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集中討論人一性一問題,是孟子「一性一善論」思想《孟子》告子上(2)

孟子查詢

請輸入關鍵字:

例如:孟子

孟子 - 告子上(2)

孟子

告子上(2)

本篇集中討論人一性一問題,是孟子「一性一善論」思想較為完整的體現。

連帶的是仁義道德與個人修養的問題。

對一精一神與物質、感一性一與理一性一、人一性一與動物一性一等問題也有所涉及。

全篇原文共20章,本書選14章。

人一性一向善,猶水就下

【原文】

告子1曰:「一性一猶湍水2也,決諸東方則東流,決諸西方則西流。

人一性一之無分於善不善也,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。」

孟子曰:「水信3無分於東西。

無分子上下乎?人一性一之善也,猶水之就(4)下也。

人無有不善,水無有不下。

今天水,搏而躍之,可使過顙(5);激而行之,可使在山。

是豈水之一性一哉?其勢則然也。

人之可使為不善,其一性一亦猶是也。」

【註釋】

1告子:生平不詳,大約做過墨子的學生,較孟於年長。

2湍(tuan)水:急流的水。

3信:誠,真。

4就:趨向。

5顙(sang):額頭。

【譯文】

告子說:「人一性一就像那急流的水,缺口在東便向東方流,缺口在西便向西方流。

人一性一無所謂善與不善,就像水無所謂向東流向西流一樣。」

孟子說:「水的確無所謂向東流向西流,但是,也無所謂向上流向下流嗎?人一性一向善,就像水往低處流一樣。

人一性一沒有不善良的,水沒有不向低處流的。

當然,如果水受拍打而飛一濺起來,能使它高過額頭;加壓迫使它倒行,能使它流上山崗。

這難道是水的本一性一嗎?形勢迫使它如此的。

人的可以迫使他做壞事,本一性一的改變也像這樣。」

【讀解】

值得我們特別注意的,是孟子的雄辯風範。

隨口接過論敵的論據而加以發揮,以水為喻就以水為喻。

就好比我們格鬥時說,你用刀咱們就用刀,你用槍咱們就用槍。

欲擒故縱,持之有故,言之成理。

「水信無分於東西。

無分於上下平?」

一語殺入一穴一道,只需要輕輕一轉,其論證便堅不可移,使讀者讀來,不得不束手就擒。

於是,我們便都是一性一善論者了。

只不過,當我們放下書本而面對現實生活中的種種邪惡時,的確又會發出疑問:人一性一真如孟老夫子所描述的那般善良,那般純潔得一塵不染嗎?這種時候,我們即便不會成為苟子「一性一惡論」的信徒,多半也會同意告子的觀點了罷:「人一性一之無分於善不時,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。」

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
《孟子》諸子百家
起名測名
黃歷查詢
詩詞歌賦
實用查詢
免費測試
猜你喜歡
網名大全

本篇集中討論人一性一問題,是孟子「一性一善論」思想《孟子》告子上(2)

© 2007-2025 喜蜜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