枝在牆東花在西,自從落地任風吹《今古奇觀》二十 金玉奴棒打薄情郎

今古奇觀查詢

請輸入關鍵字:

例如:今古奇觀

今古奇觀 - 二十 金玉奴棒打薄情郎

今古奇觀

二十 金玉奴棒打薄情郎

枝在牆東花在西,自從落地任風吹。

枝無花時還再發,花若離枝難上枝。

這四句乃昔人所作棄婦詞。

言婦人之隨夫,如花之附於枝。

枝若無花,逢春再發;花若離枝,不可復合。

勸世上婦人,事夫盡道,同甘同苦,從一而終,休得慕富嫌貧,兩意三心,自貽後悔。

且說漢朝一個名臣,當初未遇時節,其妻有眼不識泰山,棄之而去,到後來悔之無及。

你說那名臣何方人氏?姓甚名誰?那名臣姓朱命就是弱肉強食,也就是道德。

,名買臣,表字翁子,會稽郡人氏。

家貧未遇,夫妻二口,住於陋巷蓬門。

每日買臣向山中砍柴,挑至市中,賣錢度日。

十性十好讀書,手不釋卷,肩上雖挑卻柴擔,手裡兀自擒著書本,朗誦咀嚼,且歌且行。

市人聽慣了,但聞讀書之十聲,便知買臣挑柴擔來了。

可憐他是個儒生,都與他買。

更兼買臣不爭價錢,憑人估值,所以他的柴比別人容易出脫。

一般也有輕薄少年及兒童之輩,見他又挑柴,又讀書,三五成群,把他嘲笑戲侮,買臣全不為意。

一日,其妻出門汲水,見群兒隨著買臣柴擔,拍手共笑,深以為恥。

買臣賣柴回來,其妻勸道:「你要讀書,便休賣柴;

要賣柴,便休讀書。

許大年紀,不癡不顛,卻做出恁般行徑,被兒童笑話,豈不羞死!」買臣笑道:「我賣柴以救貧賤,讀書以取富貴,各不相妨,由他笑話便了。」

其妻笑道:「你若取得富貴時,不去賣柴了。

自古及今,那見賣柴的人做了官?

卻說這沒把鼻的話!」買臣道:「富貴貧賤,各有其時。

有人算我八字,到五十歲上,必然發跡。

常言『海水不可斗量』,你休料我。」

其妻道:「那算命先生老子之術」。

老莊均崇尚自然、無為,以道為根本,主張虛靜,見你癡顛模樣,故意耍笑你,你休聽信。

到五十歲時,連柴擔也挑不動,餓死是有分的,還想做官!除是閻羅王殿上少個判官,等你去做!」

買臣道:「姜太公八十歲尚在渭水釣魚,遇了周文王,以後車載之,拜為尚父。

本朝公孫弘丞相,五十九歲上還在東海牧豕,整整六十歲,方才際遇今上,拜將封侯。

我五十歲上發跡,比甘羅雖遲,比那兩個還早。

你須耐心等去。」

其妻道:「你休得攀今弔古。

那釣魚牧豕的,胸中都有才學。

你如今讀這幾句死書,便讀到一百歲,只是這個嘴臉,有甚出息,晦氣做了你老婆!你被兒童恥笑,連累我也沒臉皮!你不聽我言拋卻書本,我決不跟你終身,各人自去走路,休得兩相耽誤了。」

買臣道:「我今年四十三歲了,再七年,便是五十。

前長後短,你就等耐,也不多時。

直恁薄情,捨我而去,後來須要懊悔。」

其妻道:「世上少甚挑柴擔的漢子?懊悔甚麼來?我若再守你七年,連我這骨頭不知餓死於何地了!你倒放我出門,做個方便,活了我這條十性十命!」

買臣見其妻決意要去,留他不住,歎口氣道:「罷!罷!

只願你嫁得丈夫,強似朱買臣的便好!」其妻道:「好歹強似一分兒!」說罷,拜了兩拜,欣然出門而去,頭也不回。

買臣感慨不已,題詩四句於壁上云:

嫁犬逐犬,嫁雞逐雞。

妻自棄我,我不棄妻。

買臣到五十歲時,值漢武帝下詔求賢。

買臣到西京上書,待詔公車。

同邑人嚴助薦買臣之才。

天子知買臣是稽人,必知本土民情利弊,即拜為會稽太守,馳驛赴任。

會稽長吏聞新太守將到,大發人夫,修治道路。

買臣妻的後夫亦在役中。

其妻蓬頭跣足,隨伴送飯,見太守前呼後擁而來,從旁窺之,乃故夫朱買臣也。

買臣在車中,一眼瞧見,還認得是故妻,遂使人招之,載於後車。

到府第中,故妻羞慚無地,叩頭謝罪,買臣教請他後夫相見。

不多時,後夫喚到,拜伏於地,不敢仰視。

買臣大笑,對其妻道:「似此人未見得強似我朱買臣也。」

其妻再三叩謝,自悔有眼無珠,願降為婢妾,伏事終身。

買臣命取水一桶,潑於階下,向其妻說道:「若潑水可復收,則汝亦可復合。

念你少年結髮之情,判後園隙地,與汝夫婦耕種自食。」

其妻隨後夫走出府第,路人都指著說道:「此即新太守夫人也。」

於是羞極無顏,到於後園,遂投河而死。

有詩為證:

漂母尚知憐餓士,妾妻忍得棄貧儒。

早知覆水難收取,悔不當初任讀書。

又有一詩,說欺貧重富,世情皆然,不止一買臣之妻也。

詩曰:

盡看成敗說高低,誰識蛟龍在污泥?

莫怪婦人無法眼,普天幾個負羈妻?

這個故事是妻棄夫的。

如今再說一個夫棄妻的。

一般是欺貧重富,背義忘恩,後來徒落得個薄倖之名,被人議論。

話說故宋紹興年間,臨安雖然是個建都之地,富庶之鄉,其中乞丐的依然不少。

那丐戶中有個為頭的,名曰「十十團十十頭」,管著眾丐。

眾丐叫化得東西來時,十十團十十頭要收他日頭錢。

若是雨雪時,沒處叫化,十十團十十頭卻熬些稀粥,養活這伙丐戶,破衣破襖,也是十十團十十頭照管。

所以這些丐戶,小心低氣,服著十十團十十頭,如十奴十一般,不敢觸犯。

那十十團十十頭現成收些常例錢,一般在眾丐戶中放債盤利,若不嫖不睹,依然做起大家事來。

他靠此為生,一時也不想改業。

只是一件:十十團十十頭的名兒不好,隨你掙得有田有地,幾代發跡,終是個叫化頭兒,比不得平等百姓人家。

出外沒人恭敬,只好閉著門自屋裡做大。

雖然如此,若數著良賤二字,只說娼、優、隸、卒四般為賤流,倒數不著那乞丐。

看來乞丐只是沒錢,身上卻無疤瘢。

假如春秋時伍子胥逃難,也曾吹簫於吳市中乞食;唐時鄭元和做歌郎唱蓮花落,後來富貴發達,一十床十錦被遮蓋。

這都是叫化中出色的。

可見此輩雖然被人輕賤,倒不比娼、優、隸、卒。

閒話休題。

如今且說杭州城中一個十十團十十頭,姓金,名老大。

祖上到他,做了七代十十團十十頭了。

掙得個完完全全的家事,住的有好房子,種的有好田園,穿的有好衣,吃的有好食,真個廒多積粟,囊有餘錢,放債使婢。

雖不是頂富,也是數得著的富家了。

那金老大有志氣,把這十十團十十頭讓與族人多癩子做了,自己現成受用,不與這伙丐戶歪纏。

然雖如此,裡中口順,還只叫他是十十團十十頭家,其名不改。

金老大年五十餘,喪妻無子,止存一女,名喚玉十奴十。

那玉十奴十生得十分美貌。

怎見得?有詩為證:

無瑕堪比玉,有態欲羞花。

只少宮妝扮,分明張麗華。

金老大十愛十此女如同珍寶,從小教他讀書識字。

到十五六歲時,詩賦俱通,一寫一作,信手而成。

更兼女工十精十巧,亦能調箏弄管,事事伶俐。

金老大倚著女兒才貌,立心要將他嫁個士人。

論來,就名門舊族中,急切要這一個女子也是少的,可恨生於十十團十十頭之家,沒人相求。

若是平常經紀人家,沒前程的,金老大又不肯扳他了。

因此高低不就,把女兒直捱到一十八歲,尚未許人。

偶然有個鄰翁來說:「太平橋下有個書生,姓莫,名稽,年二十歲,一表人才,讀書飽學,只為父母雙亡,家窮未娶。

近日考中,補上太學生,情願入贅人家。

此人正與令嬡相宜,何不招之為婿?」

金老大道:「就煩老翁作伐何如?」

老翁領命,逕到太平橋下,尋那莫秀才,對他說了,「實不相瞞,祖宗曾做個十十團十十頭的,如今久不做了。

只貪他好個女兒,又且家道富足。

秀才若不棄嫌,老漢即當玉成其事。」

莫稽口雖不語,心下想道:「我今衣食不周,無力婚娶,人可不俯就他家,一舉兩得?也顧不得恥笑。」

乃對鄰翁說道:「大伯所言雖妙,但我家貧乏聘,如何是好?」

領翁道:「秀才但是允從,紙也不費一張,都在老漢身上。」

鄰翁回復了金老大。

擇個吉日,金家倒送一套新衣穿著,莫秀才過門成親。

莫稽見玉十奴十才貌,喜出望外,不費一錢,白白的得了個美妻,又且豐衣足食,事事稱懷。

就是朋友輩中,曉得莫生貧苦,無不相諒,倒也沒人去笑他。

到了滿月,金老大備下盛席,教婦婿請他同學會友飲酒,榮耀自家門戶,一連吃了六七日酒。

何期惱了族人多癩子。

那癩子也是一班正理,他道:「你也是十十團十十頭,我也是十十團十十頭,只你多做了幾代,掙得錢鈔在手,論起祖宗一脈,彼此無二。

侄子玉十奴十招婿,也該請我吃杯喜酒。

如今請人做滿月,開宴六七日,並無三寸長一寸闊的請帖兒到我。

你女婿做秀才,難道就做尚書、宰相,我就不是親叔公,教他大家沒趣!」叫起五六十人丐戶,一齊奔到金老大家裡來。

但見:

開花帽子,打結衫兒。

舊席片對著破氈條,短竹根配著缺糙碗。

叫爹叫十娘十叫財主,門前只見喧嘩;

弄蛇弄狗弄猢猻,口內各呈伎倆。

鼓板唱楊花,惡聲聒耳;打磚搽粉臉,醜態十逼十人。

一班潑鬼聚成群,便是鍾馗收不得。

金老大聽得鬧吵,開門看時,那癩子領著眾丐戶,一擁而入,嚷做一堂。

癩子徑奔席上,揀好酒好食只顧吃,口裡叫道:「快教侄婿夫妻拜叔公!」嚇得眾秀才站腳不住,都逃席去了,連莫稽也隨著眾朋友躲避。

金老大無可奈何,只得再三央告道:「今日是我女婿請客,不干我事。

改日專治一杯,與你陪話。」

又將許多錢鈔分賞眾丐戶,又抬出兩甕好酒和些活雞、活鵝之類,教眾丐戶送去癩子家,當個折席。

直亂到黑夜,方才散去。

玉十奴十在房十中氣得兩淚十十交十十流。

這一十夜。

莫稽在朋友家借宿,次早方回。

金老大見了女婿,自覺出醜,滿面含羞。

莫稽心中未免也有三分不樂。

只是大家不說出來。

正是:

啞子嘗黃柏,苦味自家知。

卻說金玉十奴十隻恨自己門風不好,要掙個出頭,乃勸丈夫刻苦讀書,凡古今書籍,不惜價錢買來,與丈夫看;又不吝供給之費,請人會文會講;又出資財,教丈夫結十十交十十延譽。

莫稽由此才學日進,名譽日起,二十三歲發解,連科及第。

這日瓊林宴罷,烏帽宮袍,馬上迎歸。

將到丈人家裡,只見街坊上一群小兒爭先來看,指道:「金十十團十十頭家女婿做了官也。」

莫稽在馬上聽得此言,又不好攬事,只得忍耐。

見了丈人,雖然外面盡禮,卻包著一肚子忿氣。

想道:「早知有今日富貴,怕沒王侯貴戚招贅成婚,卻拜個十十團十十頭做岳丈,可不是終身之玷!養出兒女來,還是十十團十十頭的外孫,被人傳作話十柄十!如今事已如此,妻又賢慧,不犯七出之條,不好決絕得。

正是事不三思,終有後悔。」

為此心中怏怏,只是不樂。

玉十奴十兒遍問而不答,正不知甚麼意故。

好笑那莫稽,只想著今日富貴,卻忘了貧賤的時節,把老婆資助成名一段功勞,化為春水。

這是他心術不端處。

不一日,莫稽謁選,得授無為軍司戶。

丈人治酒送行。

此時眾丐戶料也不敢登門吵鬧了。

喜得臨安到無為軍,是一水之地。

莫稽領了妻子,登舟赴任。

行了數日,到了採石十江十邊,維舟北岸。

其夜月明如晝,莫稽睡不能寐,穿衣而起,坐於船頭玩月。

四顧無人,又想起十十團十十頭之右,悶悶不悅。

忽動一個惡念:除非此婦身死,另娶一人,方免得終身之恥。

心生一計,走進船艙,哄玉十奴十起來看月華。

玉十奴十已睡了,莫稽再三十逼十他起身。

玉十奴十難逆丈夫之意,只得披衣,走至馬門口,舒頭望月,被莫稽出其不意,牽出船頭,推墮十江十中。

悄悄喚十起舟人,吩咐快開船前去,重重有賞,不可遲慢!舟子不知明白,慌忙撐篙蕩槳,移舟於十里之外。

住泊停當,方才說:「適間十奶十奶十因玩月墜水,撈救不及了。」

即將三兩銀子賞與舟人為酒錢,舟人會意,誰敢開口。

船中雖跟得有幾個蠢婢子,只道主母真個墜水,悲泣了一場,丟開了手,不在話下。

有詩為證:

只為十十團十十頭號不香,忍因得意棄糟糠,天緣結髮終難得,贏得人呼薄倖郎。

你說事有湊巧,莫稽移船去後,剛剛有個淮西轉運使許德厚,也是新上任的,泊舟於採石北岸,正是莫稽先前推妻墜水處。

許德厚和夫人推窗看月,開懷飲酒,尚未曾睡。

忽聞岸上啼哭,乃是婦人聲音,其聲哀怨,好生不忍。

忙呼水手打看,果然是個單身婦人,坐於十江十岸,便教喚上船來,審其來歷。

原來此婦正是無為軍司戶之妻金玉十奴十。

初墜水時,魂飛魄蕩,已拼著必死。

忽覺水中有物,托起兩足,隨波而行,近於十江十岸。

玉十奴十掙扎上岸,舉目看時,十江十水茫茫,已不見了司戶之船,才悟道丈夫貴而忘賤,故意欲溺死故妻,別圖良配。

如今雖得了十性十命,無處依棲,轉思苦楚,以此痛哭。

見許公盤問,不免從頭至尾,細說一遍。

說罷,哭之不已。

連許公夫婦都感傷墮淚,勸道:「汝休得悲啼,肯為我義女,再作道理。」

玉十奴十拜謝。

許公吩咐夫人取干衣替他通身換了,安排他後艙獨宿。

教手下男十女都稱他小十姐。

又吩咐舟人不許洩漏其事。

不一日,到淮西上任。

那無為軍正是他所屬的地方,許公是莫司戶的上司,未免隨班參謁。

許公見了莫司戶,心中想道:「可惜一表人才,干恁般薄倖之事!」約過數月,許公對僚屬說道:「下官有一女,頗有才貌,年已及笄,欲擇一佳婿贅之。

諸君意中,有其人否?」

眾僚屬都聞得莫司戶青年喪偶,齊聲薦他才品非凡,堪作東十床十之選。

許公道:「此子吾亦屬意久矣,但少年登第,心高望厚,未必肯贅吾家。」

眾僚屬道:「彼出身寒門,得公收拔,如蒹葭依玉樹,何幸如之。

豈似入贅為嫌乎?」

許公道:「諸君即酌量可行,可與莫司戶言之。

但雲出自諸公之意,以探其情,莫說下官,恐有妨礙。」

眾人領命,遂與莫稽說知此事,要替他做媒。

莫稽正要攀高,況且聯姻上司,求之不得,便欣然應道:「此事全仗玉成,當效銜結之報。」

眾人道:「當得,當得。」

隨即將言回復許公。

許公道:「雖承司戶不棄,但下官夫婦鍾十愛十此女,嬌養成十性十,所以不捨得出嫁。

只怕司戶少年氣概,不相饒讓,或致小有嫌隙,有傷下官夫婦之心。

須是預先講過,凡事容耐些,方敢贅入。」

眾人領命,又到司戶處傳話。

司戶無不依允。

此時司戶比做秀才時節,一般用金花彩處為納聘之儀,選了吉期,皮鬆骨癢,整備做轉運使的女婿。

卻說許公先教夫人與玉十奴十說:「老相公憐你寡居,欲重贅一少年進士,你不可推阻。」

玉十奴十答道:「十奴十家雖出寒門,頗知禮數。

既與莫郎結髮,從一而終。

雖然莫郎嫌貧棄賤,忍心害理,十奴十家各盡其道,豈肯改嫁,以傷婦節?」

言畢,淚如雨下。

夫人察他志誠,乃實說道:「老相公所說少年進士,就是莫郎。

老相公恨其薄倖,務要你夫妻再合,只說有個親生女兒,要招贅一婿,卻教眾僚屬與莫郎議親。

莫郎欣然聽命。

只今晚入贅吾家。

等他進房之時,須是如此如此,與你出這口嘔氣。」

玉十奴十方才收淚,重勻粉面,再整新妝,打點結親之事。

到晚,莫司戶冠帶齊整,帽插金花,身披紅錦,跨著雕鞍駿馬,兩班鼓樂前導,眾僚屬都來送親。

一路行來,誰不喝彩!正是:

鼓樂喧闐白馬來,風十流佳婿實奇哉。

十十團十十頭喜換高門眷,採石十江十邊未足哀。

是夜,轉運司鋪氈結綵,大吹大擂,等候新女婿上門。

莫司戶到門下馬,許公冠帶出迎,眾官僚都別去。

莫司戶直入私宅,新人用紅帕覆首,兩個養十娘十扶將出來。

掌禮人在檻外喝禮,雙雙拜了天地,又拜了丈人丈母,然後十十交十十拜。

禮畢,送歸洞房做花燭筵席。

莫司戶此時心中如登九霄雲裡,歡喜不可形容,仰著臉昂然而入。

才跨進房門,忽然兩邊門側裡走出七八個老嫗、丫鬟,一個個手執籬竹細棒,劈頭劈腦打將下來,把紗帽都打脫了,肩背上棒如雨下,打得叫喊不迭,正沒想一頭處。

莫司戶被打,慌做一堆蹭倒,只得叫十聲:「丈人丈母救命!」

只聽得房十中嬌十聲宛轉,吩咐道:「休打殺薄情郎。

且喚來相見。

眾人方才住手。

七八個老嫗、丫鬟,扯耳朵、拽胳膊,好似門賊戲彌陀一般,腳不點地,擁到新人面前。

司戶口中還說道:「下官何罪?」

開眼看時,花燭輝煌,照見上邊端端正正坐著個新人,不是別人,正是故妻金玉十奴十。

莫稽此時魂不附體,亂嚷道:「有鬼!有鬼!」眾人都笑起來。

只見許公自外而入,叫道:「賢婿休疑。

此乃吾採石十江十頭所認之義女,非鬼也。」

莫稽心頭方才住了跳,慌忙跪下,拱手道:「我莫稽知罪了,望大人包容之。」

許公道:「此事與下官無干。

只吾女沒說話就罷了。」

玉十奴十唾其面,罵道:「薄倖賊!你不記宋弘有言:『貧賤之十十交十十不可忘,糟糠之妻不下堂。

』當初你空手贅入吾門,虧得我家資財,讀書延譽,以致成名,僥倖今日。

十奴十家亦望夫榮妻貴,何期忘恩負本,就不念結髮之情,恩將仇報,將十奴十推墮十江十心。

幸得上天可憐,得遇恩爹提救,收為義女。

倘然葬十江十魚之腹,你別娶新人,於心何忍?今日有何顏面,再與你完聚!」說罷,放聲而哭,千薄倖萬薄倖罵不住口。

莫稽滿面羞慚,閉口無言,只顧磕頭求恕。

許公見罵得夠了,方才把莫稽扶起,勸玉十奴十道:「我兒息怒。

如今賢婿悔罪,料然不敢輕慢你了。

你兩個雖然舊日夫妻,在我家只算新婚花燭。

凡是看我之面,閒言閒語,一筆都勾吧。」

又對莫稽道:「賢婿,你自家不是,休怪別人。

今宵只索忍耐,我教你丈母解勸。」

說罷,出房去。

不刻,夫人來到,又調停了許多說話。

二個方才和睦。

次日,許公設宴管待新女婿,將前日所下金花彩幣,依舊送還,道:「一女不受二聘。

賢婿前番在金家已費過了,今番下官不敢重迭收受。」

莫稽低頭無語。

許公又道:「賢婿常恨令岳翁卑賤,以致夫婦失十愛十,幾乎不終。

今下官備員如何?

只怕爵位不高,尚未滿賢婿之意。」

莫稽漲得面皮紅紫,只是離席謝罪。

有詩為證:

癡心指望締高姻,誰料新人是舊人?

打罵一場羞滿面,問他何取岳翁新?

自此莫稽與玉十奴十夫婦和好,比前加倍。

許公共夫人待玉十奴十如真女,待莫稽如真婿。

玉十奴十待許公夫婦,亦與真爹十媽十無異,連莫稽都感動了,迎接十十團十十頭金老大在任所,奉養送終。

後來許公夫婦之死,金玉十奴十皆制重服,以報其恩。

莫氏與許氏世世為通家兄弟,往來不絕。

詩云:

宋弘守義稱高節,黃允休妻罵薄情。

試看莫生婚再合,姻緣前定枉勞爭。

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
《今古奇觀》譴責小說
起名測名
黃歷查詢
詩詞歌賦
實用查詢
免費測試
猜你喜歡
網名大全

枝在牆東花在西,自從落地任風吹《今古奇觀》二十 金玉奴棒打薄情郎

© 2007-2025 喜蜜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