卻說三藏道:「徒弟,你可速去速來,切不可又像他們了《續西遊記》四十四 弄虛脾狐怪迷僧 說功果魔王歸命

續西遊記查詢

請輸入關鍵字:

例如:續西遊記

續西遊記 - 四十四 弄虛脾狐怪迷僧 說功果魔王歸命

續西遊記

四十四 弄虛脾狐怪迷僧 說功果魔王歸命

卻說三藏道:「徒弟,你可速去速來,切不可又像他們了。」

沙僧道:「這個自然。」

遂黑摸十摸的冒著雨,走入林來。

四下一聽,那裡有個人聲,只聽得一個鳩鳥兒亂叫。

沙僧道:「鳩兒,你看這樣綿綿不止,還要喚雨。

你叫不打緊,便是添我沙和尚苦楚煩惱。」

忽然那鳩驚飛而去,似有人來之意。

沙僧冒著雨,說不得喊叫起來,叫:「行者、八戒兩個師兄,在那裡擔挨,不早早回師父的信?」

不知聲動妖魔,卻好狐妖又同著巡林小妖走來,聽得沙增叫喊之言,就搖身一變,狐妖變了行者,小妖變了八戒,走出林來道:「沙僧師弟,你不隨著師父前來,卻自己一個冒雨到此。

師父如今在那裡?」

沙僧也是皈依了正果的,慧眼也明,只因嗟歎報怨之心,把個光明一時蔽了,就真假莫辨。

乃答道:「師父現在草屋,眼巴巴望你們信息。

不見來報,等不得天明,叫我來尋你,探聽霪雨林妖魔何如?」

假行者道:「我與八戒被魔工留住吃齋。

他道天晚黑夜,大雨滂沱,歇宿了吧。

因失誤回信。

魔王知道師父同師弟必定天早前來,已備下齋供。

師弟可過此深林前走,吃著齋。

我兩個去報信師父。」

沙僧道:「師父尚未得齋,我如何敢先去吃?同你兩個回復了師父,大家挑擔押馬,一齊來吃,可是好麼?」

假行者道:「師弟,你說的固是。

只是方才魔王說,他這雨要下三年,一時也不住,我們經擔如何等得?我兩個再三苦求魔王,暫住一日,待我們過林。

他道,唐僧中國長老,讓他個尊重也罷了;怎麼你三個小和尚,如何不先上我門一拜?古語說,行客拜坐客。

你二位既來,是知禮的,自然款待素齋。

那一個沙增,既自做尊重,我定然不遂他心。

你如今既來到此,魔王若知,便怪起來,連我們也不便。

不如依我計較,順著來路先上門拜了他。

魔王定留你吃現成素齋。

把雨住一日,我們與師父一同前來,豈不是好。」

沙僧被假行者一愚,道:「既是魔王有此意念,我只得上門先拜了他;便不吃齋,也是小事。」

沙僧便走,假行者又道:「師弟,你把禪杖與我拿去拴經擔,以便你來挑。」

沙僧道:「隨手傢伙,如何離得?」

假行者道:「拜望魔王,好意待齋,手裡拿著根兵器,那魔王定說你不知禮。」

沙僧道:「你兩個的撣杖在那裡?」

假行者道:「我正恐魔王怪我兩個攜著禪杖,似有爭打之狀,故此藏在前林裡。

如今少不得取了去挑擔。」

沙僧一時信了狐妖之愚,把禪杖付與假行者,冒雨直入深林,希圖拜魔王,吃現成齋。

不匡狐妖見沙僧前走,他卻轉近路報與興雲魔王說:「大王,小妖又假變行者,愚了沙和尚來了。

大王可把他也捆在剝皮廳,待小妖再去說了唐僧來。」

魔王依言,開了寨門,等候沙僧。

沙僧聽了假行者之言,走到寨門,叫一聲:「把門大哥,我東土取經小和尚沙悟淨,特來拜謁大王,望你通報一聲。」

小妖聽得說:「沙長老,我們奉大王命,凡一應來拜謁賓客,惟有西來長老,要捆將進門,待大王驗過真實,方才以賓客禮待。」

沙僧道:「世間那有個客來拜謁,先捆將進門之禮?只有主人倒履迎賓。」

小妖道:「原無此禮,只因近日有妖魔假稱拜謁,來侵犯大王,故此大王要先行此法。」

沙僧道:「我中土無此禮。

寧可不拜,回去吧。」

方要轉身,那把門小妖一聲號令,頃刻聚有數十小妖,那裡容得沙僧回走,一齊上前,把沙僧拿倒。

可歎沙僧沒有禪杖在手,讓小妖們捆入寨裡。

魔王見了不問,只叫送入剝皮廳。

行者、八戒見沙僧又被妖魔拿入,便躁急起來,思量要變化逃走,那裡逃走的?乃問沙僧說:「師弟呀,你如何不跟隨師父,怎麼也被妖魔捉將來?」

沙僧道:「都是你兩個,如此長,如此短,哄了我來。」

行者道:「師弟阿,不消講了,我們會變妖怪愚哄妖怪,如今妖怪就變我們詭詐。

我們把個降妖利器繳了,故此受妖魔之害。

如今逃走不得,如之奈何?萬一妖魔再愚哄了師父進來,眼見我師徒送與妖魔剝皮蒸煮。」

沙僧道:「師兄,你當日說以機變保護師父,你今日機變心何在?」

八戒道:「師弟,還要提大哥的機變心?只因他這機變存心,一路來惹了多少妖魔機變。」

行者道;「你兩個莫要譏誚,我老孫定要弄個機變走他十娘十。」

八戒笑道:「妖魔把我們四把腰兒捆的定定,莫說他十娘十,便是他老子也不肯放。」

按下行者三人被妖魔捉倒。

且說三藏一人在草屋,不見三個徒弟來回信,心中納悶。

他卻皈依了正果,也看破了浮生都是夢。

這些遭遇,一任倘來。

見天氣十陰十蒙欲雨,便知道離霪雨林想是不遠。

乃信口題幾句詩遣悶,以解思念徒弟之意。

乃吟道:

十婬十雨正淒淒,十陰十霾白晝迷。

中華何日到,寶藏尚游西。

慮淡忘鄉井,情深憶別離。

還期天色霽,不被此淋十漓。

卻說狐妖假變行者,愚哄了沙僧到寨,被小妖捆倒,他卻徑來三藏處騙三藏。

叫兩個蝦鰻小妖,一個變沙僧,一個變八戒,他自己仍變了行者,各攜著禪杖,走歸草屋。

見了三藏吟詩,乃想道:「這長老情思典雅,坐在此處不焦心,還吟詩散悶。

有此襟懷,只恐我們以假詐他無益。

既已到此,只得假詐他。」

三藏見了三個徒弟回來,便喜喜欣欣問;「徒弟們探聽的怎麼光景?」

假行者道:「甚麼光景,霪雨林滂沱不絕,委實難行。

幸虧魔王是個舊相識,一個個留我們吃齋,宿了一十夜。

如今叫我們挑了行囊擔包,到魔王寨裡,仍大設齋供,款待師父。

把雨止一日,與我們過去。」

三藏聽了大喜說:「徒弟們,可拴上禪杖,趁早挑著經擔,我押著馬,馱著櫃,不可遲挨。」

假行者忙把禪杖拴了擔子,假八戒、沙僧也一樣拴上。

方才要上肩,那知真經顯靈,妖怪那裡挑得動。

三藏見徒弟挑不動,乃問道,「悟空,你吃魔王齋,必定沾了不潔之物,怎麼挑經擔不動,平日氣力在那裡?」

狐妖見經擔挑不動,他一心只要騙哄三藏去,便道:「師父,想是徒弟快活了這一十夜,又吃了些素供饌,把力氣驕惰了。

如今且請師父先到魔王寨吃著齋,這擔子待我們慢慢挑來。」

三藏道:「此事行不得:一則我認不得魔王寨何處,一則要押著馬垛。」

假行者乃隨口道;「師父,此事不難,待徒弟先領了你去,復來挑十起吧。」

三藏道:「也難,便是我與魔王吃齋,這馬垛沒有人看顧,必須是等你們有力氣,一同前去方好。」

狐妖見愚哄三藏不動,經擔又挑不起,乃把馬垛子趕起來道:「師父,我徒弟與你押著馬垛,照顧也在我,只等師父吃畢了齋,辭謝過魔王,那時我再來挑擔。

如今且叫八戒、沙僧在此照顧經擔。」

三藏見假行者這等說,乃道;「徒弟,依你吧。」

便趕起馬來,往前走去。

喜壞了個孤妖,把三藏愚哄前走。

將近林中,那雨越下越大。

三藏道:「徒弟,這雨卻難行,你先去叫魔王停一時,讓我到他寨裡去。

我縱冒雨,這櫃垛卻恐濕十透。」

那知玉龍馬原有來歷,口噴十出十逼十水珠,雨半點兒侵他不著。

三藏見馬垛不透,只得冒雨前走。

到得寨門,狐妖把臉一抹,現了原身,那裡是孫行者。

三藏一見了,魂不附體道:「不好了,妖魔詐哄了我來也。」

兩眼落淚,只有個玉龍馬馱櫃在前,眾小妖見了三藏莊嚴齊整,個個十愛十敬,不敢上前加害。

那狐妖直入稟報魔王說:「小妖已把唐僧詐哄了來也。」

魔王道:「叫小妖捆到他三個和尚一處。」

眾妖方才要捆三藏。

卻說比丘僧與靈虛子攀籐附葛,走上山嶺,遠遠望著三藏師徒被妖魔愚弄,比丘僧道:「師兄,唐僧師徒遇怪,你當上前救解。」

靈虛子道:「誰叫他們喜怒哀樂憂恐驚惹出來?當令他自解。

我看經文不曾褻瀆,且看他師徒作何計較。」

正說間,只見三藏押著馬,馱著經,隨著妖入林。

比丘僧說:「師兄,唐僧入霪雨林,經櫃受妖魔算計了,如何遲誤不救?」

靈虛子在山頂一看道:「師兄,你在此觀看著行者們擔子,我去救馬馱也。」

飛空而下,直到寨前。

那小妖方捆三藏,被靈虛子變了一個金甲神人,手執著利鋒寶劍,大喝一聲道:「妖魔休得動手,吾神在此。」

眾妖慌了報入,魔王隨披甲戴盔,手執鐵撾,走出寨來。

也不打話,直奔神人。

那飛撾騰空而起,把靈虛子撾將過去,叫小妖捆將起來。

靈虛子忙要弄神通變化,被魔王口吐粘誕,一毫也掙挫不得。

卻虧比丘僧在山頂上,看見靈虛子被妖魔加害,他念動真言梵語,把靈虛救回山頂。

說:「妖魔厲害。」

比丘僧說:「妖魔厲害,終是杌上肉,釜中魚,必遭正氣撲滅。

只是馬馱的經櫃,現在寨門,須得解救才好。

靈虛子道:「待我再去戰魔王。」

比丘僧道:「師兄,你一戰不勝,再戰也只如此。

唐僧事迫,馬垛勢危,待我去把這玉龍馬櫃馱轉來,莫要被妖魔褻瀆。」

說罷,也飛空前來寨門。

只見唐僧正在危急,被小妖要捆。

比丘僧走近馬前道:「玉龍馬,你聽我說。」

那馬「嘶」了一聲,兩耳直豎十起來,似有聽說之狀。

比丘僧乃說道:

玉龍馬,玉龍馬,聽我說來須聽著。

從前生長水晶宮,你的神通原不假。

莫推聾,休裝啞,快把唐僧救捆打。

妖魔本是你宗支,訴出原因災可解。

那馬聽了這話,點點頭兒,心中細轉念頭,大悟前因。

遂以意會身,復了玉龍太子模樣,步進門來。

見興雲大王高坐上面,遂叫十聲:「叔父,侄兒拜見。」

老魔定睛一看,知是敖廣之子,急問:「汝從何來?」

太子道;「侄因昔年誤失明珠,貶在鷹愁澗裡偷生。

蒙救苦的觀音,指迷皈正,將楊柳灑水,化作一馬,馱了玄奘師父,前往西方拜佛求經。

蒙佛祖垂慈,賜得其經一藏,今回東土,呈與唐皇,救度一切眾生。

路過此地,師兄們冒犯虎威,望叔父念侄兒千辛萬苦的奔波勞碌,施恩釋放。」

言罷,不覺淚下。

魔王道:「向者,我求太宗救一劍之厄,允我所請,仍被魏征依律,此乃昊天之敕,不敢怨他。

今賢侄說出根由,何忍阻撓你們。」

吩咐小妖:「快把取經僧的繩索解了,即請三藏相見,安排素筵,大開東閣。」

太子稱謝。

不想那設計的狐妖,見魔王與這玉龍有叔侄之情,道出因果,不肯害這取經的師徒。

一路煙,出林飛走去了。

畢竟魔王如何款待唐僧師徒?要知緣由,且聽下回分解。

〔【總批】救龍王是西遊來歷,此回自不可少。

◎狐妖左變右變,只將吃齋二字哄動了四個和尚,幾乎喪命。

無怪今時和尚把吃齋當十性十命也。

呵呵。

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
《續西遊記》四大文學名著
起名測名
黃歷查詢
詩詞歌賦
實用查詢
免費測試
猜你喜歡
網名大全

卻說三藏道:「徒弟,你可速去速來,切不可又像他們了《續西遊記》四十四 弄虛脾狐怪迷僧 說功果魔王歸命

© 2007-2025 喜蜜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