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皇帝名炎,字安世,是晉文帝的長子《晉書白話文》武帝紀

晉書白話文查詢

請輸入關鍵字:

例如:晉書白話文

晉書白話文 - 武帝紀

晉書白話文

武帝紀

武皇帝名炎,字安世,是晉文帝的長子。

為人寬惠仁厚,深沉有度量。

魏嘉平年間(249~254),封為北平亭侯,歷任給事中、奉車都尉、中壘將軍,加散騎常侍,又遷為中護軍、假節。

到東武陽迎常道鄉公即位,遷為中撫軍,晉封為新昌鄉侯。

晉國建立,立為世子,授予撫軍大將軍,開府、副貳相國。

當初,文帝因為景帝是宣帝的繼承人,去世早而無後,便把武帝的弟弟司馬攸作為景帝后嗣,看得與眾不同,特加一愛一護,自以為居丞相之位,死後應將大業傳給司馬攸。

常說:「這是景王的天下,我是不會參與其事的。」

將要議定世子時,文帝的意思想立司馬攸。

何曾等人堅持異議說:「中撫軍聰明神武,有超世之才。

頭髮拖地,手臂過膝,這不是做人臣的相貌啊!」自此便定下來了。

魏元帝鹹熙二年(265)五月立為晉王太子。

八月初九,文帝死,太子繼承了相國和晉王的官爵。

下令放寬刑罰,赦免罪人,安一撫百姓,減輕徭役,國內服喪三日。

這個月,在襄武出現一個長人,高三丈,對當地人王始說:「現在當是太平盛世了。」

九月初七,以魏司徒何曾為丞相,鎮南將軍王沈為御史大夫,中護軍賈充為衛將軍,議郎裴秀為尚書令、光祿大夫,這些人都可以開府署設僚屬。

十一月,初次設置四護軍,統率城外諸軍。

十五日,下令讓諸郡中正官按六條標準薦拔淹沒於民間的人才:第一條是忠誠恭謹奮不顧身,第二條是孝敬盡禮,第三條是兄弟友善,第四條是潔身自好勤勞謙恭,第五條是嚴守信義言行可驗,第六條是為修養自己刻苦學習。

此時晉王之德廣施天下,四海歸心。

於是天子知道天道運轉將移於晉,就使太保鄭沖奉讀策書說:「告知晉王,我皇祖有虞氏,應天之命,受陶唐之禪而得位,亦以天下授於有夏。

惟夏禹、商湯、周文上能配天,都因為他們聖德如日月普照。

此後天又將大命傾注於漢,漢之火德既衰,皇天眷顧我高祖,授以天下,我朝倣傚虞、夏、商、週四代之明德顯績,我不盡知。

只是你祖你父,心一性一明哲,輔助我皇家,勳德光照四海,及於上下鬼神,無不和順,水土平治,天行有序,萬邦以安。

應受上帝之命,協和帝王中正之道。

我謹受天命,將天子之位敬授於你,新朝重任在於你身,允當行中正之道,國運得以長久。

啊!王應敬順天命。

一切遵循先聖訓典,安一撫四方之國,維護天之美意,不要廢棄我二皇大業。」

武帝開始以禮辭讓,魏朝公卿何曾、王沈等堅決請求,武帝這才答應即天子位。

泰始元年(265)冬十二月十七日,在南郊設壇,在位的百僚及匈奴南單于等四方少數民族來集會的數萬人,燃起燎火,舉行米犬祭,告於上帝說:「皇帝臣司馬炎敢用玄牡告於皇天后土,魏帝考皇運之所歸,承天之明命以命炎。

昔日唐堯興隆大道,禪讓於虞舜,舜又禪讓於禹,高德垂於後世,經久不衰。

及漢德既衰,太祖武皇帝撥亂反正,拯救時局,扶助劉氏,因而漢禪讓於魏。

魏室連年多故,幾乎敗亡,實賴晉匡扶拯救之德,因而得保宗祀,渡過艱難。

這說明晉是有大功於魏的。

四方之人無不順服,廓清梁岷,安一撫揚越,八方同軌,祥瑞屢呈,天人應和,有思皆服。

我傚法三後,天命因集於此。

炎之德不足嗣位,辭讓而不獲准。

於是群公卿士,諸侯臣僚,諸賢陪臣,百蠻君長,都說:『皇天鑒於下土,求民間之疾苦,天命既成,本非謙讓所能拒違。

帝王世系不可無繼,人神不可以無主。

』炎敬奉皇運,敬畏天威,敬選吉日,升壇受禪,告於上帝,以滿眾望。」

禮畢,到洛陽宮太極前殿,下詔說:「昔朕皇祖宣王,聖哲欽明,順應天運,興隆帝業,開創洪基。

伯考景王,行大道而遍謀於眾,光照諸夏。

至於宣考文王,明哲光遠,協和人神,應天順時,受此明命,仁德匡濟宇宙,功勳及於上下,魏氏鑒於古訓,倣傚堯舜,咨詢於群臣,委大命於朕身。

我畏天命,不敢違抗。

朕德微薄,肩負大任,托身於王公之上而君臨四海,惴惴恐懼,不知所為。

爾等為股肱爪牙之佐,文武忠貞之臣,爾祖爾父,實為我先王左右輔臣,光大興隆我晉大業。

欲與萬國臣民共享天下。」

於是實行大赦,改年號。

賜天下官吏爵位,每人五級,鰥寡孤獨不能自養者,每人給谷五斛,免征天下租賦及關市之稅一年,過去的舊債不再收,舊的嫌疑禁錮都解除,失去官爵者都予恢復。

十八日,派遣太僕劉原告於太廟。

封魏帝為陳留王,食邑萬戶,居住鄴宮;魏氏諸王都封為縣侯。

追尊宣王為宣皇帝,景王為景皇帝,文王為文皇帝,宣王妃張氏為宣穆皇后。

尊太妃王氏為皇太后,所住之宮叫崇化宮。

封皇叔祖父司馬孚為安平王,皇叔父司馬干為平原王,司馬亮為扶風王,司馬由為東莞王,司馬駿為汝陰王,司馬肜為梁王,司馬倫為琅王牙王,皇弟司馬攸為齊王,司馬鑒為樂安王,司馬機為燕王,皇從伯父司馬望為義陽王,皇從叔父司馬輔為渤海王,司馬晃為下邳王,司馬環為太原王,司馬王圭為高陽王,司馬衡為常山王,司馬一子文為沛王,司馬泰為隴西王,司馬權為彭城王,司馬綏為范陽王,司馬遂為濟南王,司馬遜為譙王,司馬睦為中山王,司馬陵為北海王,司馬斌為陳王,皇從父兄司馬洪為河間王,皇從父弟司馬..為東平王。

以驃騎將軍石苞為大司馬,封為樂陵公,車騎將軍陳騫為高平公,衛將軍賈充為車騎將軍、魯公,尚書令裴秀為巨鹿公,侍中荀勖為濟北公,太保鄭沖為太傅、壽光公,太尉王祥為太保、睢陵公,丞相何曾為太尉、郎陵公,御史大夫王沈為驃騎將軍、博陵公,司空荀豈頁為臨淮公,鎮北大將軍衛馞為..陽公。

其餘增封晉爵不等,文武官員普遍晉位二等,改《景初歷》為《泰始歷》,臘祭在酉,社日在丑。

十九日,下詔大張儉約之風,將宮中的珠玉玩好之物,拿出來賞賜給王公以下的官吏,多少不等。

設置中軍將軍以統領宿衛七軍。

二十日,下詔讓陳留王出行時可舉天子的旌旗,備有五種季節的副車,使用魏的曆法,可以像天子一樣郊祀天地,禮樂制度皆照魏例,上書不稱臣。

賜山陽公劉康、安樂公劉禪子弟一人為駙馬都尉。

二十六日,以安平王司馬孚為太宰、假黃鉞、大都督中外諸軍事。

下詔說:「昔日王腸謀廢齊王,而齊王最終還是被廢。

鄧艾雖恃功驕傲有失臣節,然束手認罪。

今大赦二人家屬,回故鄉立後嗣。

使滅者復興,絕者有繼,簡法省刑。

解除對魏氏宗室的禁錮。

諸將士官吏遭三年喪者,遣回守喪三年。

百姓有三年喪者,服喪期免除徭役。

免除部曲將及長吏以下以家屬作人質,儉省鎊郡國向京師調運的物資,禁止樂府、一靡一麗的百戲技藝及雕飾華麗的遊獵器一具,廣開言路,設諫官掌管此事。」

這個月裡,有六隻鳳凰、三條青龍、兩條白龍、麒麟各一在各郡國出現。

二年正月初七,派遣兼侍中侯史光等持節到全國各地,巡視考察風俗,罷除不在祀典的祭祀。

初八,有司請求建七廟,武帝以為徭役太重,不允許。

十一日,罷唱雞鳴歌的人。

二十二日,尊景皇帝夫人羊氏為景皇后,所居宮叫弘訓宮。

二十七日,立皇后楊氏。

二月,解除對漢宗室的禁錮。

十一日,常山王司馬衡死。

皇帝下詔說:「五等爵位之封,都是舊時功臣。

原為縣侯者,襲爵時次子封為亭侯;原為鄉侯者,次子為關內侯;原為亭侯者,次子為關中侯,皆食本爵封戶的十分之一。」

二十九日,郊祀宣皇帝以配天,在明堂祀文皇帝以配上帝。

二十二日下詔說:「古時設百官,就是讓他規勸王的過失,而保氏官特以諫諍為職業,今之侍中、常侍實處於這個職位。

選擇那些能正色糾正違法匡救缺漏的人,以兼此職。」

三月二十日,吳人來弔祭,有司上奏以詔書答覆。

武帝說:「昔日漢文帝招撫尉他,光武帝招撫公孫述,都沒有按君對臣的禮儀,這是為了籠絡未歸附的人。

孫皓開始派使者時,不知晉已開國建帝號,只用書信形式答謝他。」

夏五月戊辰,下詔說:「陳留王品德謙虛,每有事都要上表,這不是我對他優待尊崇的要求。

主管此事的人向他說明,只要不是大事,讓陳留王的官吏上表就行了。」

壬子這天,驃騎將軍博陵公王沈死。

六月二十五日,濟南王司馬遂死。

秋七月初五,營建太廟,從荊山運來木材,開採華山的石料,鑄造十二根銅柱,塗一層黃金,刻鏤百物,綴上明珠。

二十二日,譙王司馬遜死。

三十日,日蝕。

八月初十,裁減右將軍官職。

當初,武帝雖實行漢魏喪制,安葬後即除喪服,而還是穿深色衣服,戴素冠,食則避席減膳,哀敬同於服喪。

二十二日,有司奏請改換服裝,照常進膳,武帝不許,一直守喪滿期才恢復正常,後為太后服喪也是如此,九月二十日,散騎常侍皇甫陶、傅玄兼諫官,上書諫諍,有司奏請壓下諫書,不予議論。

武帝下詔說:「凡關係到人主的言論批評,人臣是很難做到的,而又苦於人主不能聽納,自古忠臣直士為此而慷慨歎息,每每將陳事之書交付主事者,主事者深究苛求,說什麼恩賜當由皇上,這是什麼話呢?還是讓朝臣詳細評議。」

九月二十三日,有司上奏說:「大晉繼承三皇的業績,步舜禹的後塵,應天順時,受禪於魏,應該沿用前一代曆法,如虞舜遵循唐堯的例子。」

武帝認可。

冬十月初一,日蝕。

初二,下詔說:「昔日舜在蒼梧安葬,農民不改變耕地,禹安葬在成紀,市場不改變地方。

追思祖考清簡的宗旨,遷徙陵墓周圍十里以內的居民,煩擾百姓,停止實行。」

十一月初五,倭人來獻本國異物。

將祭天的圜丘與祭地的方丘合併於南、北郊,夏至、冬至的祭祀合併於二郊之祀。

罷除山陽公國督軍,除去其禁例。

十五日,追封景帝夫人夏侯氏為景懷皇后。

十七日將祖、父神主遷於太廟。

十二月,罷除各地農官,歸於郡縣。

這一年中,有六隻鳳凰、十條青龍、九條黃龍、麒麟各一,出現於各郡國。

三年春正月癸丑,兩條白龍出現於弘農澠池。

丁卯這天,立皇子司馬衷為皇太子。

下詔說:「朕以不德之身,托於四海之上,兢兢業業,敬畏守職,猶恐不能使宇內康濟,思與天下之人申明王法制度,正本清源,至於立太子之事,非當務之急。

再者,近世每次立太子,總要施行寬赦恩賜,此事不能免除,往往是順從王公卿士的議論罷了。

方今天下太平,將向天下人陳述德義,顯示好惡,使百姓丟掉僥倖得福的想法,而要行為忠實,始終如一,施小恩小惠,是不可取的。

都使大家知道此意。」

三月初六,初次令二千石官服喪三年。

丁未這天,白日昏暗。

罷除武衛將軍官職。

以李熹為太子太傅。

泰山石崩塌。

夏四月十六日,張掖太守焦勝上奏說,氐池縣大柳谷口一個地方有黑色石,石上有白色文彩,實是大晉吉祥的象徵,把彩文畫出來獻給皇帝,下詔以制幣祭告於太廟,圖文收藏在天府。

秋八月,罷除都護將軍,將其所轄五署歸光祿勳。

九月十五日,下詔說:「古制以德定爵位,以功定俸祿,雖下士的俸祿還要相當於上等農民的收入,對外則可以奉公忘私,對內則足以養親施惠。

今在位官吏俸祿不能代耕,這就不能達到推崇教化的目的。

可議定增加官吏俸祿。」

賜王公以下帛不等。

以太尉何曾為太保,義陽王司馬望為太尉,司空荀豈頁為司徒。

冬十月,准許士卒遭父母喪者,如不在疆場,都可以回家治喪。

十二月,徙宗聖侯孔震為奉聖亭侯。

山陽公劉康來朝。

禁止觀星望氣讖緯迷信之類的學說。

四年春正月初三,以尚書令裴秀為司空。

正月十八日,新訂律令完成,封爵賜帛不等。

有彗星出現於軫星附近。

十九日,武帝到專供帝王大臣耕種的籍田里耕作。

二十日,下詔說:「古代設象徵一性一的刑罰而眾人不犯,今雖誅滅三族而一奸一邪之事不絕,德與刑相隔多麼遠啊!先帝深憂黎民,哀憐獄囚,才命大臣考正刑律。

朕守遺業,應永保皇業安定,思欲無為而治萬國。

方今陽春滋養萬物,春耕開始,朕親率王公卿士耕籍田千畝。

又律令已成,頒布天下,將可以簡省法律,勸民務本,化育海內。

應當寬赦罪人,使能自新。

今大赦天下,長吏、郡丞、長史各賜馬一匹。

二月初三,增設山陽公國相、郎中令、陵令、雜工宰人、鼓吹車馬不等。

罷除中軍將軍,設北軍中侯官。

十七日,因東海劉儉品行高尚,拜為郎。

以中軍將軍羊祜為尚書左僕射,東莞王司馬由為尚書右僕射。

三月二十一日,皇太后王氏死。

夏四月初二,太保、睢陵公王祥死。

初三,文明皇后王氏合葬於崇陽陵。

罷除振威、揚威護軍官,設左右積一弩一將軍。

六月初一,下詔說:「各郡太守,各封國國相,每三年巡行屬縣一次,必在春天。

古人即用這種辦法述職守宣風教顯忠義。

巡行時要接見長吏,觀察風俗,協調禮律,考正度量衡,慰問老人,親自看望百歲老人。

還要訊問囚徒,處理冤案,詳察政刑得失,瞭解百姓疾苦。

遠近必至,就像朕親臨一樣。

宣喻孝、義、慈、恭、友五教之德,鼓勵務農,勸勉學子,使民勤於正業,不從事百家末流之事,行遠者必有險阻。

士人與庶民中有好學重道,孝悌忠信,清白優異者,推薦提拔他們;有不孝父母,不尊重一黨一族,背禮越軌,不循法令者,糾察懲罰他們。

田地開闢,各業興旺,禮教齊備,令行禁止,這說明長吏有能。

人民貧困,農事荒廢,一奸一盜頻起,刑獄繁多,上下廢弛,禮義不興,這是長吏的失職。

若長吏在官公廉,不謀私利,正直有節,不飾名譽者,以及行為貪穢,諂媚鑽謀,無奉公之節而私門日富者,都要嚴肅查處。

表揚清廉者而掃蕩污濁者,推薦善良者而彈劾違法者,即是朕垂拱而治的總綱,也是責成良二千石要做到的。

嗚呼!警戒啊!」

秋七月,泰山石崩塌,眾星向西流動。

戊午,派遣使者侯史光巡行天下。

十四日,拜謁崇陽陵。

九月,青、徐、兗、豫四州發大水,伊水洛水漫堤,入黃河,政一府開倉濟民。

下詔說:「雖詔書要求做的,及批復奏章要做的,但不便於實行的事,皆如實上報,不可隱瞞。」

冬十月,吳將施績入江夏,萬郁侵擾襄陽。

武帝派遣太尉義陽王司馬望屯兵龍陂。

荊州刺史胡烈擊敗萬郁。

吳將顧容侵擾玉林,太守一毛一炅大破其軍,斬吳交州刺史劉俊、將軍修則。

十一月,吳將丁奉等出兵芍陂,被安東將軍汝陰王司馬駿與義陽王司馬望擊敗逃走。

二十七日,下詔令王公卿尹及郡國太守國相,推薦賢良方正直言之士。

十二月,向各郡國頒發五條詔書,這五條是:第一正身,第二勤於百姓之事,第三撫恤孤寡,第四敦促本務停止末業,第五禁絕請托賄賂。

二十八日,武帝親臨聽訟觀,檢查屬於廷尉的洛陽獄囚犯,並親自判決。

扶南、林邑各派遣使者納貢。

五年春正月初一,申戒郡國計吏守相令長,務必發揮地利,禁止游手好閒者與商販。

初四,武帝臨聽訟觀,檢查囚徒,很多囚徒被寬赦遣返。

兩條青龍出現於滎陽。

二月,將雍州隴右五郡及涼州之金城、梁州之陰平合併為秦州。

二十日,兩條白龍出現於趙國。

青、徐、兗三州有水災,派遣使者救濟百姓。

壬寅,以尚書左僕射羊祜都督荊州諸軍事,征東大將軍衛馞都督青州諸軍事,東莞王司馬由為鎮東大將軍,都督徐州諸軍事。

二十六日,下詔說:「古時每歲記載各地官吏的稱職與否,積三年而進行賞罰。

今負責記事的前後令史,只選記疏劣的官吏,而沒有對優異者勸勉,這不符合用人有升有降、有賞有罰的原則。

要條陳那些勤於政事,才能聲譽出眾的官吏,每歲一次,形成常規,我將議其功勞。」

己未這天,下詔給諸葛亮的孫子諸葛京安排適合其才能的官職。

夏四月,地震。

五月初一,鳳凰出現於趙國。

特赦交趾、九真、日南等地五年以內的囚徒。

六月,鄴城奚官督郭訥上書陳述五件事以進諫,話懇切而直爽,被提拔為屯留令。

西平人麴路敲朝門外的登聞鼓,散佈妖言,有司奏請處死暴一屍一街頭。

武帝說:「這是我的過失。」

不予追查。

罷除鎮軍將軍,恢復左右將軍官職。

秋七月,接待群公,詢問正直之言。

九月有彗星出現於紫宮星座。

冬十月十九日,因汲郡太守王宏有政績,賜谷一千斛。

十一月,追封謚皇弟司馬兆為城陽哀王,以自己的兒子司馬景度為繼嗣。

十二月,詔州郡推舉猛勇秀異的人才。

六年春正月初一,武帝在殿前接見群臣,不奏樂。

吳將丁奉侵入渦口,被揚州刺史牽弘擊退。

三月,赦五歲以下刑徒。

夏四月,兩條白龍出現於東莞。

五月,立壽安亭侯司馬承為南宮王。

六月初四,秦州刺史胡烈與叛虜戰於萬斛堆,奮力拚搏,戰死。

下詔派遣尚書石鑒代行安西將軍、都督秦州諸軍職務,與奮威護軍田章共同討伐叛虜。

秋七月十四日,免除隴右五郡受寇害居民的租賦,無法生活的,官倉借貸救濟。

二十二日,城陽王司馬景度死。

下詔說:「自泰始以來,有大事皆撰文記錄,秘書抄寫副本,以後有大事,都應收集整理,作為常規。」

二十四日,以汝陰王司馬駿為鎮西大將軍、都督雍梁二州諸軍事。

九月,大宛獻汗血馬,焉耆來貢本地異物。

冬十一月,武帝視察京師太學,行鄉飲酒禮,賜給太常博士、學生帛牛酒不等。

立皇子司馬柬為汝南王。

十二月,吳夏口督、前將軍孫秀率眾來投奔,拜為驃騎將軍、開府儀同三司,封為會稽公。

十七日,恢復設置鎮軍官職。

七年春正月二十六日,皇太子成年加冠,賜王公以下帛不等。

匈奴統帥劉猛叛變出塞。

三月孫皓率兵進一逼一壽陽,晉派遣大司馬司馬望屯兵淮北抗拒吳軍。

初七,司空、巨鹿公裴秀死。

十四日,以中護軍王業為尚書左僕射,高陽王司馬王圭為尚書右僕射。

孫秀部將何崇率眾五千人來降。

夏四月,九真太守董元被吳將虞汜攻擊,晉軍失敗,董元戰死。

北地胡人侵擾金城,涼州刺史牽弘討伐胡人,原來歸降的胡虜在內部叛亂,將牽弘包圍在青山,牽弘的軍隊失敗,牽弘戰死。

五月立皇子司馬憲為城陽王。

雍、涼、秦三州發生饑荒,赦免三州境內死刑以下的罪人。

閏月,舉行求雨大祭,掌管皇帝百官膳食的太官,減少了膳食費用。

下詔交趾三郡、南中各郡,免除每戶今年應交的絹帛。

六月,下詔在公卿以下推舉將帥各一人。

二十四日,大司馬義陽王司馬望死。

大雨連綿,伊水、洛水、黃河氾濫,沖毀居民四千餘家,淹死三百餘人,下詔賑濟災民,死者供給棺材。

秋七月二十六日,以車騎將軍賈充為都督秦、涼二州諸軍事。

吳將陶璜等包圍交趾,交趾太守楊稷與玉林太守一毛一炅及日南等三郡投降吳。

八月初九,以征東大將軍衛馞為征北大將軍、都督幽州諸軍事。

十九日,城陽王司馬憲死。

將益州南部四郡分出設置寧州,特赦四郡死刑以下囚徒。

冬十月初一,日蝕。

十一月十二日,衛公姬署死。

十二月,下大雪。

撤銷中領軍,並於北軍中侯。

以光祿大夫鄭袤為司空。

八年春正月,監軍何楨討伐匈奴劉猛,屢破劉猛軍,匈奴左部帥李恪殺劉猛降晉。

十九日,武帝耕於籍田。

二月初一,禁用雕飾華麗的非法之物。

十八日,太宰、安平王司馬孚死。

下詔讓內外群官推舉能在邊郡任職者各三人。

武帝與右將軍皇甫陶討論問題,皇甫陶與武帝發生爭執,散騎常侍鄭徽上表請求治皇甫陶的罪。

武帝說:「剛直不阿,敢於直言,是我對左右群臣的要求。

人主常以阿諛諂媚之人為患,怎能以直言之臣為損害呢?鄭徽越職妄奏,不合我意。」

於是免了鄭徽的官。

夏四月,設置後將軍,備四軍之數。

六月,益州牙門將張弘誣陷益州刺史皇甫晏謀反,殺了皇甫晏,將首級傳遞到京師。

張弘被判死刑,夷滅三族。

十九日,大赦。

二十三日,下詔免除隴右四郡中遇寇害人家的田租。

秋七月,以車騎將軍賈充為司空。

九月,吳西陵督步闡來降,拜為衛將軍、開府儀同三司,封為宜都公。

吳將陸抗進攻步闡,晉派遣車騎將軍羊祜率軍出江陵,荊州刺史楊肇往西陵迎步闡,巴東監軍徐胤進擊建平以救步闡。

冬十月初一,日蝕。

十二月,楊肇攻陸抗,不勝而退回,步闡的守城被陸抗攻陷,步闡被俘。

九年春正月二十二日,司空、密陵侯鄭袤死。

二月二十四日,司徒、樂陵公石苞死。

立安平亭侯司馬隆為安平王。

三月立皇子司馬祗為東海王。

夏四月初一,日蝕。

五月,天旱。

以太保何曾兼司徒職。

六月二十九日,東海王司馬祗死。

秋七月初一,日蝕。

吳將魯淑圍弋陽,被晉征虜將軍王渾擊敗。

罷除五官左右中郎將、弘訓太僕、衛尉、大長秋等官。

鮮卑侵擾廣寧,屠一殺擄掠五千人。

下詔聘公卿以下官吏女子以充實六宮,在沒有挑選完之前,暫且禁止婚嫁。

冬十月十七日,下令女子年十七父母不嫁者,使地方長官為她選擇配偶強迫出嫁。

十一月初三,武帝登宣武觀隆重檢閱諸軍,初十才檢閱完畢。

十年春正月十八,武帝耕於籍田。

閏月十一日,太傅、壽光公鄭沖死。

十七日,高陽王司馬王圭死。

十八日,太原王司馬環死。

二十五日,下詔說:「嫡長與庶親的差別,是為了區別上下,分清貴賤。

而近世以來,很多人都是讓一寵一愛一的婢妾登上后妃之位,這就打亂了尊卑的秩序。

從今以後都不許以婢妾侍女為嫡正。」

二月,從幽州分出五郡設置平州。

三月初二,日蝕。

夏四月二十八日,太尉、臨淮公荀豈頁死。

六月初三,到聽訟觀檢查囚徒,很多囚徒被寬赦遣返。

這年夏天,蝗蟲為災。

秋七月初六,皇后楊氏死。

二十二日,吳平虜將軍孟泰、偏將軍王嗣等率眾投降。

八月,涼州胡虜侵擾金城諸郡,鎮西將軍、汝陰王司馬駿率兵討伐,斬胡虜統帥乞文泥等。

十九日,葬元皇后楊氏於峻陽陵。

九月初四,以大將陳騫為太尉。

攻克吳枳裡城,俘獲吳立信校尉莊..。

吳將孫遵、李承率兵侵擾江夏,被江夏太守嵇喜擊破。

在富平津建造了黃河橋。

冬十一月,建造城東七里澗石橋。

十二日,武帝到宣武觀,舉行大規模閱兵。

十二月,有彗星出現於軫星座。

設置籍田令官職。

立太原王的兒子司馬緝為高陽王。

吳威北將軍嚴聰、揚威將軍嚴整、偏將軍朱買來降。

這一年,開鑿陝南山,挖開河水,東流入洛水,以便漕運。

武帝咸寧元年(275)春正月初一,實行大赦,改年號。

二月,因軍中將士已娶妻者多,家中有五個女兒的免服兵役。

辛酉這天,因原鄴令夏謖有清廉之名,賜給谷一百斛。

因俸祿薄,公卿以下賜帛不等。

叛虜樹機能送來人質請求投降。

夏五月,下邳、廣陵颳大風,大風拔起樹木,吹倒房舍。

六月,鮮卑力微派遣其子進貢。

吳人侵擾江夏。

西域戊己校尉馬循討伐逃往鮮卑的叛軍,擊破鮮卑軍,斬其首領。

二十四日,設置太子詹事官職。

秋七月三十日,日蝕。

郡國發生螟害。

八月十八日,沛王司馬一子文死。

以已故的太傅鄭沖、太尉荀豈頁、司徒石苞、司空裴秀、驃騎將軍王沈、安平獻王司馬孚等以及現任太保何曾、司空賈充、太尉陳騫、中書監荀勖、平南將軍羊祜、齊王司馬攸等,皆刻名列於朝廟受饗。

九月十一日,青州發生螟害,徐州發大水。

冬十月初二,常山王司馬殷死。

初十,彭城王司馬權死。

十一月十一日,在宣武觀舉行大規模閱兵,十七日結束。

十二月初五,追尊宣帝廟號叫高祖,景帝叫世宗,文帝叫太祖。

這個月發生大瘟疫,洛陽人死的有一大半。

封裴危頁為巨鹿公。

二年春正月,因瘟疫流行停止朝會。

賜給諸散吏及士卒絲不等。

二月初五,河間王司馬洪死。

十三日,赦免五年以下囚徒。

東夷八國歸化,并州胡虜侵犯邊塞,監并州諸軍事胡奮擊破胡虜軍。

當初,敦煌太守尹璩死,州里以敦煌令梁澄兼管太守事,議郎令孤豐廢黜梁澄,自己處理郡事。

令狐豐死,其弟令狐宏接任此職。

到咸寧二年二月,涼州刺史楊欣殺令狐宏,首級傳到京師。

此前,武帝身一體不適,康復後,群臣祝壽。

武帝下詔說:「每想到在最近瘟疫流行中可能死亡,心中為之悲傷。

怎能自己安息於地下,而忘百姓之艱辛呢?那些送壽禮的一概謝絕不收。」

夏五月,鎮西大將軍、汝陰王司馬駿討伐北胡,斬其魁首吐敦。

建立國子學。

二十一日,舉行求雨大祭。

六月癸丑這天,以荔枝作祭品獻於太廟。

甲戌這天,有彗星出現於氐星旁。

入春即旱,本月才下雨。

吳京下督孫楷率眾來投降,任命為車騎將軍,封為丹楊侯。

兩條白龍出現於新興井中。

秋七月,有彗星出現於大角星旁。

吳臨平湖自漢末已壅塞,此時又自行通水。

當地父老相傳說:「此湖塞,天下亂;此湖開,天下平。」

初五,安平王司馬隆死。

東夷十七國歸附中國。

河南、魏郡暴雨成災,淹死百餘人,下詔供給棺材。

鮮卑人阿羅多等侵擾邊疆,西域戊己校尉馬循出兵討伐,斬首四千餘級,俘虜九千餘人,阿羅多來降。

八月初二,河東、平陽地震。

二十一日,以太保何曾為太傅,太尉陳騫為大司馬,司空賈充為太尉,鎮軍大將軍齊王司馬攸為司空。

有彗星出現於太微星旁,九月又出現於翼星旁。

二十九日,在城東建太倉,在東西市建常平倉。

閏月,荊州五郡發大水,沖毀四千餘家。

冬十月,以汝陰王司馬駿為征西大將軍,平南將軍羊祜為征南大將軍。

二十一日,立皇后楊氏,實行大赦,賞賜王公以下直至民間孤寡不等。

十一月,兩條白龍出現於梁國。

十二月,徵召民間處士安定人皇甫謐為太子中庶子,封皇后之父楊駿為臨晉侯。

這個月裡,因平州刺史傅詢、前廣平太守孟桓為政清廉,賜帛傅詢二百匹,孟桓一百匹。

三年春正月初一,日蝕,立皇子司馬裕為始平王,安平穆王司馬隆的弟弟司馬敦為安平王。

下詔說:「宗室親屬,是國家的枝葉,要讓他們以身作則,奉行德義,為天下楷模,然而處於富貴地位而行為謹慎的人少,西周召穆公集合兄弟們賦《唐棣》之詩,這是姬氏根枝茂盛,百世不衰的原因。

今以衛將軍、扶風王司馬亮為管教宗室子弟的宗師,宗室親屬要做的事,都要徵求宗師的意見。」

十五日,始平王司馬裕死。

有彗星出現於西方。

使征北大將軍衛馞討伐鮮卑力微。

三月,平虜護軍文淑討伐叛虜樹機能等,叛虜皆被擊破。

有彗星出現於胃星旁。

二十一日,武帝將出獵射野雞,怕毀壞麥苗而中止。

夏五月十五日,吳將邵凱、夏祥率眾七千餘人來降。

六月,益州梁州八郡發生水災,淹死三百餘人,淹沒了一些住宅倉庫。

秋七月,以都督豫州諸軍事王渾為都督揚州諸軍事。

中山王司馬睦因罪廢為丹水侯。

八月二十一日,徙封扶風王司馬亮為汝南王,東莞王司馬由為琅王牙王,汝陰王司馬駿為扶風王,琅王牙王司馬倫為趙王,渤海王司馬輔為太原王,太原王司馬..為河間王,北海王司馬陵為任城王,陳王司馬斌為西河王,汝南王司馬柬為南陽王,濟南王司馬耽為中山王,河間王司馬威為章武王。

立皇子司馬瑋為始平王,司馬允為濮陽王,司馬該為新都王,司馬遐為清河王,巨平侯羊祜為南城侯。

以汝南王司馬亮為鎮南大將軍。

大風拔起樹木,天氣突然寒冷,而且結了冰。

五個郡國下了霜,凍壞了谷苗。

九月十七日,以左將軍胡奮為都督江北諸軍事,兗、豫、徐、青、荊、益、梁七州發生水災,淹毀秋莊稼,下詔賑濟災民。

立齊王之子司馬蕤為遼東王,司馬贊為廣漢王。

冬十一月十六日,武帝登宣武觀舉行大規模閱兵。

二十二日結束。

十二月,吳將孫慎侵入江夏、汝南,擄掠千餘家而去。

這一年,西北雜虜及鮮卑、匈奴、五溪蠻夷、東夷三國前後十餘批,各率本族部落歸附內地。

四年春正月初一,日蝕。

三月十五日,尚書左僕射盧欽死。

辛酉,以尚書右僕射山濤為左僕射。

東夷六國納貢。

夏四月,名叫蚩尤旗的彗星出現於東井星座。

六月初十,陰平、廣武地震,二十七日又震。

涼州刺史楊欣與胡虜若羅拔能等在武威作戰,楊欣大敗,戰死。

弘訓皇后羊氏死。

秋七月二十二日,景獻皇后羊氏合葬於峻平陵。

二十三日,高陽王司馬緝死。

二十六日,范陽王司馬綏死。

荊、揚二州有二十個郡國發生大水。

九月,以太傅何曾為太宰。

十五日,以尚書令李胤為司徒。

冬十月,以征北大將軍衛馞為尚書令。

揚州刺史應綽攻打吳皖城,斬首五千級,焚燒谷米一百八十萬斛。

十一月十六日,太醫司馬程據獻雉頭裘,武帝認為奇技異服是典章禮制所禁止的,將此裘在殿前燒掉。

十九日,下令內外宮吏敢有犯者治罪。

吳昭武將軍劉翻、厲武將軍祖始來降。

二十六日,以尚書杜預都督荊州諸軍事。

征南大將軍羊祜死。

十二月初一,西河王司馬斌死。

十三日,太宰朗陵公何曾死。

這一年,東夷九國歸附內地。

五年春正月,胡虜統帥樹機能攻陷涼州。

初一,使討虜護軍武威太守馬隆擊樹機能。

二月初一,白麟出現於平原。

三月,匈奴都督拔奕虛率部落歸順。

十二日,因百姓有饑荒,宮庭膳食減去一半。

有彗星出現於柳星旁。

夏四月,彗星又出現於女御。

實行大赦,免除部曲中督官以下的人質。

丁亥這天,八個郡國下冰雹,損傷秋莊稼,毀壞百姓房舍。

秋七月,有彗星出現於紫宮星座。

九月初四,麟出現在河南。

冬十月十九日,匈奴余渠都督獨雍等率部落歸順。

汲郡有個叫不准的人挖掘魏襄王墳墓,得到用小篆寫的竹簡十餘萬字,藏於秘府。

十一月,大舉伐吳,派遣鎮軍將軍、琅王牙王司馬由出兵塗中,安東將軍王渾出兵江西,建威將軍王戎出兵武昌,平南將軍胡奮出兵夏口,鎮南大將軍杜預出兵江陵,龍驤將軍王睿、廣武將軍唐彬率巴蜀軍隊浮江而下,東西兵力共二十餘萬。

以太尉賈充為大都督,行冠軍將軍楊濟為副職,全面指揮眾軍。

十二月,馬隆擊叛虜樹機能,大破虜軍,斬樹機能,涼州平定,肅慎來獻木苦矢石纈。

太康元年(280)春正月初一,有五色雲氣繞於日上。

二十五日,王渾攻克吳尋陽賴鄉諸城,俘獲吳武威將軍周興。

二月初一,王睿、唐彬等攻克丹楊城。

初三,又攻克西陵,殺了西陵都督、鎮軍將軍留憲及征南將軍成璩、西陵監鄭廣。

初五,王睿又攻克夷道樂鄉城,殺了夷道監陸晏、水軍都督陸景。

十七日,杜預攻克江陵,斬吳江陵督伍延;平南將軍胡奮攻克江安。

於是諸軍並進,樂鄉、荊門等地吳戍守軍,先後投降。

十八日,以王睿為都督益、梁二州諸軍事,並下詔說:「王睿、康彬東下,掃除巴丘吳軍,與胡奮、王戎共同平定夏口、武昌,順流長驅,直一逼一秣陵,今後行動與胡奮、王戎計議商量,相機行一事。

杜預當安定零陵、桂林一帶,招撫衡陽軍民。

大兵過後,荊州南部一道檄文即可平定,杜預應當分一萬人給王睿,分七千人給唐彬。

夏口平定後,胡奮應分七千人給王睿。

武昌平定後,王戎應分六千人與唐彬。

太尉賈充移駐項,總督各路兵馬。」

王睿攻破夏口、武昌,遂即乘船東下,所到之處,立即平定。

王渾、周浚與吳丞相張悌戰於版橋,大破吳軍,斬張悌及其將孫震、沈瑩,首級傳到洛陽。

孫皓已到窮途末路,請求投降,將璽綬送給琅王牙王司馬由。

三月十五日,王睿率水師達到吳都建鄴附近的石頭城,孫皓十分恐懼,縛住雙手,抬著棺木,在軍門前投降。

王睿持皇帝符節,為孫皓解縛,燒掉棺木,送到京師。

收查了吳的圖書簿籍,這次平吳之戰,共得四個州,四十三個郡,三百一十三個縣,五十二萬三千戶,官吏三萬二千,士兵二十三萬,男一女人口二百三十萬。

郡守以下的官吏按原職不動,除去吳時苛政,實行簡易的法規,吳人十分高興。

乙酉這天,實行大赦,改年號,讓民眾開懷暢飲五天,救助孤老貧困者。

夏四月,河東、高平下冰雹,損壞了秋莊稼。

派遣兼侍中張側、黃門侍郎朱震分別出使揚越,慰問初歸附的吏民。

白麟出現於頓丘。

三河、魏郡、弘農下冰雹,損傷了冬小麥。

五月二十五日,封孫皓為歸命侯,孫皓太子拜為中朗,其他諸子為郎中,原來吳國有威望的舊臣,量才錄用。

孫氏大將有戰死者,將其家屬遷移到壽陽,將吏渡江者,免除十年徭役,百姓及百工免除二十年。

丙寅這天,武帝在殿前大會群臣,引孫皓升殿階,群臣都高呼萬歲。

丁卯,獻酃淥酒於太廟。

六個群國下冰雹,損毀秋莊稼。

庚午,下詔讓六十歲以上的士卒回家。

庚辰,以王睿為輔國大將軍、襄陽侯,杜預為當陽侯,王戎為安豐侯,唐彬為上庸侯,賈充、琅王牙王司馬由以下增加封地。

於是論功行封,公卿以下賜帛不等。

六月二十二日,開始設置翊軍校尉官。

封丹水侯司馬睦為高陽王。

二十九日,東夷十國歸服。

秋七月,胡虜柯成泥侵擾西平、浩..,殺死督將以下三百餘人。

東夷二十二國朝貢。

初五,以尚書魏舒為尚書右僕射。

八月,車師前部派遣兒子來京都侍奉。

初五,封皇弟司馬延祚為樂平王。

三條白龍出現於永昌。

九月,群臣以為天下一統,屢次請求在泰山舉行祭天地的大典,武帝表示謙讓不答應。

冬十月初四,廢除家有五女可免徵調的制度。

十二月十五日,廣漢王司馬贊死。

二年春二月,淮南、丹楊地震。

三月二十一日,安平王司馬敦死。

將吳國的俘虜奴僕賞賜給王公以下的官吏,數目不等。

下詔選孫皓的妃妾一妓一女五千人充入晉後宮。

東夷五國朝貢。

夏六月,東夷五國歸附內地。

十六個郡國下冰雹,大風拔樹,毀壞百姓房舍。

江夏、泰山發大水,沖毀居民三百餘家。

秋七月,上一黨一又起暴風,下冰雹,損壞秋莊稼。

八月,有彗星出現於張星旁。

冬十月,鮮卑慕容隕侵擾昌黎。

十一月二十五日,大司馬陳騫死。

有彗星出現於軒轅星旁。

鮮卑侵擾遼西,被平州刺史鮮於嬰擊破。

三年春正月初一,撤銷秦州,併入雍州。

十七日,以尚書張華都督幽州諸軍事。

三月,安北將軍嚴詢在昌黎打敗鮮卑慕容隕,殺傷數萬人。

夏四月二十五日,太尉、魯公賈充死。

閏月初一,司徒、廣陸侯李胤死。

癸丑,兩條白龍出現於濟南。

秋七月,撤銷平州、寧州刺史三年一次進京奏事的規定。

九月,東夷二十九國歸服,獻來本地方物。

吳故將莞恭、帛奉舉兵反叛,攻擊並殺害建鄴令,進而包圍揚州,徐州刺史嵇喜討伐並平定了這次叛亂。

冬十二月十三日,以司空、齊王司馬攸為大司馬、都督青州諸軍事,鎮東大將軍、琅王牙王司馬由為撫軍大將軍,汝南王司馬亮為太尉,光祿大夫山濤為司徒,尚書令衛馞為司空。

二十五日,下詔各地水旱災嚴重者不出田租。

四年春正月甲申,以尚書右僕射魏舒為尚書左僕射,下邳王司馬晃為尚書右僕射。

十八日,司徒山濤死。

二月十九日,立長樂亭侯司馬實為北海王。

三月初一,日蝕。

十四日,大司馬、齊王司馬攸死。

夏四月,任城王司馬陵死。

五月初一,大將軍、琅王牙王司馬由死。

徙遼東王司馬蕤為東萊王。

六月,增訂九卿禮秩。

..柯獠兩千多個村落歸屬內地。

秋七月十四日,以尚書右僕射、下邳王司馬晃為都督青州諸軍事。

二十八日,兗州發生大水,免其田租。

八月鄯善國國王派遣兒子到京都侍奉,給他歸義侯的稱號。

以隴西王司馬泰為尚書右僕射。

冬十一月二十二日,新都王司馬該死。

以尚書左僕射為司徒。

十二月初五,在宣武觀舉行大閱兵。

這一年,河內及荊州、揚州有水災。

五年春正月初八,兩條青龍出現於武庫井中。

二月初二,立南宮王的兒子司馬玷為長樂王。

二十八日,地震。

夏四月,任城、魯國池水變成赤色,如血。

五月十三日,宣帝廟屋樑折斷。

六月,開始設置黃沙獄。

秋七月十六日,皇子司馬恢死。

任城、梁國、中山下冰雹,損毀秋莊稼。

減天下戶稅三分之一。

九月,南安大風刮斷樹木,五個郡國發大水,下霜,損毀秋莊稼。

冬十一月十四日,太原王司馬輔死。

十二月初十,實行大赦。

林邑、大秦國派遣使者納貢。

閏月,鎮南大將軍、當陽侯杜預死。

六年春正月初一,因連年歉收,免去往年所欠的租稅貸金。

初九,以征南大將軍王渾為尚書左僕射,尚書褚堆都督揚州諸軍事,楊濟都督荊州諸軍事。

三月,六個郡國下霜,凍傷桑樹和麥苗。

夏四月,扶南等十國朝貢,參離四千餘村落歸附內地。

四個郡國有旱災,十個郡國有水災,沖毀百姓房舍。

秋七月,巴西地震。

八月初一,日蝕。

減免百姓綿絹三分之一。

白龍出現於京兆。

以鎮軍大將軍王睿為撫國大將軍。

九月二十一日,山陽公劉康死。

冬十月,南安山崩塌,地下湧水,南陽郡捉獲一隻兩足獸。

龜茲、焉耆國派遣兒子到京都侍奉。

十二月初一,在宣武觀舉行大閱兵,十天後結束。

十七日,撫軍大將軍、襄陽侯王睿死。

七年春正月初一,日蝕。

初二日,下詔說:「近幾年災異連續發生,日蝕三次,地震山崩。

國家不幸,責任在我一人。

公卿大臣各上秘密奏章,暢所欲言,尋找原因,不要有避諱。」

夏五月,十三個郡國天旱,鮮卑慕容隕侵擾遼東。

秋七月,朱提山崩,犍為地震。

八月,東夷十一國歸附內地。

京兆地震。

九月二十九日,驃騎將軍、扶風王司馬駿死。

八個郡國發大水。

冬十一月初四,以隴西王司馬泰都督關中諸軍事。

十二月,派遣侍御史,巡視遭水災諸郡。

放出後宮才人、一妓一女以下二百七十人回家。

開始實行大臣可守喪三年的制度,二十一日,河陰下了兩頃地那麼大一片赤色雪。

這一年,扶南等二十一國、馬韓等十一國派使者來納貢。

八年春正月初一,日蝕。

太廟殿下陷。

三月十九日,臨商觀震動。

夏四月,齊國、天水下霜,損傷麥苗。

六月,魯國颳大風,拔起樹木,毀壞百姓廬舍。

八個郡國發大水。

秋七月,前殿地下陷,深數丈,裡面有破船。

八月,東夷二國歸附內地。

九月,改建太廟。

冬十月,南康平固縣縣吏李豐謀反,聚眾攻打郡縣,自稱將軍。

十一月,海安縣令蕭輔聚眾謀反。

十二月,吳興人蔣迪聚集一黨一徒謀反,圍陽羨縣,州郡派兵討伐追捕,都被處死。

南夷扶南、西域康居國各派使者納貢。

這一年,五個郡國發生地震。

九年春正月初一,日蝕。

下詔說:「振興教化的根本,在於政事公平而訟獄處理得宜。

二千石長吏不能勤於考察並解救百姓痛苦,而隨意假公濟私,使刑獄繁多,又多貪婪污濁之事,煩擾百姓。

今令刺史二千石糾察那些穢濁者,推舉那些清廉公正者,報有司議定他們的升降賞罰,令內外群官推舉提拔一出身寒微而又清廉有才能的人。」

江東四郡地震。

二月,尚書右僕射、陽夏侯胡奮死。

以尚書朱整為尚書右僕射。

三月初七,皇后親自到西郊採桑養蠶,賜妃嬪帛不等。

二十二日,初次將二社合併為一。

夏四月,江南八個郡國發生地震;隴西下霜,損傷冬小麥。

五月,義陽王司馬奇有罪,降為三縱亭侯。

下詔讓內外群官推舉能做太守縣令的人才。

六月初一,日蝕。

章武王司馬威轉封為義陽王。

三十二個郡國大旱,損傷小麥。

秋八月十四日,星墜地如雨。

下詔各郡國五年以下的罪犯遣返回家,不留一般囚犯。

九月,東夷七國到校尉那裡,表示歸附內地。

二十四個郡國發生螟害。

冬十二月初七,河間平王司馬洪的兒子司馬英立為章武王。

十一日,青龍、黃龍各一條出現於魯國。

十年夏四月,因京兆太守劉霄、陽平太守梁柳有政績,各賜谷千斛。

八個郡國下霜。

太廟落成。

十一日,將神主遷往新廟,武帝站在道左迎接,並在新太廟舉行了對遠近祖先的合祭。

大赦,文武大臣增位一等,負責建廟的增二等。

十三日,尚書右僕射、廣興侯朱整死。

十九日,崇賢殿發生火災。

五月,鮮卑慕容隕投降,東夷十一國歸附內地。

六月初七,山陽公劉瑾死。

恢復二社。

冬十月二十一日,南宮王司馬承轉封為武邑王。

十一月丙辰,兼尚書令、左光祿大夫荀勖死。

武帝病癒,賜給王公以下帛不等。

含章殿踢球的場所起火。

二十三日,以汝南王司馬亮為大司馬、大都督、假黃鉞。

改封南陽王司馬柬為秦王,始平王司馬瑋為楚王,濮陽王司馬允為淮南王,並持皇帝符節到封地,統管各地州郡的軍事。

立皇子司馬砬為長沙王,司馬穎為成都王,司馬晏為吳王,司馬熾為豫章王,司馬演為代王,皇孫司馬睶為廣陵王。

立濮陽王子司馬迪為漢王,始平王司馬儀為毗陵王,汝南王次子司馬..為西陽公。

改封扶風王司馬暢為順陽王,封司馬暢之弟司馬歆為新野公,琅王牙王司馬覲之弟司馬澹為東武公,司馬繇為東安公,司馬崔為廣陵公,司馬卷為東莞公。

改諸王國的國相為內史。

十二月庚寅,太廟樑折。

這一年,東夷最遠的三十餘國、西南夷二十餘國朝貢。

胡虜奚軻男一女十萬口來降。

太熙元年春正月初一,改年號。

初七,以尚書左僕射王渾為司徒,司空衛馞為太保。

二月十二日,東夷七國朝貢。

琅王牙王司馬覲死。

三月初五,以右光祿大夫石鑒為司空。

夏四月十二日,以侍中車騎將軍楊駿為太尉、都督中外諸軍、錄尚書事。

二十日,武帝死於含章殿,終年五十五歲,葬在峻陽陵,廟號世祖。

武帝胸懷闊大為人忠厚,舉動必符合仁恕,能容納直言,對人態度莊重,表裡如一,明達善謀,能斷大事,故能安定萬國,綏靜四方。

繼魏末為政奢侈苛刻之後,百姓思慕古代淳樸之風,於是勉勵恭謹簡約,敦促清廉寡慾。

有司曾奏御牛用的青絲引繩斷了,下詔以青麻代替,臨朝處事寬綏雍容,法度有常。

平吳之後,天下安定,遂怠於政事,沉緬於游宴,一寵一用皇后家族,親貴當權,舊臣不得專任,典章紊亂或廢棄,請托賄賂公行。

到了晚年,明知惠帝不能擔負國家重任,然恃皇孫聰明,未下廢太子的決心。

又顧慮皇孫非賈後所生,終將發生危難,遂與心腹圖謀後事,出謀劃策者紛然雜出,長久未決,終於用王佑之謀,派遣太子親弟秦王司馬柬都督關中,楚王司馬瑋、淮南王司馬允鎮守要害,以加強帝室。

又恐後一黨一楊氏威脅,又以王佑為北軍中侯,統領禁軍。

後來病情加劇,開國元勳,皆已先死,群臣恐慌疑慮,不知所措。

武帝病稍愈,下詔讓汝南王司馬亮輔政,又欲令幾個年少而有名望的朝臣輔助他,楊駿密藏詔書而不宣。

武帝不久又陷於昏迷,楊後竟作詔書使司馬駿輔政,督促司馬亮進發。

武帝病稍好轉,問汝南王來否。

意欲與汝南王見面有所托付,左右回答未到,武帝遂轉劇,西晉後期之亂,從這時實際已經開始了。

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
《晉書白話文》史書
起名測名
黃歷查詢
詩詞歌賦
實用查詢
免費測試
猜你喜歡
網名大全

武皇帝名炎,字安世,是晉文帝的長子《晉書白話文》武帝紀

© 2007-2025 喜蜜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