皂字德璋,會稽山一陰一人。祖父道隆,位居侍中。《南史白話文》孔

南史白話文查詢

請輸入關鍵字:

例如:南史白話文

南史白話文 - 孔

南史白話文

皂字德璋,會稽山一陰一人。

祖父道隆,位居侍中。

父親靈產,泰始年間(465~471),任晉安太守,有隱遁之志。

在禹井山建立了一座館舍,侍奉道規非常一精一心。

吉日在安靜的屋子裡朝四個方向朝拜,淚流不止。

一次東出路過錢塘城北面,便在舟中遙拜杜子恭墓。

從這裡直到都城,他面朝東坐著,不敢背對或側對。

元徽年間(473~477),為中散大夫,很懂得星文,喜歡術數。

齊高帝輔政,沈攸之起兵,靈產告訴高帝說:「沈攸之的兵眾雖然很強,但是以天時運數來看,沒有什麼作為。」

高帝驗證了他的話,提拔他做光祿大夫,用竹箱盛著靈產抬上靈台,讓他佔候吉凶。

贈給靈產白羽扇、白几案,說:「您有古人之風,所以贈給您古人的衣服。」

當時的人都認為十分榮耀。

皂少年時在學問的涉獵上有很好的聲譽,太守王僧虔見到後非常重視,任用他為主簿。

後來舉為秀才,又陞遷為殿中郎。

高帝做了驃騎,取他為記室參軍,與江淹一齊掌管辭筆。

擔任尚書左丞,遇到了父親的喪事離職。

和他的哥哥仲智回到了他們父親的山舍居住。

仲智的妾李氏驕妒無禮,皂告訴了太守王敬則把她殺掉。

永明年間(483~493),歷任黃門郎,太子中庶子,廷尉。

江東繼續使用晉朝時候的張、杜律二十卷,武帝留心法令,多次審訊囚徒,詔令獄官詳細地訂正舊注。

在此以前尚書刪定了郎官王植撰寫訂正的法律,上奏後,刪削其中的煩瑣有害的條文,采錄其中允當合理的部分,吸取張裴的注七百三十一條,杜預的注七百九十一條,或者二家兩種解釋意義才完備的,又取了一百零七條,他們的註解相同者取了一百零三條,集結為一本書,共一千七百三十二條,為二十卷。

皂請求交付外界詳細校訂,挑出其中不合理的地方。

詔令採納了他的意見。

於是公卿八座參議,考正舊注,有可輕可重的地方,竟陵王蕭子良的意見大多使它從輕。

其中朝官們議論不能斷定的,則按皇上的意見裁決。

到了永明九年,皂奏表呈上《律文》二十卷,《錄序》一卷,又設置了律學助教,依照《五經》的例子,詔令答覆依照他的意見執行,事情終於沒有落實。

轉為御史中丞。

建武初年,他做平西長史、南郡太守。

皂因為魏朝連續南侵,百姓死傷,便上表陳述了通和的策略,明帝不聽從。

徵調為侍中,沒有上任,留在本來的職位上。

皂風韻清疏,喜好文章和吟詠,飲酒七八斗。

和他的表兄張融情趣相合,又和琅笽的王思遠、廬江的何點、何點的弟弟何胤都很要好,不喜歡世俗事務。

居住的宅院裡營建了許多山水,在小桌前獨自飲酒,別無雜事。

門庭以內,雜草不剪。

當中有青蛙的叫一聲,有人問他說:「想做陳蕃嗎?」

皂笑著回答說:「我拿這可以當作兩部樂隊,何必傚法陳蕃!」王晏曾經奏著樂等候他,聽到了群蛙亂叫,說:「這叫一聲很聒人耳朵。」

皂說:「我聽樂隊,還不如這。」

王晏的臉色非常慚愧。

永元元年(499),他擔任都官尚書,調為太子詹事,加任散騎常侍。

三年,皂得病,東昏侯將他排除,用一床一把他抬走,因此病情加重,於是死去。

贈他為金紫光祿大夫。

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
《南史白話文》史書
起名測名
黃歷查詢
詩詞歌賦
實用查詢
免費測試
猜你喜歡
網名大全

皂字德璋,會稽山一陰一人。祖父道隆,位居侍中。《南史白話文》孔

© 2007-2025 喜蜜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