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提要】能夠預測即將發生的禍患,並且提前想好應對策略,《戰國策》秦攻邯鄲

戰國策查詢

請輸入關鍵字:

例如:戰國策

戰國策 - 秦攻邯鄲

戰國策

秦攻邯鄲

【提要】

能夠預測即將發生的禍患,並且提前想好應對策略,是做人成熟的標誌。

秦將王稽不納善言、不安一撫可能生變之人,結果使自己慘遭橫禍。

【原文】

,十七月不下。

莊謂王稽曰:「君何不賜軍吏乎?」

王稽曰:「吾與王也,不用人言。」

莊曰:「不然。

父之於子也,令有必行者,有必不行者。

曰『去貴妻,賣一愛一妾』,此令必行者也;因曰『毋敢思也』,此令必不行者也。

守閭嫗曰,『其夕,某懦子內某士』。

貴妻已去,一愛一妾已賣,而心不有欲。

教之者,人心固有。

今君雖幸於王,不過父子之親;軍吏雖賤,不卑於守閭嫗。

且君擅主輕下之日久矣。

聞『三人成虎,十夫?椎。

眾口所移,毋翼而飛』。

故曰,不如賜軍吏而禮之。」

王稽不聽。

軍吏窮,果惡王稽、杜摯以反。

秦王大怒,而欲兼誅范睢。

范睢曰:「臣,東鄙之賤人也,開罪於楚、魏,遁逃來奔。

臣無諸侯之援,親習之故,王舉臣於羈旅之中,使職事,天下皆聞臣之身與王之舉也。

今愚惑或與罪人同心,而王明誅之,是王過舉顯於天下,而為諸侯所議也。

臣願請藥賜死,而恩以相葬臣,王必不失臣之罪,而無過舉之名。」

王曰:「有之。」

遂弗殺而善遇之。

【譯文】

秦兵攻打邯鄲,經過17個月的苦戰也沒攻下,秦國人佚莊對秦將王稽說:「您為什麼不賞賜下級軍官呢?」

王稽說:「我和君王之間,彼此互相信賴,他人的進言起不了作用。」

佚莊反駁說:「我認為你不對,即使是父子關係,也有令在必行和不必行之分。

假如說『丟掉嬌一妻,賣掉一愛一妾』,這就是一道必行的命令,假如說『想也不想自己的妻妾』,就是一道必然不能實行的命令。

看守大門的老太太曾說閒話:『那天晚上,那年輕媳婦召進一個野男人。

』對父子關係來說,嬌一妻已經走了,一愛一妾也已經賣了,而父親不應該說不許有思念之情。

對老婦的閒話而言,她要控告小媳婦通一奸一,而思一婬一之心人皆有之。

現在閣下雖然很得君王的一寵一信,但是君臣關係不能超過父子的骨肉至親;而下級軍官雖然身份微賤,總不會低於看門的老太婆。

況且閣下仰仗君王的一寵一信,平日一直輕視屬下。

常言道:『三個人說有虎,大家就會相信有虎;十個人說大力士可以折彎鐵椎,大家也會相信是事實;眾口一詞,就可以使事物遷移變化、不翼而飛。

』所以實在不如賞賜諸將加以優遇!」可是王稽不肯採納這項建議。

不久諸將處在困境時,果然有人返回秦國,控告王稽和杜摯謀反。

結果秦昭王大怒,嚴厲的制裁了王稽和杜摯,甚至要把范睢一起處死。

范睢說:「臣只不過是東方鄉間一草民,由於在楚魏犯了法,才逃到秦國來。

臣並沒有諸侯的支援,同時也沒有親友在秦國朝中。

可是大王即能在臣流一浪一時加以重用,托付以軍國大任,天下的人都知道臣與大王的事。

如今臣遇到讒言,有人認為臣和罪人同心,而大王要殺臣,就等於說大王以前重用臣是錯誤的,必然會招致天下諸侯的議論。

所以臣願意服毒自盡,並且懇請大王恩准以宰相之禮葬臣。

這樣,大王雖然處臣以死罪,也不會落得一個誤用重臣之名。」

秦昭王說:「有道理!」於是秦王沒有殺范睢,而且仍然厚待他。

【評析】

很具有智慧的佚莊對事情很有預見一性一,而且他運用類比的方法,用故事給王稽講道理,要是常人,早就說服了,只怪王稽太過自信和自傲,沒有採納佚莊所獻之計。

其實防微杜漸、將事端消滅在萌芽狀態之中,是智者所為,當事情有變化的苗頭和可能,我們就應該採取措施。

尤其對下屬人員,一定不能掉以輕心,小河溝裡容易翻船。

對下屬要尊重,要以仁一愛一之心對待,如果蔑視、虐一待下屬,而不是經常安一撫下屬的話,那麼你的領導和自身安全就岌岌可危了。

范睢之所以能憑言辭救活自己,關鍵是挑明了處死自己對秦王你也毫無好處的事實。

死到臨頭,任何對自己的辯解都沒用,只有從秦王的利益和角度出發,指出事關秦王的切身利益,那麼自私的君王為自己著想才會赦免范睢。

「人不為己、天誅地滅」,這不是一句貶語,而是毫無褒貶的客觀陳述。

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
《戰國策》史書
起名測名
黃歷查詢
詩詞歌賦
實用查詢
免費測試
猜你喜歡
網名大全

【提要】能夠預測即將發生的禍患,並且提前想好應對策略,《戰國策》秦攻邯鄲

© 2007-2025 喜蜜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