參透風一流二字禪,好姻緣作惡姻緣《喻世明言》第三十八卷 任孝子烈性為神

喻世明言查詢

請輸入關鍵字:

例如:喻世明言

喻世明言 - 第三十八卷 任孝子烈性為神

喻世明言

第三十八卷 任孝子烈性為神

參透風一流 二字禪,好姻緣作惡姻緣。

癡心做處人人愛,冷眼觀時個個嫌。

閒花野草且休拈,贏得身安心自然。

山妻本是家常飯,不害相思不費錢。

這首詞,單道著色慾乃忘身之本,為人不可苟且。

話說南宋光宗朝紹熙元年,臨安府在城清河坊南首升陽庫前有個張員外,家中巨富,門首開個川廣生藥鋪。

年紀有六旬,媽媽已故。

止生一子,喚著張秀一郎,年二十歲,聰明標緻。

每日不出大門,只務買賣。

父母見子年幼,抑且買賣其門如市,打發不開。

鋪中有個主管,姓任名珪,年二十五歲。

母親早喪,止有老父,雙目不明,端坐在家。

任珪大孝,每日辭父出,到晚才歸參父,如此孝道。

祖居在一江一 干牛皮街上。

是年冬間,憑媒說合,娶得一妻,年二十歲,生得大有顏色,繫在城內日新橋河下做涼傘的梁公之女兒,小名叫做聖金。

自從嫁與任珪,見他篤實本分,只是心中不樂,怨恨父母,千不嫁萬不嫁,把我嫁在一江一 干,路又遠,早晚要歸家不便。

終日眉頭不展,面帶憂容,妝飾皆廢。

這任珪又向早出晚歸,因此不滿婦人之意。

原來這婦人未嫁之時,先與對門周待詔之子名周得有奸。

此人生得丰姿俊雅,專在三街兩巷貪花戀酒,趨奉得婦人中意。

年紀三十歲,不要娶妻,只愛偷婆娘。

周得與梁姐姐暗約偷期,街坊鄰里那一個不曉得。

因此梁公、梁婆又無兒子,沒奈何只得把女兒嫁在一江一 干,省得人是非。

這任珪是個樸實之人,不曾打聽仔細,一胡一 亂娶了。

不想這婦人身雖嫁了任珪,一心只想周得,兩人餘情不斷。

荏苒光陰,正是:

看見垂楊柳,回頭麥又黃。

蟬聲猶未斷,孤雁早成行。

忽一日,正值八月十八日潮生日。

滿城的佳人才子,皆出城看潮。

這周得同兩個弟兄,俱打扮出候潮門。

只見車馬往來,人如聚蟻。

周得在人叢中丟撇了兩個弟兄,潮也不看,一徑投到牛皮街那任珪家中來。

原來任公每日只閉著大門,坐在樓簷下念佛。

周得將扇子柄敲門,任公只道兒子回家,一步步摸出來,把門開了。

周得知道是任公,便叫聲:「老親家,小子施禮了。」

任公聽著不是兒子聲音,便問:「足下何人?有何事到舍下?」

周得道:「老親家,小子是梁涼傘姐姐之子。

有我姑表妹嫁在宅上,因看潮特來相訪。

令郎姐夫在家麼?」

任公雙目雖不明,見說是媳婦的親,便邀他請坐。

就望裡面叫一聲:「娘子,有你阿舅在此相訪。」

這婦人在樓上正納悶,聽得任公叫,連忙濃添脂粉,插戴釵環,穿幾件色服,三步那做兩步,走下樓來,布簾內瞧一瞧:「正是我的心肝情人 ,多時不曾相見!」走出布簾外,笑容可掬,向前相見。

這周得一見婦人,正是:

分明久旱逢甘雨,賽過他鄉遇故知。

只想洞房歡會日,那知公府獻頭時?

兩個並肩坐下。

這婦人見了周得,神魂飄蕩,不能禁止。

遂攜周得手揭起布簾,口裡胡說道:「阿舅,上樓去說話。」

這任公依舊坐在樓簷下板凳上念佛。

這兩個上得樓來,就抱做一一團一 。

婦人罵道:「短命的!教我思量得你成玻因何一向不來看我?負心的賊!」周得笑道:「姐姐,我為你嫁上一江一 頭來,早晚不得見面,害了相思病,爭些兒不得見你。

我如常要來,只怕你老公知道,因此不敢來望你。」

一頭說,一頭摟抱上床 ,解帶卸衣,敘舊日海誓山盟,雲情雨意。

正是:

情興兩和諧,摟定香肩臉貼腮。

手捻著香酥奶,綿軟實奇哉。

退了褲兒脫繡鞋。

玉體靠郎懷,舌送丁香口便開。

倒鳳顛鸞雲雨罷,囑多才,明朝千萬早些來。

這詞名《南鄉子》,單道其日間雲雨之事,這兩個霎時雲收雨散,各整衣巾。

婦人摟住周得在懷裡道:「我的老公早出晚歸,你若不負我心,時常只說相訪。

老子又瞎,他曉得什麼!只顧上樓和你快活,切不可做負心的。」

周得答道:「好姐姐,心肝肉,你既有心於我,我決不負於你。

我若負心,教我墮阿鼻地獄,萬劫不得人身。」

這婦人見他設咒,連忙捧過周得臉來,舌送丁香,放在他口裡道:「我心肝,我不枉了有心愛你。

從今後頻頻走來相會,切不可使我倚門而望。」

道罷,兩人不忍分別。

只得下樓別了任公,一直去了。

婦人對任公道:「這個是我姑娘的兒子,且是本分淳善,話也不會說,老實的人。」

任公答道:「好,好。」

婦人去灶前安排中飯與任公吃了,自上樓去了,直睡到晚。

任珪回來,參了父親,上樓去了。

夫妻無話,睡到天明。

辭了父親,又入城而去。

俱各不題。

這周得自那日走了這遭,日夜不安,一心想念。

歇不得兩日,又去相會,正是情濃似火。

此時牛皮街人煙稀少,因此走動,只有數家鄰舍,都不知此事。

不想周得為了一場辟司,有兩個月不去相望。

這婦人一婬一心似火,巴不得他來。

只因周得不來,懨懨成病,如醉如癡。

正是:

烏飛兔劫,朝來暮往何時歇?女媧只會煉石補青天,豈會熬膠粘日月?

倏忽又經元宵,臨安府居民門首扎縛燈棚,懸掛花燈,慶賀元宵。

不期這周得官事已了,打扮衣巾,其日巳牌時分,逕來相望。

卻好任公在門首念佛,與他施禮罷,逕上樓來。

袖中取出燒鵝熟肉,兩人吃了,解帶脫一衣 上床 。

如糖似蜜,如膠似漆,恁意顛鸞倒鳳,出於分外綢繆。

日久不曾相會,兩個摟做一一團一 ,不捨分開。

耽閣長久了,直到申牌時分,不下樓來。

這任公肚中又饑,心下又氣,想道:「這阿舅今日如何在樓上這一日?」

便在樓下叫道:「我肚饑了,要飯吃!」婦人應道:「我肚裡疼痛,等我便來。」

任公忍氣吞聲,自去門前坐了,心中暗想:「必有蹺蹊,今晚孩兒回來問他。」

這兩人只得分散,輕輕移步下樓,款款開門,放了周得去了。

那婦人假意叫肚痛,安排些飯與任公吃了,自去樓上思想情人 ,不在話下。

卻說任珪到晚回來,參見父親。

任公道:「我兒且休要上樓去,有一句話要問你。」

任珪立住腳聽。

任公道:「你丈人丈母家,有個甚麼姑舅的阿舅,自從舊年八月十八日看潮來了這遭,以後不時來望,逕直上樓去說話,也不打緊。

今日早間上樓,直到下午,中飯也不安排我吃。

我忍不住叫你老婆,那阿舅聽見我叫,慌忙去了。

我心中十分疑惑,往日常要問你,只是你早出晚回,因此忘了。

我想男子漢與婦人家在樓上一日,必有姦情之事。

我自年老,眼又瞎,管不得,我兒自己慢慢訪問則個。」

任珪聽罷,心中大怒,火急上樓。

端的是:口是禍之門,舌為斬身刀。

閉口深藏舌,安身處處牢。

當時任珪大怒上樓,口中不說,心下思量:「我且忍住,看這婦人分豁。」

只見這婦人坐在樓上,便問道:「父親吃飯也未?」

答應道:「吃了。」

便上樓點燈來,鋪開被,脫了衣裳,先上床 睡了。

任珪也上床 來,卻不倒身睡去,坐在枕邊問那婦人道:「我問你家那有個姑長阿舅,時常來望你?你且說是那個。」

婦人見說,爬將起來,穿起衣裳,坐在床 上。

柳眉剔豎,嬌眼圓睜,應道:「他便是我爹爹結義的妹子養的兒子。

我的爹娘記掛我,時常教他來望我,有什麼半絲麻線!」便焦躁發作道:「兀誰在你面前說長道短來?老娘不是善良君子,不裹頭巾的婆婆!洋塊磚兒也要落地,你且說是誰說黃道黑,我要和你會同問得明白。」

任珪道:「你不要嚷!卻才父親與我說,今日甚麼阿舅在樓上一日,因此問你則個。

沒事便罷休,不消得便焦躁。」

一頭說,一頭便脫一衣 裳自睡了。

那婦人氣喘氣促,做神做鬼,假意兒裝妖作勢,哭哭啼啼道:「我的父母沒眼睛,把我嫁在這裡。

沒來由教他來望,卻教別人說是道非。」

又哭又說。

任珪睡不著,只得爬起來,那婦人頭邊摟住了,撫恤道:「便罷休,是我不是。

看往日夫妻之面,與你陪話便了。」

那婦人倒在任珪懷裡,兩個雲情雨意,狂了半夜,俱不題了。

任珪天明起來,辭了父親入城去了。

每日巴巴結結,早出晚回。

那癡婆一心只想要偷漢子,轉轉尋思:「要待何計脫身?只除尋事回到娘家,方才和周得做一塊兒,耍個滿意。」

日夜掛心,捻指又過了半月。

忽一日飯後,周得又來,拽開門兒徑入,也不與任公相見,一直上樓。

那婦人向前摟住,低聲說道:「叵耐這瞎老驢,與兒子說道你常來樓上坐定說話,教我分說得口皮都破,被我葫蘆提瞞過了。

你從今不要來,怎地教我捨得你?可尋思計策,除非回家去與你方才快活。」

周得聽了,眉頭一簇,計上心來:「如今屋上貓兒正狂,叫來叫去。

你可漏屋處抱得一個來,安在懷裡,必然抓碎你胸前。

卻放了貓兒,睡在床 上啼哭。

等你老公回來,必然問你。

你說:『你的好爺,卻來調戲我。

我不肯順他,他將我胸前抓碎了。

』你放聲哭起來,你的丈夫必然打發你歸家去。

我每日得和你同歡同樂,卻強如偷雞吊狗,暫時相會。

且在家中住了半年三個月,卻又再處,此計大妙。」

婦人伏道:「我不枉了有心向你,好心腸,有見識!」二人和衣倒在床 上調戲了。

雲雨罷,周得慌忙下樓去了。

正是:

老龜烹不爛,移禍於枯桑。

那婦人伺候了幾日。

忽一日,捉得一個貓兒,解開胸膛,包在懷裡。

這貓兒見衣服包籠,舒腳亂抓。

婦人忍著疼痛,由他抓得胸前兩奶粉碎。

解開衣服,放他自去。

此是申牌時分,不做晚飯,和衣倒在床 上,把眼揉得緋紅,哭了叫,叫了哭。

將近黃昏,任珪回來,參了父親。

到裡面不見婦人,叫道:「娘子,怎麼不下樓來?」

那婦人聽得回了,越哭起來。

任珪徑上樓,不知何意,問道:「吃晚飯也未?怎地又哭?」

連問數聲不應,那一婬一十婦巧生言語,一頭哭,一頭叫道:「問什麼!

說起來妝你娘的謊子。

快寫休書,打發我回去,做不得這等豬狗樣人!你若不打發我回家去,我明日尋個死休!」說了又哭。

任珪道:「你且不要哭,有甚事對我說。」

這婦人爬將起來,抹了眼淚,擗開胸前,兩奶抓得粉碎,有七八條血路,教丈夫看了道:「這是你好親爺幹下的事!今早我送你出門,回身便上樓來。

不想你這老驢老畜生,輕手輕腳跟我上樓,一把雙手摟住,摸我胸前,定要行奸。

吃我不肯,他便將手把我胸前抓得粉碎,那裡肯放!我慌忙叫起來,他沒意思,方才摸下樓去了。

教我眼巴巴地望你回來。」

說罷,大哭起來,道:「我家不見這般沒人倫畜生驢馬的事。」

任珪道:「娘子低聲!鄰舍聽得,不好看相。」

婦人道:「你怕別人得知,明日討乘轎子,抬我回去便罷休。」

任珪雖是大孝之人,聽了這篇妖言,不由得:怒從心上起,惡向膽邊生。

「正是『畫虎畫皮難畫骨,知人知面不知心』。

罷罷,原來如此!可知道前日說你與什麼阿舅有奸,眼見得沒巴鼻,在我面前胡說。

今後眼也不要看這老禽一獸 !娘子休哭,且安排飯來吃了睡。」

這婦人見丈夫聽他虛說,心中暗喜,下樓做飯,吃罷去睡了。

正是:嬌一妻 喚做枕邊靈,十事商量九事成。

這任珪被這婦人情一色昏迷,也不問爺卻有此事也無。

過了一夜 ,次早起來,吃飯罷,叫了一乘轎子,買了一隻燒鵝,兩瓶好酒,送那婦人回去。

婦人收拾衣包,也不與任公說知,上轎去了。

抬得到家,便上樓去。

周得知道便過來,也上樓去,就摟做一一團一 ,倒在梁婆床 上,雲情雨意。

周得道:「好計麼?」

婦人道:「端的你好計策!今夜和你放心快活一夜 ,以遂兩下相思之願。」

兩個狂罷,周得下樓去要買辦些酒饌之類。

婦人道:「我帶得有燒鵝美酒,與你同吃。

你要買時,只覓些魚菜時果足矣。」

周得一霎時買得一尾魚,一隻豬蹄。

四色時新果兒,又買下一大瓶五加皮酒。

拿來家裡,教使女春梅安排完備,已是申牌時分。

婦人擺開桌子,梁公梁婆在上坐了,周得與婦人對席坐了,使女篩酒,四人飲酒,直至初更。

吃了晚飯,梁公梁婆二人下樓去睡了。

這兩個在樓上。

正是:歡來不似今日,喜來更勝當初。

正要稱意停眠整宿,只聽得有人敲門。

正是:日間不做虧心事,半夜敲門不吃驚。

這兩個指望做一夜 快活夫妻,誰想有人敲門。

春梅在灶前收拾未了,聽得敲門,執燈去開門。

見了任珪,驚得呆了,立住腳頭,高聲叫道:「任姐夫來了!」周得聽叫,連忙穿衣徑走下樓。

思量無處躲避,想空地裡有個東廁,且去東廁躲閃。

這婦人慢慢下樓道:「你今日如何這等晚來?」

任珪道:「便是出城得晚,關了城門。

欲去張員外家歇,又夜深了,因此來這裡歇一夜 。」

婦人道:「吃晚飯了未?」

任珪道:「吃了,只要些湯洗腳。」

春梅連忙掇腳盆來,教任珪洗了腳。

婦人先上樓,任珪卻去東廁裡淨手。

時下有人攔住,不與他去便好。

只因來上廁,爭些兒死於非命。

正是:

恩義廣施,人生何處不相逢?

冤仇莫結,路逢狹處難迴避。

任珪剛跨上東廁,被周得劈頭揪住,叫道:「有賊!」梁公、梁婆、婦人、使女各拿一根柴來亂打。

任珪大叫道:「是我,不是賊!」眾人不由分說,將任珪痛打一頓。

周得就在鬧裡一徑走了。

任珪叫得喉嚨破了,眾人方才放手。

點燈來看,見了任珪,各人都呆了。

任珪道:「我被這賊揪住,你們顛倒打我,被這賊走了。」

眾人假意埋冤道:「你不早說!只道是賊,賊到卻走了。」

說罷,各人自去。

任珪忍氣吞聲道:「莫不是藏什麼人在裡面,被我衝破,到打我這一頓?且不要慌,慢慢地察訪。」

聽那更鼓已是三更,去梁公床 上睡了。

心中一胡一 思亂想,只睡不著。

捱到五更,不等天明,起來穿了衣服便走。

梁公道:「待天明吃了早飯去。」

任珪被打得渾身疼痛,那有好氣?也不應他,開了大門,拽上了,趁星光之下,直望候潮門來。

卻忒早了些,城門未開。

城邊無數經紀行販,挑著鹽擔,坐在門下等開門。

也有唱曲兒的,也有說閒話的,也有做小買賣的。

任珪混在人叢中,坐下納悶。

你道事有湊巧,物有偶然,正所謂:

吃食少添鹽醋,不是去處休去。

要人知重勤學,怕人知事莫做。

當時任珪心下鬱鬱不樂,與決不下。

內中忽有一人說道:「我那裡有一鄰居梁涼傘家,有一件好笑的事。」

這人道:「有什麼事?」

那人道:「梁家有一個女兒,小名聖金,年二十餘歲。

未曾嫁時,先與對門周待詔之子周得通姦。

舊年嫁在城外牛皮街賣生藥的主管叫做任珪。

這周得一向去那裡來往,被瞎阿公識破,去那裡不得了。

昨日歸在家裡,昨晚周得買了嗄飯好酒,吃到更荊兩個正在樓上快活,有這等的巧事,不想那女婿更深夜靜,趕不出城,逕來丈人家投宿。

姦夫驚得沒躲避處,走去東廁裡躲了。

任珪卻去東廁淨手,你道好笑麼?那周得好手段,走將起來劈頭將任珪揪住,到叫:『有賊!』丈人、丈母、女兒,一齊把任珪爛醬打了一頓,姦夫逃走了。

世上有這樣的異事!」眾人聽說了,一齊拍手笑起來,道:「有這等沒用之人!被姦夫一婬一十婦安排,難道不曉得?」

這人道:「若是我,便打一把尖刀,殺做兩段!那人必定不是好漢,必是個煨膿爛板烏龜。」

又一個道:「想那人不曉得老婆有奸,以致如此。」

說了又笑一常正是:

情知語是鉤和線,從頭釣出是非來。

當時任珪卻好聽得備細,城門正開,一齊出城,各分路去了。

此時任珪不出城,復身來到張員外家裡來,取了三五錢銀子,到鐵鋪裡買了一柄解腕尖刀,和鞘插在腰間。

思量錢塘門晏公廟神明最靈,買了一隻白公雞,香燭紙馬,提來廟裡,燒香拜告:「神聖顯靈,任珪妻梁氏,與鄰人周得通姦,夜來如此如此。」

前話一一禱告罷,將刀出鞘,提雞在手,問天買卦:「如若殺得一個人,殺下的雞在地下跳一跳,殺他兩個人,跳兩跳。」

說罷,一刀剁下雞頭,那雞在地下一連跳了四跳,重複從地跳起,直從樑上穿過,墜將下來,卻好共是五跳。

當時任珪將刀入鞘,再拜,望神明助力報仇。

化紙出廟上街,東行西走,無計可施。

到晚回張員外家歇了。

沒情沒緒,買賣也無心去管。

次日早起,將刀插在腰間,沒做理會處。

欲要去梁家幹事,又恐撞不著周得,只殺得老婆也無用,又不了事。

轉轉尋思,恨不得咬他一口。

徑投一個去處,有分教:任珪小膽番為大膽,善心改作噁心;大鬧了日新橋,鼎沸了臨安府。

正是:

青龍與白虎同行,吉凶事全然未保。

這任珪東撞西撞,逕到美政橋姐姐家裡。

見了姐姐說道:「你兄弟這兩日有些事故,爹在家沒人照管,要寄托姐姐家中住幾時,休得推故。」

姐姐道:「老人家多住些時也不妨。」

姐姐果然教兒去接任公,扶著來家。

這日任珪又在街坊上串了一回,走到姐姐家,見了父親,將從前事,一一說過,道:「兒子被這潑一婬一十婦虛言巧語,反說父親如何如何,兒子一時被惑,險些墮他計中。

這口氣如何消得?」

任公道:「你不要這一婬一十婦便了,何須嘔氣?」

任珪道:「有一日撞在我手裡,決無干休!」任公道:「不可造次。

從今不要上他門,休了他,別討個賢會的便罷。」

任珪道:「兒子自有道理。」

辭了父親並姐姐,氣忿忿的入城。

恰好是黃昏時候,走到張員外家,將上件事一一告訴:「只有父親在姐姐家,我也放得心下。」

張員外道:「你且忍耐,此事須要三思而行。

自古道:『捉姦見雙,捉賊見贓。

』倘或不了事,枉受了苦楚。

若下在死囚牢中,無人管你。

你若依我說話,不強如殺害人性命?冤家只可解,不可結。」

任珪聽得勸他,低了頭,只不言語。

員外教養娘安排酒飯相待,教去房裡睡,明日再作計較。

任珪謝了。

到房中寸心如割,和衣倒在床 上,番來覆去,延捱到四更盡了,越想越惱,心頭火按捺不祝起來抓扎身體急捷,將刀插在腰間,摸到廚下,輕輕開了門,靠在後牆。

那牆苦不甚高,一步爬上牆頭。

其時夏末秋初,其夜月色正明如晝。

將身望下一跳,跳在地上。

道:「好了!」一直望丈人家來。

隔十數家,黑地裡立在屋簷下,思量道:「好卻好了,怎地得他門開?」

躊躇不決。

只見賣燒餅的王公,挑著燒餅擔兒,手裡敲著小小竹筒過來。

忽然丈人家門開,走出春梅,叫住王公,將錢買燒餅。

任珪自道:「那廝當死!」三步作一步,奔入門裡,逕投一胡一 梯邊梁公房裡來。

掇開一房門,拔刀在手,見丈人、丈母俱睡著。

心裡想道:「周得那廝必然在樓上了。」

按住一刀一個,割下頭來,丟在床 前。

正要上樓,卻好春梅關了門,走到一胡一 梯邊。

被任珪劈頭揪住,道:「不要高聲!若高聲,便殺了你。

你且說,周得在那裡?」

那女子認得是任珪聲音,情知不好了,見他手中拿刀,大叫:「任姐夫來了!」任珪氣起,一刀砍下頭來,倒在地下,慌忙大踏步上樓去殺姦夫一婬一十婦。

正是:

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。

天網恢恢,疏而不漏。

當時任珪跨上樓來。

原來這兩個正在床 上狂蕩,聽得王公敲竹筒,喚起春梅買燒餅,房門都不閉,卓上燈尚明。

徑到床 邊,婦人已知,聽得春梅叫,假做睡著,任珪一手按頭,一手將刀去咽喉下切下頭來,丟在樓板上。

口裡道:「這口怒氣出了,只恨周得那廝不曾殺得,不滿我意。」

猛想:「神前殺雞五跳,殺了丈人、丈母、婆娘、使女,只應得四跳。

那雞從樑上跳下來,必有緣故。」

抬頭一看,卻見周得赤條條的伏在樑上。

任珪叫道:「快下來,饒你性命!」那時周得心慌,爬上去了,一見任珪,戰戰兢兢,慌了手腳,禁了爬不動。

任珪性起,從床 上直爬上去,將刀亂砍,可憐周得從樑上倒撞下來。

任珪隨勢跳下,踏住胸脯,搠了十數刀。

將頭割下,解開頭髮,與婦人頭結做一處。

將刀入鞘,提頭下樓。

到一胡一 梯邊,提了使女頭,來尋丈人、丈母頭,解開頭髮,五個頭結做一塊,放在地上。

此時東方大亮,心中思忖:「我今殺得快活,稱心滿意。

逃走被人捉住,不為好漢。

不如挺身首官,便吃了一剮,也得名揚於後世。」

遂開了門,叫兩邊鄰舍,對眾人道:「婆娘無禮,人所共知。

我今殺了他一家,並姦夫周得。

我若走了,連累高鄰吃官司,如今起煩和你們同去出首。」

眾人見說未信,慌忙到梁公房裡看時,老夫妻兩口俱沒了頭。

一胡一 梯邊使女一屍一倒在那裡。

上樓看時,周得被殺死在樓上,遍身刀搠傷痕數處,尚在血裡,婦人殺在床 上。

眾人吃了一驚,走下樓來。

只見五顆頭結做一處,都道:「真好漢子!我們到官,依直與他講就是。」

道猶未了,嚷動鄰舍、街坊、裡正、緝捕人等,都來縛住任珪。

任珪道:「不必縛我,我自做自當,並不連累你們。」

說罷,兩手提了五顆頭,出門便走。

眾鄰舍一齊跟定,滿街男子婦人,不計其數來看,哄動滿城人。

只因此起,有分教任珪,正是:

生為孝子肝腸烈,死作明神姓字香。

眾鄰舍同任珪到臨安府。

大尹聽得殺人公事,大驚,慌忙升廳。

兩下公吏人等排立左右,任珪將五個人頭,行兇刀一把,放在面前,跪下告道:「小人姓任名珪,年二十八歲,系本府百姓,祖居一江一 頭牛皮街上。

母親早喪,止有老父,雙目不明。

前年冬間,憑媒說合,娶到在城日新橋河下梁公女兒為妻,一向到今。

小人因無本生理,在賣生藥張員外家做主管。

早去晚回,日常間這婦人只是不喜。

至去年八月十八日,父親在樓下坐定念佛。

原來梁氏未嫁小人之先,與鄰人周得有奸。

其日本人來家,稱是姑舅哥哥來訪,逕自上樓說話。

日常來往,痛父眼瞎不明。

忽日父與小人說道:『什麼阿舅常常來樓上坐,必有姦情之事。

』小人聽得說,便罵婆娘。

一時小人見不到,被這婆娘巧語虛言,說道老父上樓調戲。

因此三日前,小人打發婦人回娘家去了。

至日,小人回家晚了,關了城門,轉到妻家投宿。

不想姦夫見我去,逃躲東廁裡。

小人臨睡,去東廁淨手,被他劈頭揪住,喊叫有賊。

當時丈人、丈母、婆娘、使女,一齊執柴亂打小人,此時姦夫走了。

小人忍痛歸家,思想這口氣沒出處。

不合夜來提刀入門,先殺丈人、丈母,次殺使女,後來上樓殺了一婬一十婦。

猛抬頭,見姦夫伏在樑上,小人爬上去,亂刀砍死。

今提五個首級首告,望相公老爺明鏡。」

大尹聽罷,呆了半晌。

遂問排鄰,委果供認是實。

所供明白,大尹鈞旨,令任珪親筆供招。

隨即差個縣尉,並公吏仵作人等,押著任珪到一屍一邊檢驗明白。

其日人山人海來看。

險道神脫了衣裳,這場話非同小可。

當日一齊同到梁公家,將五個一屍一首一一檢驗訖,封了大門。

縣尉帶了一干人犯,來府堂上回話道:「檢得五個一屍一,並是凶身自認殺死。」

大尹道:「雖是自首,難以免責。」

一交一 打二十下,取具長枷枷了,上了鐵鐐手肘,令獄卒押下死囚牢裡去。

一干排鄰回家。

教地方公同作眼,將梁公家家財什物變賣了,買下五具棺材,盛下一屍一首,聽候官府發落。

且說任珪在牢內,眾人見他是個好男子,都愛敬他。

早晚飯食,有人管顧,不在話下。

臨安府大尹與該吏商量:任珪是個烈性好漢,只可惜下手忒狠了,周旋他不得。

只得將文書做過,申呈刑部。

刑部官奏過天子,令勘官勘得本犯姦夫一婬一十婦,理合殺死,不合殺了丈人、丈母、使女,一家非死三人。

著令本府待六十日限滿,將犯人就本地方凌遲示眾。

梁公等一屍一首燒化,財產入官。

文書到府數日,大尹差縣尉率領仵詐、公吏、軍兵人等,當日去牢中取出任珪。

大尹將朝廷發落文書,教任珪看了。

任珪自知罪重,低頭伏死。

大尹教去了鎖枷鐐肘,上了木驢。

只見:四道長釘釘,三條麻素縛。

兩把刀子舉,一朵紙花遙

縣尉人等,兩棒鼓,一聲鑼,簇擁推著任珪,前往牛皮街示眾。

但見犯由牌前引,棍棒後隨。

當時來到牛皮街,圍住法場,只等午時三刻。

其日看的人,兩行如堵。

將次午時,真可作怪,一時間天昏地黑,日色無光,狂風大作,飛沙走石,播土揚泥,你我不能相顧。

看的人驚得四分五落,魄散魂飄。

少頃,風息天明,縣尉並劊子眾人看任珪時,擲索長釘俱已脫落,端然坐化在木驢之上。

眾人一齊發聲道:「自古至今,不曾見有這般奇異的怪事。」

監斬官驚得木麻,慌忙令仵作、公吏人等,看守任珪一屍一首,自己忙拍馬到臨安府,稟知大尹。

大尹見說大驚,連忙上轎,一同到法場看時,果然任珪坐化了。

大尹徑來刑部稟知此事,著令排鄰地方人等,看守過夜。

明早奏過朝廷,憑聖旨發落。

次日巳牌時分,刑部文書到府,隨將犯人任珪一屍一首,即時燒化,以免凌遲。

縣尉領旨,就當街燒化。

城裡城外人,有千千萬萬來看,都說:「這樣異事,何曾得見!何曾得見!」

卻說任公與女兒得知任珪死了,安排些羹飯。

外甥挽了瞎公公,女兒拾著轎子,一齊徑到當街祭祀了,痛哭一常任珪的姐姐,教兒子挽扶著公公,同回家奉親過世。

話休絮煩,過了兩月餘,每遇黃昏,常時出來顯靈。

來往行人看見者,回去便患病,備下羹飯紙錢當街祭獻,其病即痊。

忽一日,有一小兒來牛皮街閒耍,被任珪附體起來。

眾人一齊來看,小兒說道:「玉帝憐吾是忠烈孝義之人,各坊城隍、土地保奏,令做牛皮街土地。

汝等善人可就我屋基立廟,春秋祭祀,保國安民。」

說罷,小兒遂醒。

當坊鄰佑,看見如此顯靈,那敢不信?即日斂出財物,買下木植,將任珪基地蓋造一所廟宇。

連忙請一個塑佛高手,塑起任珪神像,坐於中間,虔備三牲福禮祭獻。

自此香火不絕,祈求必應,其廟至今尚存。

後人有詩題於廟壁,贊任珪坐化為神之事,詩云:鐵銷石朽變更多,只有精神永不磨。

除卻奸一婬一拚自死,剛腸一片賽閻羅。

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
《喻世明言》三言二拍合集
起名測名
黃歷查詢
詩詞歌賦
實用查詢
免費測試
猜你喜歡
網名大全

參透風一流二字禪,好姻緣作惡姻緣《喻世明言》第三十八卷 任孝子烈性為神

© 2007-2025 喜蜜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