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僧紹字休烈,平原鬲縣人,一字承烈《南史白話文》明僧紹傳

南史白話文查詢

請輸入關鍵字:

例如:南史白話文

南史白話文 - 明僧紹傳

南史白話文

明僧紹傳

明僧紹字休烈,平原鬲縣人,一字承烈。

他的先人是吳太伯的後裔,百里奚的兒子叫孟明,以名為姓,他是孟明的後代。

他的祖父明玩,是州從事。

父親明略,是給事中。

明僧紹通曉經書,有儒術,宋朝元嘉年間(424~453),兩次舉為秀才,永光年(465),鎮北府聘為功曹,都沒有就任。

他隱居在長廣郡的嶗山,聚集弟子建立學校。

魏朝攻克了淮北,便渡過了長江。

升明年間(477~479),齊高帝擔任太傅,教人聘用明僧紹和顧歡、臧榮緒,以旌旗車馬的禮儀,征為記室參軍,沒有到任。

明僧紹的弟弟明慶符為青州刺史,明僧紹缺乏糧食,隨著明慶符到郁洲,住在..榆山,棲居在雲間的一精一捨,愉快地玩賞水石,終於一次也沒有進入州城。

泰始末年,岷、益地區有山崩,淮水在齊郡乾涸,明僧紹私下對他弟弟說:「天地之氣,不失其順序,如果一陽一氣潛伏而不宣洩,一陰一氣壓迫而不蒸發,於是便有山崩川竭的變化。

從前伊河、洛河乾涸而夏朝滅亡,黃河乾涸而殷朝滅亡,三川乾涸岐山崩裂而周朝滅亡,五山崩裂而漢朝滅亡。

有了國家必須要依憑山川才能鞏固,山川有變,不亡還等待什麼?現在宋朝之德如同四代的末年,你記住我的話而不要洩露。」

結果正如他所說的那樣。

齊朝建元元年(479)冬,他被征為正員郎,稱說有病沒有就任,此後高帝給崔思祖寫信,讓明僧紹和明慶符一齊歸京。

又說:「不吃周朝的粟而吃周朝的薇,古時還有人發議論,在今天難道就能沒人談論嗎?聊作笑談。」

明慶符罷任,明僧紹隨他歸京,途中住在江乘攝山。

明僧紹聽說和尚釋僧遠素有德行,便往定林寺去問候。

高帝想出寺見他,釋僧遠問明僧紹說:「天子如果來到這裡,居士您如何對待?」

明僧紹說:「山澤之人,正應當穿牆逃遁;如果辭謝不能得到允許,便應當依照戴公從前的做法。」

隨後逃回攝山,建立了棲霞寺住在裡面,高帝感到非常遺憾。

從前戴..高臥窗下,以山人的衣服穿在身上,明僧紹所以那樣說。

高帝后來對明慶符說:「卿的兄長行一事高尚,也是唐堯的外臣。

朕夢想幽人,確實是很用力的。

正是所謂『徑路絕,風雲通』。」

於是賜給了竹根如意、筍籜冠,隱士們認為十分光榮。

勃海人封延伯,是一個行為高尚的士人,聽說後歎息說:「明居士身更在後而名更在先,也就是宋、齊時代的儒仲。」

永明年間(483~493),征他做國子博士,沒有上任,去世。

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
《南史白話文》史書
起名測名
黃歷查詢
詩詞歌賦
實用查詢
免費測試
猜你喜歡
網名大全

明僧紹字休烈,平原鬲縣人,一字承烈《南史白話文》明僧紹傳

© 2007-2025 喜蜜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