話說趙王遷五年,代中地震,牆屋傾倒大半,《東周列國志》第一百六回 王敖反間殺李牧田光刎頸薦荊軻

東周列國志查詢

請輸入關鍵字:

例如:東周列國志

東周列國志 - 第一百六回 王敖反間殺李牧田光刎頸薦荊軻

東周列國志

第一百六回 王敖反間殺李牧田光刎頸薦荊軻

話說趙王遷五年,代中地震,牆屋傾倒大半,平地裂開百三十步,邯鄲大旱。

民間有童謠曰:「秦人笑,趙人號,以為不信,視地生一毛一。

明年,地果生白一毛一,長尺餘,郭開蒙蔽,不使趙王聞之。

時秦王再遣大將王翦、楊端和分道伐趙。

王翦從太原一路進兵,楊端和從常山一路進兵。

復遣內史騰引車十萬,屯於上一黨一,以為聲援。

時燕太子丹為質於秦,見秦兵大舉伐趙,知禍必及於燕,陰使人致書於燕王,使為戰守之備,又教燕王詐稱有疾,使人請太子歸國。

燕王依其計,遣使至秦。

秦王政曰:「燕王不死,太子未可歸也。

欲歸太子,除是烏頭白,馬生角,方可!」太子丹仰天大呼,怨氣一道,直衝霄漢,烏頭皆白。

秦王猶不肯遣。

太子丹乃易服毀面,為人傭僕,賺出函谷關,星夜往燕國去訖。

今真定府定州南,有台名聞雞台,即太子丹逃秦時,聞雞早發處也。

秦王方圖韓趙,未暇討燕丹逃歸之罪。

再說趙武安君李牧,大軍屯於灰泉山,連營數里,秦兩路車馬,皆不敢進。

秦王聞此信,復遣王敖至王翦軍中。

王敖謂翦曰:「李牧北邊名將,未易取勝。

將軍姑與通和,但勿定約,使命往來之間,某自有計。」

王翦果使人往趙營講和。

李牧亦使人報之。

王敖至趙,再打郭開關節,言:「李牧與秦私自講和,約破趙之日,分王代郡。

若以此言進於趙王,使以他將易去李牧,某言於秦王,君之功勞不小。」

郭開已有外心,遂依王敖說話,密奏趙王。

趙王陰使左右往察其情,果見李牧與王翦信使往來,遂信以為實然,謀於郭開。

郭開奏曰:「趙蔥、顏聚,見在軍中,大王誠遣使持兵符,即軍中拜趙蔥為大將,替回李牧,只說『用為相國』,牧必不疑。」

趙王從其言,遣司馬尚持節至灰泉山軍中,宣趙王之命。

李牧曰:「兩軍對壘,國家安危,懸於一將,雖有君命,吾不敢從!」司馬尚私告李牧曰:「郭開譖將軍欲反,趙王入其言,是以相召,言拜相者,欺將軍之言也。」

李牧忿然曰:「開始譖廉頗,今復譖吾,吾當提兵入朝,先除君側之惡,然後御秦可也。」

司馬尚曰:「將軍稱兵犯闕,知者以為忠,不知者反以為叛,適令讒人借為口實,以將軍之才,隨處可立功名,何必趙也。」

李牧歎曰:「吾嘗恨樂毅、廉頗為趙將不終,不意今日乃及自己!」又曰:「趙蔥不堪代將,吾不可以將印授之。」

乃懸印於幕中,中夜微服遁去,欲往魏國。

趙蔥感郭開舉薦之恩,又怒李牧不肯授印,乃遣力士急捕李牧,得於旅人之家,乘其醉,縛而斬之,以其首來獻。

可憐李牧一時名將,為郭開所害,豈不冤哉!史臣有詩云:

卻秦守代著威名,大廈全憑一木撐。

何事郭開貪外市,致令一旦壞長城!

司馬尚不敢覆命,竊妻孥奔海上去訖。

趙蔥遂代李牧掛印為大將,顏聚為副。

代兵素服李牧,見其無辜被害,不勝憤怒,一一夜間逾山越谷,逃散俱盡,趙蔥不能禁也。

卻說秦兵聞李牧死,軍中皆酌酒相賀。

王翦、楊端和兩路軍馬,刻期並進。

趙蔥與顏聚計議,欲分兵往救太原、常山二處。

顏聚曰:「新易大將,軍心不安,若合兵猶足以守,一分則勢弱矣。」

言未畢,哨馬報:「王翦攻狼孟甚急,破在旦夕!」趙蔥曰:「狼孟一破,彼將長驅井陘,合攻常山,而邯鄲危矣!不得不往救之。」

遂不聽顏聚之諫,傳令拔寨俱起。

王翦覘探明白,預伏兵大谷。

遣人於高阜瞭望,只等趙蔥兵過一半,放起號炮,伏兵一齊殺出,將趙兵截做兩段,首尾不能相顧。

王翦引大軍傾江倒峽般殺來,趙蔥迎敵,兵敗,為王翦所殺。

顏聚收拾敗軍,奔回邯鄲。

秦兵遂拔狼孟,由井陘進兵,攻取下邑。

楊端和亦收取常山餘地,進圍邯鄲。

秦王政聞兩路兵俱已得勝,因命內史騰移兵往韓受地。

韓王安大懼,盡獻其城,入為秦臣。

秦以韓地為穎川郡。

此韓王安之九年,秦王政之十七年也。

韓自武子萬受邑於晉,三世至獻子厥,始執晉政。

厥三傳至康子虎,始滅智氏。

虎再傳至景侯虎,始為諸侯。

虔六傳至宣惠王,始稱王。

四傳至王安,而國人於秦。

自韓虎六年,至宣惠王九年,凡為侯共八十年;自宣惠王十年,至王安九年國滅,凡為王九十四年,自此,六國只存其五矣。

史臣有贊云:

萬封韓原,賢裔惟厥;計全趙孤,陰功不一洩。

始偶六卿,終分三一穴一;從約不守,稽首秦闕。

韓非雖使,無救亡滅!

再說秦兵圍邯鄲,顏聚悉兵拒守,趙王遷恐懼,欲遣使鄰邦求救。

郭開進曰:「韓王已入臣,燕、魏方自保不暇,安能相救?以臣愚見,秦兵勢大,不如全城歸順,不失封侯之位。」

王遷欲聽之。

公子嘉伏地痛哭曰:「先王以社稷宗廟傳於王,何可棄也?臣願與顏聚竭力效死!萬一城破,伐郡數百里,尚可為國,奈何束手為人俘囚乎?」

郭開曰:「城破則王為虜,豈能及代哉?」

公子嘉拔劍在手,指郭開曰:「覆國讒臣,尚敢多言!吾必斬之!」趙王勸解方散。

王遷回宮,無計可施,惟飲酒取樂而已。

郭開欲約會秦兵獻城,奈公子嘉率其宗族賓客,幫助顏聚加意防守,水洩不漏,不能通信。

其時歲值連荒,城外民人逃盡,秦兵野無所掠,惟城中廣有積粟,食用不乏,急切不下;乃與楊端和計議,暫退兵五十里外,以就糧運。

城中見秦兵退去,防範稍弛,日啟門一次,通出入。

郭開乘此隙,遣心腹出城,將密書一封,送入秦寨。

書中大意云:「某久有獻城之意,奈不得其便。

然趙王已十分畏懼,倘得秦王大駕親臨,其當力勸趙王行銜璧輿梓1之禮。」

王翦得書,即遣人馳報秦王。

秦王親帥一精一兵三萬,使大將李信扈駕,取太原路,來至邯鄲,復圍其城,晝夜攻打,城上望見大旆有「秦王」字,飛報趙王。

趙王愈恐。

郭開曰:「秦王親提兵至此,其意不破邯鄲不已,公子嘉、顏聚輩不足恃也。

願大王自斷於心!」趙王曰:「寡人欲降秦,恐見殺如何?」

郭開曰:「秦不害韓王,豈害大王哉?若以和氏之璧,並邯鄲地圖出獻,秦王必喜。」

趙王曰:「卿度可行,便寫降書。」

郭開寫就降書,又奏曰:「降書雖寫,公子嘉必然阻擋。

聞秦王大營在西門,大王假以巡城為名,乘駕到彼,競自開門送款,何愁不納?」

趙王一向昏迷,惟郭開之言是聽,到此危急之際,益無主持,遂依其言。

顏聚方在北門點視,聞報趙王已出西門,送款於秦,大驚。

公子嘉亦飛騎而至,言:「城上奉趙王之命,已豎降旗,秦兵即刻入城矣。」

顏聚曰:「吾當以死據住北門,公子收斂公族,火速到此,同奔代地,再圖恢復。」

公子嘉從其計,即率其宗族數百人,同顏聚奔出北門,星夜往代。

顏聚勸公子嘉自立為代王,以令其眾;表李牧之功,復其官爵,親自設祭,以收代人之心;遣使東與燕合,屯軍於上谷,以備秦寇。

代國賴以粗定。

不在話下。

再說秦王政准趙王遷之降,長驅入邯鄲城,居趙王之宮。

趙王以臣禮拜見,秦王坐而受之,故臣多有流涕者。

明日,秦王弄和氏之壁,笑謂群臣曰:「此先王以十五城易之而不得者也!」於是秦王出令,以趙地為鉅鹿郡,置守;安置趙王於房陵;封郭開為上卿。

趙王方悟郭開賣國之罪,歎曰:「使李牧在此,秦人豈得食吾邯鄲之粟耶?」

那房陵四面有石室,如房屋一般。

趙工居石室之中,聞水聲淙淙,問左右。

對曰:「楚有四水,江、漢、沮、漳,此名沮水,出房山達於漢江。」

趙王淒然歎曰:「水乃無情之物,尚能自達於漢江,寡人羈囚在此,望故鄉千里,豈能至哉!」乃作山水之謳云:

房山為宮兮,沮水為漿;不聞調琴奏瑟兮,惟聞流水之湯湯!水之無情兮,猶能自致於漢江;嗟余萬乘之主兮,徒夢懷乎故鄉!夫誰使余及此兮?乃讒言之孔張!良臣淹沒兮,社稷論亡;余聽不聰1兮!耙怨秦王?

終夜無聊,每一發謳,哀動左右,遂發病不起。

代王嘉聞王遷死,謚為幽謬王。

有詩為證:

吳主喪邦繇佞嚭,趙王遷死為貪開。

若教貪佞能疏遠,萬歲金湯永不聵。

秦王班師回咸陽,暫且休兵養士。

郭開積金甚多,不能攜帶,乃俱窖於邯鄲之宅第。

事既定,自言於秦王,請休假回趙,搬取家財。

秦王笑而許之。

既至邯鄲,發窖取金,載以數車,中途為盜所殺,取金而去。

或云:「李牧之客所為也。」

嗚呼!得金賣國,徒殺其身,愚哉!

再說燕太子丹逃回燕國,恨秦王甚,乃散家財,大聚賓客,謀為報秦之舉。

訪得勇士夏扶、宋意,皆厚待之。

有秦舞陽,年十三,白晝殺仇人於都市,市人畏不敢近,太子赦其罪,收致門下。

秦將樊於期得罪奔燕,匿深山中,至是聞太子好客,亦出身自歸。

丹待為上賓,於易水之東,築一城以居之,名曰樊館。

太傅鞠武諫曰:「秦虎狼之國,方蠶食諸侯,即使無隙,猶將生事,況收其仇人以為射的,如批1龍之逆鱗,其傷必矣。

願太子速遣樊將軍入匈奴以滅口,請西約三晉,南連齊楚,北結匈奴,然後乃可徐圖也。」

太子丹曰:「太傅之計,曠日彌久。

丹心如焚炙,不能須臾安息。

況樊將軍窮困來歸,是丹哀憐之交也。

丹豈以強秦之故,而遠棄樊將軍於荒漠?丹有死,不能矣。

願太傅更為丹慮之!」鞠武曰:「夫以弱燕而抗強秦,如以一毛一投爐,無不焚也,以一卵一投石,無不碎也。

臣智淺識寡,不能為太子畫策。

所識有田光先生,其人智深而勇沉,且多識異人。

太子必欲圖秦,非田光先生不可。」

太子丹曰:「丹未得交於田先生,願因太傅而致之。」

鞠武曰:「敬諾。」

鞠武即駕車往田光家中,告曰:「太子丹敬慕先生,願就而決事,願先生勿卻!」田光曰:「太子,貴人也,豈敢屈車駕哉?即不以光為鄙陋,欲共計事,光當往見,不敢自逸。」

鞠武曰:「先生不惜枉駕,此太子之幸也。」

遂與田光同車,造太子一宮中。

太子丹聞田光至,親出宮迎接,執轡下車,卻行為導,再拜致敬,跪拂其席。

田光年老,僂行登上坐,旁觀者皆竊笑。

太子丹屏左右,避席而請曰:「今日之勢,燕、秦不兩立,聞先生智勇足備,能奮奇策,救燕須臾之亡乎?」

田光對曰:「臣聞:『騏驥盛壯之時,一日而馳千里,及其衰老,駑馬先之。

』今鞠太傅但知臣盛壯之時,不知臣已衰老矣。」

太子丹曰:「度先生交遊中,亦有智勇如先生少壯之時,可代為先生持籌者乎?」

田光搖首曰:「大難,大難!雖然,太子自審門下客,可用者有幾人?光請相之。」

太子丹乃悉召夏扶、宋意、秦舞陽至,與田光相見。

田光一一相過,問其姓名,謂太子曰:「臣竊觀太子客,俱無可用者。

夏扶血勇之人。

怒則面赤;宋意脈勇之人,怒則面青;秦舞陽骨勇之人,怒則面白。

夫怒形於面,而使人覺之,何以濟事?臣所知有荊卿者,乃神勇之人,喜怒不形,似為勝之。」

太子丹曰:「荊卿何名?何處人氏字」田光曰:「荊卿者,名軻,本慶氏,齊大夫慶封之後也。

慶封奔吳,家於朱方,楚討殺慶封,其族奔衛,為衛人。

以劍術說衛元君,元君不能用。

及秦拔魏東地,並濮陽為東郡,而軻復奔燕,改氏曰荊,人呼為荊卿。

一性一嗜酒,燕人高漸離者,善擊築,軻一愛一之,日與飲於燕市中。

酒酣,漸離擊築,荊卿和而歌之。

歌罷,輒涕泣而歎,以為天下無知己。

此其人沉深有謀略,光萬不如也。」

太子丹曰:「丹未得交於荊卿,願因先生而致之。」

田光曰:「荊卿貧,臣每給其酒資,是宜聽臣之言。」

太子丹送田光出門,以自己所乘之車奉之,使內侍為御。

光將上車,太子囑曰:「丹所有,國之大事也。

願先生勿洩於他人。」

田光笑曰:「老臣不敢。」

田光上車,訪荊軻於酒市中。

軻與高漸離同飲半酣,漸離方調築。

田光聞築音,下車直入,呼荊卿。

漸離攜築避去。

荊軻與田光相見,邀軻至其家中,謂曰:「荊卿嘗歎天下無知己,光亦以為然。

然光老矣,一精一衰力耗,不足為知己驅馳。

荊卿方壯一盛,亦有意一試其胸中之奇乎?」

荊軻曰:「豈不願之,但不遇其人耳。」

田光曰:「太子丹折節重客,燕國莫大聞之。

今者不知光之衰老,乃以燕秦之事謀及於光。

光與卿相善,知卿之才,薦以自代,願卿即過太五宮。」

荊軻曰:「先生有命,軻敢不從!」田光欲激荊軻之志,乃撫劍歎曰:「光聞之『長者為行,不使人疑』。

今太子以國事告光,而囑光勿洩,是疑光也。

光奈何欲成一人之事,而受其疑哉!扁請以死自明,願足下急往報於太子。」

遂拔劍自刎而死。

荊軻方悲泣,而太子復遣使來視:「荊先生來否?」

荊軻知其誠,即乘田光來車,至太子一宮。

太子接待荊軻,與田光無二。

既相見,問:「田先生何不同來?」

荊軻曰:「光聞太子有私囑之語,欲以死明其不言,已伏劍死矣!」太了丹撫膺慟哭曰:「田先後為丹而死,豈不冤哉!」良久收淚,納軻於上座,太子丹避席頓首。

軻慌忙答禮。

太子丹曰:「田先生不以丹為不肖,使丹得見荊卿,天與之幸,願荊卿勿見鄙棄。」

荊軻曰:「太子所以憂秦者,何也?」

慶曰:「秦譬猶虎狼,吞噬無厭,非盡收天下之地,臣海內之王,其欲未足。

今韓王盡已納地為郡縣矣。

王翦大兵復破趙,虜其王。

趙亡,次必及燕。

此丹之所以臥不安席,臨食而廢箸者也。」

荊軻曰:「以太子之計,將舉兵與角勝負乎?抑別有他策耶?」

太子丹曰:「燕小弱,數困於兵。

今趙公子嘉自稱代王,欲與燕合兵拒秦。

丹恐舉國之眾,不當秦之一將,雖附以代王,未見其勢之盛也。

魏、齊素附於秦,而楚又遠不相及,諸侯畏秦之強,無肯『合從』者。

丹竊有愚計,誠得天下之勇士,偽使於秦,誘以重利,秦王貪得,必相近,因乘間劫之,使悉反1諸侯侵地,如曹沫之於齊桓公,則大善矣。

倘不從,則刺殺之。

彼大將握重兵,各不相下,君亡國亂,上下猜疑。

然後連合楚、魏,共立韓、趙之後,併力破秦,此乾坤再造之時也!惟荊卿留意焉。」

荊軻沉思良久,對曰:「此國之大事也。

臣駑下,恐不足當任使。」

太子丹前頓首固清曰:「以荊卿高義,丹願委命於卿,幸毋讓!」荊軻再三謙遜,然後許諾。

於是尊荊軻為上卿,於樊館之右,復築一城,名日荊館,以奉荊軻,太子丹日造門下問安,供以太牢2。

間進車騎美一女,恣其所欲,惟恐其意之不適也。

軻一日與太子游東宮,觀池水,有大龜出池旁。

軻偶拾瓦投龜,太子丹捧金丸時之以代瓦。

又一日共試騎,太子丹有馬日行千里,軻偶言馬肝味美,須臾,庖人進肝,所殺即千里馬也。

丹又言及秦將樊於期得罪秦王,見在燕國。

荊軻請見之。

太子治酒於華陽之台,請荊軻與樊於期相會,出所幸美人奉酒,復使美人鼓琴娛客。

荊軻見其兩手如玉,贊曰,「美哉手也!」席散,丹使內侍以玉盤遂物於軻。

軻啟視之,乃斷美人之手。

自明1於軻,無所吝惜。

軻歎曰:「太子遇軻厚,乃至此乎?當以死報之!」不知荊軻如何報恩,且看下回分解。

註解:

1輿梓:以車裝運棺材,表示有罪。

1聰:聽覺靈敏。

聽不聰:聽信壞人之言。

1批:削。

1反:返,還。

2太牢:祭祀用的牛、羊、豬。

1自明:自己表明。

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
《東周列國志》史書
起名測名
黃歷查詢
詩詞歌賦
實用查詢
免費測試
猜你喜歡
網名大全

話說趙王遷五年,代中地震,牆屋傾倒大半,《東周列國志》第一百六回 王敖反間殺李牧田光刎頸薦荊軻

© 2007-2025 喜蜜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