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是夷庚鄉左,有小夷庚鄉,五百餘家皆列姓《笏山記》第五十五回 竇將軍夷庚寨怒誅妖

笏山記查詢

請輸入關鍵字:

例如:笏山記

笏山記 - 第五十五回 竇將軍夷庚寨怒誅妖

笏山記

第五十五回 竇將軍夷庚寨怒誅妖

先是夷庚鄉左,有小夷庚鄉,五百餘家皆列姓。

鄉長列選,有鄉主列小娟,許字夷庚鄉長樂進次子樂華貉。

二鄉毗連,中隔一山,名樊仙巖。

巖中一妖神,號樊仙,巖以是得名。

巖中神甚靈顯,凡婦女從巖前經過者,必毀妝穢服。

否則攝入巖中一婬一之,憊則放還,還則大病月餘,嘔盡惡汁,始愈,或有死者。

被一婬一者,言神朱唇粉面,如美書生。

但下體粗銳,當之者無不崩裂。

小夷庚有女巫,號黃道姑,能與神通。

凡神降禍於某家,賂道姑輒得解。

小娟將嫁,必由巖前經過,列選憂之,浼黃道姑為地。

道姑乃披髮跣足臥壇中,三日不食。

醒語列選曰:「神自言與鄉主有緣,好事不宜錯過,教我先向鄉長處報個喜信。

我浼之數四,言鄉長只此鄉主,不敢以凡體辱仙人,冀仙人曲體下情,恕之。

神初不肯,我爭之兩日夜。

神言,既鄉長不願,教選美童女十人,樂家選美童男十人,俱十二三年紀,先三日送入巖中,可代鄉主。

既鄉長愛惜鄉主,樂鄉長亦宜愛惜新婦,求鄉長頒令箭一枚,待我選了童女,然後說樂鄉長令選童男,是不由他不允的。」

列選沒奈何由道姑去選,選中的賞銀十兩,酬乳抱之勞。

那道姑得了鄉長的令,便先向富家挑選,得厚賂,便言年命不合,又選別家。

鬧得小夷庚母抱女哭,姊抱妹啼,都言生錯了你家。

貧的無賂可遺,便選著了。

選得十人帶入鄉長府中,令列選美饌華衣供養著。

又往夷庚鄉樂進處,教選童男。

樂進初不肯,及接列選手書,不得已,亦下令使黃道姑如選童女的法選去。

其時有個鄉勇,名樂代辛,雙生兒子一名段安,一名黎安,年俱十三,韶秀聰慧,讀書過目不忘,父母十分鍾愛,亦被選著。

代辛大憂,情願賂銀二十兩。

道姑不肯,又增至百兩,仍不肯。

代辛辭退了鄉勇,抱著兩兒大哭。

段安曰:「哭也無益,今竇娘娘屯兵鄉後,爹爹何不潛赴轅門告他一狀。」

代辛難之。

黎安曰:「事不宜遲,如爹爹不願去時,兒兄弟乘夜逃出自去叫冤,遲恐有人監守,去不得了。」

言罷,辭了父母,兄弟扮作牧童,潛赴竇小端營裡來。

此時,約莫初更,明月如晝。

但見星動旌旗,風悲鼓角,一帶營柵,盡據層巒,形勢鞏固。

從東頭斜繞至一竹林下,正遇巡哨軍士,兄弟遂叫起冤來。

軍士見系兩個牧童,大喝曰:「你兩個孩子不知死活,這是甚麼地方,容你叫冤呢。」

便一把將二人揪住。

段安曰:「兒有奇冤,欲赴娘娘告狀,敢煩將軍引導。」

軍士笑曰:「你兩孩子,敢是顛麼,你姓甚名誰呢?」

段安曰:「兒姓樂名段安,這是兒的兄弟,名黎安,是夷庚鄉勇樂代辛兒子,今有奇冤,性命呼吸,故來告狀。」

言罷,一齊哭將起來。

一軍士正欲向他甚麼冤,又一軍士曰:「看這童子生得十分秀雅,必非顛狂。

你隨我來。」

段安兄弟,遂隨著這軍士,進了營盤大道。

遇一隊燈籠,引著馬上一個將軍,那將軍問軍士,這兩個孩子何來,軍士將實情稟上,又道了姓名。

那將軍曰:「渠父親,平時與我絕好,段安兄弟,是最乖巧的。」

聞這話,不等說完,即上前,拜於馬下,哭呼:「伯父救命!」那將軍問了備細,即帶二人進轅門,來見小端。

小端正與幾個心腹女兵,在營前看月,聞某裨將帶著兩個孩子,言有十分切急事情,故深夜來見。

小端乃進大營,喚集左右,傳裨將及孩子入見,問是何事。

裨將曰:「這兩孩子,是夷庚鄉勇樂代辛兒子,有奇冤在身,求娘娘申理的。」

小端大怒曰:「娭家以為有緊急軍情,故深夜來報,這申理的事,各鄉有各鄉的鄉長,與娭家何干,深夜裡帶著這小兒,莫非奸細來這裡,探察軍情麼,本宜痛責,姑念初犯,喝左右亂棒打出轅門。」

左右正待動手,只見兩個孩子叫起青天娘娘來,哭音甚哀,而聲頗清越。

小端止住左右令帶孩子上帳備問情由。

段安遂將邪神怎樣一婬一辱婦女,兩鄉長怎樣信那黃道姑,怎樣挑選童男童女,詐人錢財,兒兄弟二人亦被選著,不肯留一個延宗嗣,故深夜來告,遲即有人監守,逃不出了。」

小端見這孩子,一五一十的說得流亮清楚,遂以好語安慰著,教女兵帶在一旁,即傳令箭令那裨將限三更三點,立傳兩鄉鄉長問話。

須臾傳至,小端拍案大罵:「你兩人既為一鄉之長,鄉中人皆汝子女,為何聽信妖巫,詐人錢鈔,害人性命。」

謂列選曰:「汝懼女兒見辱於妖神,汝鄉十童女獨非汝宗親乎,且誰無父母乎?」

謂樂進曰:「汝懼汝媳見辱於妖神,汝鄉十童男獨非汝子弟乎,何不忍於此,而竟忍於彼也。」

話得二人默默無一語,只是叩頭曰:「罪該萬死。」

小端曰:「二鄉長且回,限明日辰刻拿那黃道姑來,遲恐相累。」

列選大驚,復叩頭曰:「這黃道姑是拿不得的,他一戟指,百萬軍皆反手自縛。

一擊齒,千百家皆相繼死亡。

娘娘幸無撩撥他。」

小端擊案大怒,立刻傳令點步兵一千,各備弓一弩一火把,自提了點星刀,令二鄉長引路,將黃道姑家圍得鐵桶一般。

小端帶了數十人打進屋中,將案上的神牌、桃印、木劍,用狗血潑污了。

道姑夢中驚醒,正欲步罡作法,被小端一把揪翻,用鐵練縛得牢固,其妖徒婢嫗二十餘人磔斬立盡。

時天已明,將道姑押回大寨,請二鄉長赴轅看審。

此時,刀戟如林,重重密佈。

二鄉長分坐帳外,如坐針氈上,震懾不寧。

小端鼓吹升帳,喝左右先將道姑打四十大棒,才審問。

只見棒落處,如打敗革。

左邊樂進,叫將起來翻在地下叫曰:「莫打,莫打。」

小端愈怒,喝且莫打,將道姑的衣服褪了,搜出木人二個,小玉印二枚,即將玉印捶碎,木人焚燬,然後以鐵片燒紅烙之。

但見道姑兩目緊閉,面青肌黑,烙至輒不復燃。

於是罷烙,先割其兩乳,只見乳已落而無血,割下的卻是饅頭二枚,而乳實未傷。

又截其十指,十指斷而實非指,益樹枝也。

小端怒的了不得,自揮點星刀,向著道姑的頸嗓斫去,那頭骨碌碌墜將下來,而頸亦無血,細視之頭實未斷,其墜地的土塊而已。

小端正怒無著處,使人立請白萬寶。

時,萬寶屯兵阪泥,相去數里,跨上耿純加鞭即至。

小端語其事,萬寶大怒。

使人以兩木夾之,界以鉅鋸,鋸過處,痕隨鋸合,而道姑體實未傷。

正無如何,忽見段安兄弟,上帳稟曰:「邪不勝正,娘娘以印壓之,術必破矣。」

小端然之,乃出神刀將軍印壓其頂,以點星刀截其手足,血乃出,而聲乃嘶,道姑死矣。

兩鄉長皆叩頭呼千歲。

小端正欲與萬寶合兵,擬破樊仙洞,驟聞駕至,乃率諸將出轅迎駕。

王勞犒已畢,備言別後情事。

小端又將兩鄉之事上奏,並陳拿捉妖神之意。

王笑曰:「妃子們,是去不得的。

這妖神既會一婬一攝婦女,倘鬥他不過,不吃他的虧麼。」

萬寶曰:「臣等曾誅猿一精一、平神獸,諒這妖神有何法力,致吃他虧。」

王正欲開言,忽見兩孩子俯伏奏曰:「臣兄弟不揣冒昧,願代娘娘入巖拿捉妖神。」

王曰:「汝何人,有何道術,敢去拿妖?」

孩子曰:「臣夷庚鄉勇樂代辛之子段安、黎安,自幼讀書,並無道術,緣鄉長選臣兄弟備童男以獻妖神,故赴轅告狀。

蒙娘娘誅了黃道姑,救臣性命。

願仗天威,代娘娘一走。」

王笑曰:「汝既畏作童男是逃死也,如何又欲送死。」

黎安曰:「神無黃道姑如水母一之 無蝦也,道姑誅,神不靈矣。

懇王以開明御璽印臣兄弟之背,臣兄弟自有拿妖之術,非敢以兒童謾語誑王也。」

王見其對答老成,不與凡兒比,乃出御璽親解其衣俱印之。

二安謝了恩一寵一 。

使軍士鳴金鼓於巖前以助威,俱披髮跣足,仗劍入巖。

巖中空洞,洞絕無所見。

尋至一處有石穴,縱橫尺許。

方商量蹲入,穴中忽一陣黑砂從穴中噴出,但見背上暈出紅光罩了身子,黑砂盡化青煙觸紅光而滅。

二安仗著紅光齊蹲入穴,紅光閃處,穴中廣隘曲折朗如犀照。

見裡面朱幃繡榻鋪設的十分整齊,帳中躍出一怪,赤目紫鼻,長臉環口,甚猙獰可怖。

二安正欲上前與鬥,驟聞怪呼神將拿人,帳後已走出幾個道童打扮的,拿劍來斫二安。

二安揮劍相抵,盡把道童斫翻。

誰知是幾隻白狗,顫顫的死了。

二安大笑:「原來這廝不敢齒盾,不敢吠堯,只在這裡作狗盜。」

那怪大怒,揮刀直斫二安,紅光繞刀,斫不能入。

那怪慌了,化一道黑光,逃出穴外。

二安逾穴追來,但見一金甲神拿金槍攔住黑光,黑光閃在左邊,二安的劍從左斫來,閃在右邊,從右斫來。

於是段安在左,黎安在右,逼住了黑光,墮地亂滾,只是斫他不中。

段安賦性明慧,料金甲神必是開明的護法,便大呼曰:「奉旨擒妖,金甲神何不相助。」

只見金槍一晃黑光驟斂,現出一隻如牛的大白狗,洞胸而死。

金甲神已不見了。

二安大喜。

段安喚軍士入巖,扛這大狗,先去繳旨。

黎安引軍士入穴中,將穴中所有,及先時斫翻的小狗,盡數搬出。

黎安尋至僻處,見榻上臥著兩個女子,白身摟抱,不知羞澀,喝之不應。

乃以劍拍其背,女子始驚起。

黎安曰:「妖神已誅,兩女子的是何人,放爾回去。」

女子始恍然如有所失。

黎安乃搜撿衣裙兩套,令女子穿好,下榻泣拜。

曰:「妾等皆小夷庚人,列姓,為妖神所攝,望仙童拯救。」

黎安令軍士各送回家。

出巖繳旨,王大喜。

問曰:「汝二人十幾歲了。」

對曰:「臣兄弟年俱十三,是孿生的。」

王見二人眉目清秀,對答老成曰:「汝能讀書,不知會屬文麼?」

段安曰:「臣兄弟七歲便學文,但賦性魯鈍,不能工爾。」

王乃給筆硯,令樂段安擬平妖碑文一篇,樂黎安擬平妖雅一什。

二安領旨,揮毫立就。

其平妖碑云:

唯大晉凝命四年,丁亥,王幸神刀將軍竇妃之營,命小臣段安,及臣弟黎安,披髮仗劍,誅犬妖於樊仙巖,功成命臣擬平妖碑。

臣兄弟年僅十三,雖冒昧不知文,然霆動霾消,巍巍鴻烈,不可不記也。

臣兄弟生讀儒書,不諳道術。

王懼臣不更事,以開明御璽印臣,臣兄弟遂敢直搗妖巢。

妖仗黑砂,臣仗紅光。

一光一砂,一紅一黑,飛花滾絮,斗於空中而紅光勝。

夫黑砂,偽水也;紅光真火也。

偽水不能克真火,火烈而水反消,其理然也。

臣兄弟懼黃道姑之焰,逃死於王妃之營。

王妃為臣誅道姑,是臣死而王妃生之也。

妃既生臣,臣命注於妃,猶注於天也,妖其如臣何!堯天之下,小丑難容。

故臣敢奉密詔而討妖也。

臣未奉詔,身是臣身,故懼道姑也。

臣既奉詔,身是王身,故不懼妖也。

黑砂既敗,臣遂得深入妖窟。

臣弟黎安,先驅妖之爪牙而戮之。

臣仗劍追妖,妖將虐臣,而瑤光所照,妖形畢顯。

於戲!一狗而已,誅之固自易易。

若夫五緯聯光,兔窟不能秘其狡也。

百神效靈,熊旅不能得爭其能也。

況王妃位應四星,〔匡〕參十亂,化已行於南國,德合配乎北辰。

上膺天一寵一 ,下洽地行,尚猶有翳不消而氛不淨者乎。

小臣不過順其機,而收此奇效爾。

猗歟盛哉!一人有慶,兆民不驚。

十三齡童子臣樂段安奉旨謹擬。

其平妖雅六章,一章四句,三章章八句,一章十句,一章六句。

第一章云:

天既厭亂,篤生聖人。

受天之祜,以為笏山君。

第二章云:王命竇妃,總我六師,敢有不庭,汝則正之。

余氛不殄,為魅為蝮,以耗□我子弟,汝則屠戮之。

第三章云:

昭昭夷庚,乃有樊仙。

□我辱我,穢焰滔天。

曰黃道姑,實仙之緣,糜我肢體,奪我粥□。

眾命近止,哀恫漣漣。

第四章云:

王妃赫怒,嘾嘾振旅,不遑假息,誅此醜姥。

爪牙既剪,樊仙氣沮。

第五章云:

乃命臣段,仗劍鳴環。

乃命臣黎,滅□除犴。

小子蹻蹻,用闞於樊仙之巖。

血濺衣殷,唱凱以還。

第六章云:

赫赫王威,竇妃承之。

蕩蕩笏山,竇妃平之。

妃拜稽首,天子之功。

億萬斯年,景祚靡窮。

錄畢,呈覽。

大稱旨。

王曰;「何物濁漢,生此寧馨兒。

一之不已也,兩株玉樹,照映笏山。

朕不能無妒心矣。

朕欲以汝兄弟為王兒,汝願否?」

二安俯伏謝恩。

乃使段安拜萬寶為母,黎安拜小端為母。

大設慶筵同邀恩幸,偏裨小卒,賚賞有差。

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
《笏山記》才子佳人
起名測名
黃歷查詢
詩詞歌賦
實用查詢
免費測試
猜你喜歡
網名大全

先是夷庚鄉左,有小夷庚鄉,五百餘家皆列姓《笏山記》第五十五回 竇將軍夷庚寨怒誅妖

© 2007-2025 喜蜜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