上可有條小路轉的過去?」

士人道:「小路雖有一條,卻轉遠了幾十里,且是崎嶇險峻,空手尚難,行囊怎過?師父們有這許多櫃擔,去不得。」

三藏也愁著眉道:「如何處,人便躡著腳步,忍著咳嗽;這馬蹄卻也要走的響。

萬一驚動妖怪,如之奈何?」

八戒道:「古怪,古怪。

我這兩日辛苦,動了痰火,偏有幾聲咳嗽。」

士人笑道:「師父,你卻真個有些難過,你先進我屋。

有個不忿,你老師父歸功在你大師兄身上,只這個心腸,偏要動了無明,惹出咳嗽。

若被妖怪拿去,蕩了他邪氣一迷,那時把世事連你師父們都認不得。」

八戒道;「我也不管認得認不得,只是還吃得齋飯,挑得經擔,便由他罷了。」

只見士人家僕捧出齋飯來,師徒就席吃了。

天色已晚,安歇在廳上。

這士人與三藏講談些道理不提。

且說比丘僧與靈虛子變了龍虎,助了行者,把臭穢林掃靜,點化了狐妖。

他兩個從山路小道走過來,看見三藏師徒在這村舍士人家歇住,安心前走。

他卻直闖過林,不曾問出這妖怪事情。

走路腳步聲響,那靈虛子又咳嗽了一聲,忽然驚動了妖怪,叫十聲:「小妖們,看林外是何人聲嗽,可去捉將來。」

小妖得喚,便走了十數個出林。

看見兩個僧道林內走來,上前扯手的扯手,抱腳的抱腳,那知他兩個本事高強,把手結了一個心印訣,口裡念了一句梵語,把十數個小妖倒禁住了,加繩捆在地。

比丘僧問道:「你這些妖怪,快供出事情,叫做甚地方,是何妖魔?」

眾小妖那裡肯說,只求饒命。

靈虛子把林樹枯枝摘下一根道:「師兄,這些小妖不打,如何肯供!」小妖慌了,只得供稱道:

這林久傳來,西行計七道。

總是世迷途,故把天真耗。

生老病死苦,五者誰能拗。

名喚迷識林,魔王從此號。

任你秉聰明,過了這關竅,從前萬有為,盡做不知道。

比丘僧聽了,大喝一聲道:「妖十精十,我已知你事情,你那裡知我僧道本來也有兩句:『萬劫不能迷,回光有返照』。」

靈虛子說:「師兄,何必與他講,待我打滅了他,讓唐僧師徒好過。」

方才要舉起枯樹枝打妖十精十,不期魔王知了,遂頂盔貫甲走出林來,手拿著狼牙棒一根,叫道:「那裡來的和尚、道人,上門欺負我大王。

不要走,吃我一棒!」靈虛子忙把樹枝架住道:「妖十精十,我已取了小妖供狀,知你姓名事實。

你何苦據住這林,迷惑往來人心,叫人當面盡不相認?今遇著我兩人,自有神通,不被你迷。

還要掃滅了這一種妖魔,我方才過林前去。」

魔王聽了,呵呵大笑起來道:「你這兩個僧道,豈不知往來紛紛行客,他若肯安心靜氣,自然過去。

他自動了無明,招風惹草,驚動我魔王,蕩著我氣焰,入於不識不知境界,如何怪我迷惑他心?我魔王也不與你爭論彼長此短,只說我這眾小妖何事犯你,你把他們個個禁住在地?你要架住我棒,看我打來。」

只見:

魔王狼牙棒很,靈虛枯樹怎擋。

比丘見了便慌忙,手內菩提拋上。

變了青鋒慧劍,飛來劈那魔王。

妖魔本事也非常,就變了凶模怪樣。

靈虛子樹枝敵不住魔王狼牙棒,看看敗了,比丘僧忙把手內數珠子解下兩粒,往空撒去。

那菩提子節變了青鋒慧劍,照魔王劈來。

魔王見了,也不慌不忙。

搖身一變,卻變了三頭六臂、七手八腳一個形像,口裡噴十出火焰。

比丘僧與靈虛子擋他不起,思量也要變化敵他。

又計議道;「且退回山頂,再作計較,看唐僧們如何過去。

那孫行者機變甚高,莫若等地來弄個手段,掃蕩了這妖魔。

只恐是他師徒心志不潔,造出這魔孽,還等地師徒來解。

我等莫要輕身與這兇惡妖魔十十交十十戰,留些十精十力好保護經文到那東土。」

這正是:

得放手時須放手,可饒人處且饒人。

要知後來事情,且聽下回分解。

〔【總批】靈虛子、比丘僧保護經文,可謂勤矣。

然一下擋妖十精十不起,便思量留與行者。

大似今之為朋友出力的。

◎每怪行者機變生魔,及遇妖十精十,又思量他機變。

西方路上,何日得乾淨也!〕

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
《續西遊記》四大文學名著
起名測名
黃歷查詢
詩詞歌賦
實用查詢
免費測試
猜你喜歡
網名大全

記得玄宗悟道時,嬰兒奼女坎和離《續西遊記》五十 神龍猛虎滅狐妖 八戒沙僧爭服力

© 2007-2025 喜蜜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