葉法善邢和璞葉法善葉法善字道元,本出南一陽一葉邑,《太平廣記》卷第二十六 神仙二十六

太平廣記查詢

請輸入關鍵字:

例如:太平廣記

太平廣記 - 卷第二十六 神仙二十六

太平廣記

卷第二十六 神仙二十六

葉法善 邢和璞

葉法善

葉法善字道元,本出南一陽一葉邑,今居處州松一陽一縣。

四代修道,皆以一陰一功密行及劾召之術救物濟人。

母劉,因晝寐,夢流星入口,吞之乃孕,十五月而生。

年七歲,溺於一江一 中,三年不還。

父母問其故,曰:「青童引我,飲以雲漿,故少留耳。」

亦言青童引朝太上,太上頷而留之。

弱冠身長九尺,額有二午。

性淳和潔白,不茹葷辛。

常獨處幽室,或游林澤,或訪雲泉。

自仙府歸還,已有役使之術矣,遂入居卯酉山。

其門近山,巨石當路,每環回為徑以避之。

師投符起石,須臾飛去,路乃平坦。

眾共驚異。

常游括蒼白馬山,石室內遇三神人,皆錦衣寶冠,謂師曰:「我奉太上命,以密旨告子。

子本太極紫微左仙卿,以校錄不勤,謫於人世,速宜立功濟人,佐國功滿,當復舊任。

以正一三五之法,令授於子。

又勤行助化。

宜勉之焉。」

言訖而去。

自是誅蕩一精一怪,掃馘凶妖,所在經行,以救人為志。

叔祖靖能,頗有神術,高宗時,入直翰林,為國子祭酒。

武後監國,南遷而終。

初高宗征師至京,拜上卿,不就,請度為道士,出入禁門。

乃欲告成中岳,扈從者多疾,凡噀咒,病皆愈。

二京受道菉者,文武中外男女弟子千餘人。

所得金帛,並修宮觀,恤孤貧,無愛惜。

久之,辭歸松一陽一,經過之地,救人無數。

蜀川張尉之妻,死而復生,復為夫婦。

師識之曰:「一屍一媚之疾也,不速除之,張死矣。」

師投符而化為黑氣焉。

相國姚崇已終之女,鍾念彌深,投符起之。

錢塘一江一 有巨蜃,時為人害,淪溺舟楫,行旅苦之。

投符一江一 中,使神人斬之。

除害殄凶,玄功遐被,各具本傳。

於四海六一合 ,名山洞天,鹹所周歷。

師年十五,中毒殆死,見青童曰:「天台苗君,飛印相救。」

於是獲蘇。

又師青城山趙元一陽一,受遁甲。

與嵩一陽一韋善俊傳八史,東入蒙山,神人授書。

詣嵩山,神仙授劍。

常行涉大水,忽沉波中,謂已溺死,七日復出,衣履不濡,云:「暫與河伯游蓬萊。」

則天徵至神都,請於諸名岳投奠龍璧。

中宗復位,武三思尚秉國權。

師以頻察襖祥,保護中宗相王及玄宗,為三思所忌,竄於南海。

廣州人庶,夙仰其名,北向候之。

師乘白鹿,自海上而至,止於龍興新觀。

遠近禮敬,捨施豐多,盡修觀宇焉。

歲余,入洪州西山,養神修道。

景龍四年辛亥三月九日,括蒼三神人又降,傳太上之命:「汝當輔我睿宗及開元聖帝,未可隱跡山巖,以曠委任。」

言訖而去。

時二帝未立,而廟號年號,皆以先知。

其年八月,果有詔徵入京。

迨後平韋後,立相王睿宗,玄宗承祚繼統,師於上京,佐佑聖主。

凡吉凶動靜,必予奏聞。

會吐蕃遣使進寶函封,曰:「請陛下自開,無令他人知機密。」

朝廷默然,唯法善曰:「此是凶函,請陛下勿開,宜令蕃使自開。」

玄宗從之。

及令蕃使自開,函中一弩一發,中番使死,果如法善言。

俄授銀青光祿大夫鴻臚卿越國公景龍觀主。

祖重,一精一於術數,明於考召,有功於江湖間,謚有道先生,自有傳。

父慧明,贈歙州刺史。

師請以松一陽一宅為觀,賜號淳和,御制碑書額,以榮鄉里。

明年正月二十七日,忽友雲鶴數百,行列北來,翔集故山,徘徊三日,瑞雲五色,覆其所居。

是歲庚申六月三日甲申,告化於上都景龍觀。

弟子既齊物、尹愔,睹真仙下降之事,秘而不言。

二十一日。

詔贈金紫光祿大夫越州都督。

春秋百有七歲。

所居院異香芬郁,仙樂繽紛,有青煙直上燭天,竟日方滅。

師請歸葬故鄉。

敕度其侄潤州司馬仲容為道士,與中使監護,葬於松一陽一。

詔衢、婺、括三州助葬。

供給(給原作終,據明抄本改)所須。

發引日,敕官縞衣祖送於國門之外。

開元初,正月望夜,玄宗移仗於上一陽一宮以觀燈。

尚方匠毛順心,結構綵樓三十餘間,金翠珠玉,間廁其內。

樓高百五十尺,微風所觸,鏘然成韻。

以燈為龍、鳳、螭、豹騰躑之狀,似非人力。

玄宗見大悅,促召師觀於樓下,人莫知之。

師曰:「燈影之盛,固無比矣;然西涼府今夕之燈,亦亞於此。」

玄宗曰:「師頃嘗游乎?」

曰:「適自彼來,便蒙急召。」

玄宗異其言,曰:「今欲一往,得乎?」

曰:「此易耳。」

於是令玄宗閉目,約曰:「必不得妄視,若誤有所視,必有非常驚駭。」

如其言,閉目距躍,已在霄漢。

俄而足已及地。

曰:「可以觀矣。」

既睹影燈,連亙數十里,車馬駢闐,士女紛委。

玄宗稱其盛者久之,乃請回。

復閉目騰空而上,頃之已在樓下,而歌舞之曲未終。

玄宗於涼州,以鏤鐵如意質酒,翌日命中使,托以他事,使於涼州,因求如意以還,驗之非謬。

又嘗因八月望夜,師與玄宗游月宮,聆月中天樂。

問其曲名,曰:「《紫雲曲》。」

玄宗素曉音律,默記其聲,歸傳其音。

名之曰《霓裳羽衣》。

自月宮還,過潞州城上,俯視城郭悄然,而月光如晝。

師因請玄宗以玉笛奏曲。

時玉笛在寢殿中,師命人取,頃之而至。

奏曲既,投金錢於城中而還。

旬日,潞州奏八月望夜,有天樂臨城,兼獲金錢以進。

玄宗累與近臣試師道術,不可殫盡,而所驗顯然,皆非幻妄,故特加禮敬。

其餘追岳神,致風雨,烹龍肉,祛妖偽,靈效之事,具在本傳,此不備錄。

又燕國公張說,嘗詣觀謁,師命酒。

說曰:「既無他客。」

師曰:「此有曲處士者,久隱山林,性謹而訥,頗耽於酒,鐘石可也。」

說請召之,斯須而至。

其形不及三尺,而腰帶數圍,使坐於下,拜揖之禮,頗亦魯樸。

酒至,杯盂皆盡,而神色不動。

燕公將去。

師忽奮劍叱曲生曰:「曾無高談廣論,唯沉湎於酒,亦何用哉!」因斬之,乃巨榼而已。

嘗謂門人曰:「百六十年後,當有術過我者,來居卯酉山矣。

初,師居四明之下,在天台之東,數年。

忽於五月一日,有老叟詣門,號泣求救。

門人謂其有疾也。

師引而問之,曰:「某東海龍也。

天帝所敕,主八海之寶,一千年一更其任,無過者超證仙品。

某已九百七十年矣,微績垂成,有婆羅門逞其幻法,住於海峰,晝夜禁咒,積三十年矣。

其法將成,海水如雲,卷在天半,五月五日,海將竭矣。

統天鎮海之寶,上帝制靈之物,必為幻僧所取。

五日午時,乞賜丹符垂救。

至期,師敕丹符,飛往救之,海水復舊。

其僧愧恨,赴海而死。

明日,龍輦寶貨珍奇以來報。

師拒曰:「林野之中,棲神之所,不以珠璣寶貨為用。」

一無所受,因謂龍曰:「此崖石之上,去水且遠,但致一清泉,即為惠也。」

是夕,聞風雨之一聲 ,及明,繞山麓四面,成一道石渠,泉水流注,經冬不竭。

至今謂之天師渠。

又一說雲,顯慶中,法善奉命修黃菉齋於天台山,道由廣陵,明晨將濟瓜州。

是日,一江一 干渡人,艤舟而候,時方春暮,浦漵晴暖,忽有黃白二叟相謂曰:「乘間可以圍棋為適乎。」

即向空召冥兒。

俄有丱童擘波而出,衣無沾濕。

一叟曰:「挈棋局與席偕來。」

須臾,丱童如命,設席沙上。

對坐約曰:「賭勝者食明日北來道士。」

因大笑而下子。

良久,白衣叟曰:「卿北矣!幸無以味美見侵也?」

曠望逡巡,徐步凌波,遠遠而沒。

舟人知其將害法善也,惶惑不寧。

及旦,則有內官馳馬前至,督各舟楫。

舟人則以昨日之所見具列焉。

內官驚駭不悅。

法善尋續而來,內官復以舟人之辭以啟法善。

法善微哂曰:「有是乎?幸無掛意。」

時法善符術神驗,賢愚共知,然內官洎舟人從行之輩,憂軫靡遑。

法善知之而促解纜,發岸咫尺,而暴風狂浪,天日昏晦。

舟中之人,相顧失色。

法善徐謂侍者曰:「取我黑符,投之鷁首。」

既投而波流靜謐,有頃既濟。

法善顧舟人曰:「爾可廣召宗侶,沿流十里間,或蘆洲菼渚,有巨鱗在焉,爾可取之,當大獲其資矣。」

舟人承教,不數里,果有白魚長百尺許,週三十餘圍,僵暴沙上。

就而視,腦有穴嵌然流膏。

舟人因臠割載歸,左近村閭,食魚累月。

(出《集異記》及《仙傳拾遺》)

葉法善,字道元,出生在南一陽一的葉邑,現在住在處州松一陽一縣。

葉家四代修道,都憑著做好事積一陰一德以及揭發、尋找邪惡的法術救物濟人。

他母親姓劉,因為白天睡覺,夢見流星進入口中,吞下之後便懷了孕。

懷孕十五個月才生下他。

他七歲那年,淹死在一江一 中,三年後回來。

父母問他為什麼去了這麼久,他說:「一個穿青衣服的童子領著我,給我雲漿喝,所以我就逗留了一會兒。」

又說:「穿青衣服的童子領他去見太上,太上允許留他。」

他成年之後身高九尺,額頭上有兩個「午」字。

他的性情淳和,膚色潔白,不吃葷腥辛辣之物。

他常常獨自處在幽室之中。

或者雲遊林澤,或者尋訪雲泉。

從仙府回來,他已經有役使鬼神的道術了。

於是他住進卯酉山。

他的家門離山很近,當路有一塊巨石,常常要繞著走避開它。

他扔出一道符搬起那巨石,巨石頃刻間便飛走了。

路就平坦了。

眾人都感到驚奇。

他曾經到括蒼白馬山遊覽,在一所石室內遇見過三位神人。

三位神人都穿著錦衣,戴著寶冠。

神人對葉法善說:「我奉太上的命令,把密旨告訴你。

你本來是太極宮紫微殿左仙卿,因為校錄不勤,被謫貶到人世上來。

你應該趕快立功,濟世救人,輔佐國家,功滿之後,就會再恢復舊職。

太上還讓我把『正一三五』的法術,傳授給你。

你還要勤於修行,幫助眾生,好好地勉勵自己吧。」

神人說完便離去了。

從此,葉法善誅殺掃蕩一精一怪,斬殺凶妖。

他所有的行為,都是以救人為目的。

他的叔祖父葉靖能,很有神術,高宗的時候,在翰林院做官,是國子祭酒。

武則天代理國政,把他貶到南方,死在那裡。

當初高宗把葉法善徵召到京城,拜他做上卿,他不幹,請求引度他做道士,出入在禁宮內。

等到中宗要去中岳嵩山去祭天的時候,隨從們大多數都病了。

經過他噴水唸咒治療,病都好了。

二京之中接受道家符菉圖訣的,文的武的,宮內的宮外的,男的女的,共有弟子一千多人。

他所得到的金銀絲帛,全都用來修宮觀,救濟孤寡窮人,不吝惜錢財。

過了挺長時間,他告辭回到松一陽一縣。

他經過的地方,有許多人得到救助。

蜀川張尉的妻子,死而復生,又恢復了夫妻生活。

葉法善識破了她的真相,說:「這是一種死一屍一媚病,不趕快除掉它,張尉也會死了。」

他投出一道符,把她化成一股黑煙。

相國姚崇的女兒已經死了,但是相國鍾愛、思念女兒的心情更強烈了,葉法善就投一道符把她救活了。

錢塘一江一 裡有一隻大蛤蜊,時常害人,把船弄翻,把人淹死,行旅之人都害怕。

葉法善把符投到一江一 中,讓神人把大蛤蜊斬了。

他除害滅凶,修道的功夫遠近聞名。

他的各種事跡都記載在他本人的傳裡。

對四海六一合 的名山洞天他都遊歷過。

葉法善十五歲那年,曾經中毒幾乎要死了。

他見到一位穿青衣的童子,童子對他說:「天台山上的苗君,飛印救你。」

於是他就復甦了。

他又拜青城山的趙元一陽一為師,學到了遁甲術。

他向嵩一陽一的韋善俊學習 《八史》。

他東入蒙山,神人送給他天書。

他到嵩山去,神仙送給他寶劍。

他曾經在水面上行走,忽然沉到水中,人們以為他被淹死了。

七天之後他又出來了,衣服都沒濕。

他說:「暫時和河伯游了一趟蓬萊。」

武則天把他召到京都,他請求在各大名山上投放龍璧。

中宗復位以後,武三思還繼續掌權。

葉法善因為多次察覺襖祥,保護了中宗相王和玄宗,武三思十分忌恨,被流放到南海。

廣州的百姓,一向仰慕他的名字,面向著北方等候著他。

他騎著白鹿,從海上來到,住在龍興新觀。

遠近的人們都來禮敬他,施捨的錢物極多。

他把這些錢物全都用來修觀宇了。

一年以後,他進到洪州的西山裡養神修道。

景龍四年辛亥三月九日,括蒼山的三位神人又下來,傳達太上的命令:「你應當輔佐我們的睿宗皇帝和開元聖帝,不可隱居在山中而耽誤荒廢了對你的委任。」

說完就離去了。

當時這兩位皇帝還沒有登位,而他們的廟號年號,葉法善全都事先知道了。

那年八月,果然有詔書召他回京。

等到後來平定了韋皇后,相王李旦成為睿宗皇帝。

後來,玄宗繼承了帝位。

葉法善在京城輔佐聖主。

凡是吉凶動靜,他都能預先向皇上奏明。

正趕上吐蕃國派使者來獻寶,寶被封在匣子裡。

使者說:「請陛下自己開,不要讓別人知道其中的機密。」

朝廷一片默然,只有葉法善說:「這是個凶匣子,請陛下不要開。

應該讓吐蕃的來使自己開。」

玄宗聽了他的話。

等到讓蕃使自己打開,匣子裡的暗箭射出來,正好把番使射死了。

果然像葉法善說的那樣。

不久,皇帝封他為銀青光祿大夫、鴻臚卿、越國公、景龍觀主。

他的祖父葉重,術數很一精一到,善於考察吉凶,呼喚鬼神,在江湖之間很有功績,謚號叫「有道先生」,正史裡有傳。

葉法善的父親叫葉慧明,皇帝曾經把歙州刺史的官職贈送給他。

葉法善請求把松一陽一縣老家的宅子作為道觀,皇帝贈號為「淳和觀」,觀上有御制的碑書匾額,使葉家在鄉里之間更顯得光榮。

第二年正月二十七日,忽然有幾百隻雲鶴排成行列從北邊飛來,飛翔聚集在葉法善故居的山上。

仙鶴徘徊了三天,五色的瑞雲覆蓋了他的住處。

這一年庚申六月三日甲申時,他在京都景龍觀坐化。

他的弟子既齊物、尹愔,見到了神仙下來的事,但是他們保密,不往外講。

二十一日,皇帝下詔書,贈他金紫光祿大夫、越州都督的稱號。

他活了一百零七歲。

他所住的那個院子裡,異香濃郁,仙樂聲聲,有一股青煙直上,映照天空,整整一天才消失。

葉法善死前曾請求歸葬故鄉。

皇上下令把他的侄子——潤州司馬葉仲容引度為道士,和中使一塊監護著他的靈柩,葬到松一陽一縣。

並且詔令衢、婺、括三州協助操辦葬禮,供給所需要的錢物。

出殯那天,皇上又敕令官吏們穿上白色喪服在國門外送靈。

葉法善的事跡很多。

開元年初,正月十五夜裡,唐玄宗把儀仗移到上一陽一宮觀燈。

尚方署的工匠毛順心,結構了三十多間綵樓,還放上金翠珠玉,樓高一百五十尺。

微風吹來,鏘然有聲,很有韻味。

用燈做成龍、鳳、螭、豹跳躍的樣子,好像不是人所能完成的。

唐玄宗看了非常高興,派人把葉法善找來在樓下看,別人都不知道。

葉法善說:「燈景的盛況,固然是無比的。

但是西涼府今夜的燈,也僅次於這裡。」

玄宗說:「法師剛才曾經去過?」

葉法善說:「我剛從那回來,就受到陛下的緊急召見。」

玄宗對他的話感到奇怪,說道:「現在我也想去,行嗎?」

葉法善說:「這很容易。」

於是他讓玄宗閉上眼睛,約定說:「一定不要隨便亂看,如果誤看了什麼,一定會受到不尋常的驚嚇。

玄宗照他說的那樣做,閉著眼睛用力一跳,已躍上高空。

不一會兒就覺得腳已觸到地面。

葉法善說:「可以睜眼看了!」只見燈火輝映,連綿幾十里,有接連不斷的車馬,又有紛然眾多的士女。

玄宗稱讚這裡的盛況,讚歎了好久。

於是,葉法善就請他回去,又閉上眼睛騰空而上,一會兒便已經回到綵樓之下了。

那支歌舞的曲子還沒有結束。

玄宗到涼州的時候,用鏤鐵如意換了酒喝。

第二天他派出一位中使,以辦別的事為名到涼州去,找到了鏤鐵如意帶了回來,證明葉法善帶他去涼州的事不假。

另外,又曾經在八月十五夜裡,葉法善和唐玄宗一塊到月宮去遊覽。

玄宗聽了月中的天樂,打聽曲子叫什麼名,人家告訴他是《紫雲曲》。

玄宗一向精通音樂,暗中記下它的聲調,回來寫出曲譜,起名《霓裳羽衣曲》。

從月宮回來的時候,路過潞州城上,俯看城中一片寂靜,而月光照如白晝,葉法善就請玄宗用笛子演奏一支曲子。

當時玉笛放在寢殿裡,葉法善派人去取,頃刻間就取回來了。

奏完曲,把一枚金錢扔到城裡就回來。

十天以後,潞州進奏章報告說,八月十五夜裡,有天樂降臨潞州城,而且還在城中拾到一枚金錢,現在把這枚金錢獻給皇上。

唐玄宗屢次與近臣們試驗葉法善的道術,他的道術無窮無盡,而且所試驗的都很靈驗,都不是虛幻的。

所以對他很尊敬。

其餘諸如追趕岳神、呼風喚雨、烹煮龍肉、剪除妖偽等靈驗之事,全都在他的傳記裡,這裡不作詳細記錄。

另外,燕國公張說,曾經到觀中拜謁過葉法善。

葉法善擺酒款待他,他說:「沒有別的客人……」葉法善說:「這地方有一位姓曲的處士,長期在山林裡隱居,性情謹慎,不善言談,很喜歡喝酒,能喝一鍾或者一石。」

張說請葉法善把曲處士找來。

他很快就把曲處士找來了。

曲處士的身材不足三尺高,而腰帶卻有幾圍長。

葉法善讓曲處士坐在下首。

曲處士行揖拜之禮,顯得很粗魯。

酒端上來之後,曲處士把杯裡的盂裡的全喝光了,神色卻仍然如故,一點沒變。

燕國公要離開的時候,葉法善忽然挺著劍斥責曲處士說:「你居然什麼高談闊論也沒有,只知道喝酒,還有什麼用呢?」

於是就斬殺了他。

一看,原來這位曲處士是一個盛酒的器具變的。

葉法善曾經對門人說:「一百六十年以後,能有一個道術比我強的人,到卯酉山來居住。」

當初,葉法善住在四明山下。

四明山在天台山之東。

住了幾年,忽然在五月一日這一天,有一位老頭到門前,號哭著求救。

門人以為這老頭有病。

葉法善拉著老頭問他怎麼了,老頭說:「我是東海的一條龍,天帝命令我主管八海的寶。

職位一千年更換一次。

這一十年中沒有過錯的,就能超度成仙了。

我已經干了九百七十年了,我的功業眼看就要成功。

可是,有一位和尚顯示他的魔幻法術,住在海邊山峰上,晝夜唸咒,已經三十年了。

他的法術將要煉成。

煉成之後,海水將像雲一樣被捲到空中,五月五日海將枯乾,那麼,全天下的鎮海之寶,上帝號令神靈之物,一定會被幻術和尚得去。

五月五日的正晌午時,請您賜一道丹符救救我。」

到了五月五日,葉法善命令一道丹符飛到東海去救那龍。

海水恢復原樣。

那和尚又愧又恨,跳進大海自一殺了。

第二天,那龍用車拉著珍珠寶貝來報答葉法善。

葉法善拒絕接受,說道:「山林曠野之中,是神仙的住所,不認為珠璣寶貨有什麼大用。」

他什麼也沒接受。

於是他對龍說:「這裡的崖石之上,離水很遠,只要你在這上面留下一個清泉,就是對我的報答了。」

這天晚上,人們聽到了風雨之一聲 。

等到天明,人們出門一看,圍繞著山根,四面出現一道石渠,泉水流淌,經冬不幹。

到現在這渠還叫天師渠。

還有一個傳說,顯慶年間,葉法善奉命在天台山上修黃菉齋,道上經過廣陵,早晨將渡過瓜州。

這一天,一江一 岸上要渡一江一 的人們,正坐在岸邊等候著開船的時刻。

當時正是春暮,水邊又晴又暖。

忽然有黃白兩個老頭互相說:「趁此機會可以下一盤棋,挺合適吧?」

於是他們向著空中呼喚仙童。

不一會兒,有一個仙童從一江一 水裡出來,他的衣服居然沒有沾濕。

一個老頭對仙童說:「把棋局和坐席一塊拿來!」一會兒,仙童遵命辦到,把棋局和坐席放到沙地上。

兩個老頭相對而坐,約定說:「誰下勝了,誰就吃掉明天從北邊來的那個道士。」

於是二人一大笑著開始下棋。

下了好長時間,白衣老頭說:「你敗了,希望你不要因為那道士味道好就來搶!」兩個老頭向遠處望了一會兒,慢慢走在水面上,遠遠地消逝了。

擺船人知道他們要害葉法善,惶惑不安。

等到第二天早晨,就有宮中的官吏騎著馬來到,督促準備船隻,擺船人就把昨天見到的情形詳細向官吏述說了。

那官吏又驚又怕不大高興。

不多時葉法善也到了。

那官吏又把擺船人說的話告訴了葉法善。

葉法善微笑道:「有這樣的事嗎?請不要在意!」當時葉法善的符術和神一樣靈驗,無論賢者愚者全都知道。

但是宮內的官吏、擺船人,以及其他隨從人員,憂痛惶急。

葉法善知道大家的心情,就催促解纜開船。

剛開船離岸不遠,暴風狂浪大作,天日昏暗。

船裡的人面面相覷,大驚失色。

葉法善慢吞吞對侍者說:「拿出我的黑符,扔到船頭上。」

扔了黑符之後,一江一 水立即風平浪靜。

不多時到了對岸,葉法善看著擺船人說:「你可以多找一些同伴來,沿一江一 十里之間,也許是長有水草的小島上,有大魚在那裡邊,你可以拿回去。

能發一筆小財了!」擺船人按照葉法善教的去做,尋了不幾里,果然有一條長百尺左右,粗三十多圍的大魚,暴死在沙灘上。

走近一看,魚頭上有一個洞往外流著腦汁。

擺船人於是把大魚割成一塊一塊的肉載運回去。

左右的村莊,全都吃了一個來月的魚。

邢和璞

邢先生名和璞。

善方術,常攜竹算數計,算長六寸。

人有請者,到則布算為卦,縱橫布列,動用算數百,布之滿床 。

布數已,乃告家之休咎,言其人年命長短及官祿,如神。

先生貌清羸,服氣,時餌少藥。

人亦不詳所生。

唐開元二十年至都,朝貴候之,其門如市。

能增人算壽,又能活其死者。

先生嘗至白馬阪下,過(「過」原作「遇」,據明抄本改。

)友人。

友人已死信宿,其母哭而求之。

和璞乃出亡人置於床 ,引其衾,解衣同寢。

令閉戶,眠熟。

良久起,具湯,而友人猶死。

和璞長歎曰:「大人與我約而妄,何也?」

復令閉戶。

又寢。

俄而起曰:「活矣!」母入視之,其子已蘇矣。

母問之。

其子曰:「被菉在牢禁系,拷訊正苦,忽聞外曰:『王喚其(「其」原作「苦」,據明抄本改。

)人。

』官不肯曰:『訊未畢,不使去。

』少頃,又驚走至者曰:『邢仙人自來喚其(「其」原作「苦」,據明抄本改。

)人。

』官吏出迎,再拜恐懼。

遂令從仙人歸,故生。」

又有納少妾,妾善歌舞而暴死者,請和璞活之。

和璞墨書一符,使置妾臥處。

俄而言曰:「墨符無益。」

又朱書一符,覆命置於床 。

俄而又曰:「此山神取之,可令追之。」

又書一大符焚之。

俄而妾活。

言曰:「為一一胡一 神領從者數百人拘去,閉宮門,作樂酣飲。

忽有排戶者曰:『五道大使呼歌者。

』神不應。

頃又曰:『羅大王使召歌者。

』方駭。

仍曰:『且留少時。

』須臾,數百騎馳入宮中,大呼曰:『天帝詔,何敢輒取歌人。」

令曳神下,杖一百,仍放歌人還。

於是遂生。」

和璞此事至多。

後不知所適。

(出《紀聞》)

邢先生的名字叫和璞。

他善長方術,身邊常常帶有計數的竹籤。

竹籤長六寸。

如果有人請他算命,他來到便用竹籤擺成卦形,縱的橫的都有,一共要動用一百多根,擺滿一床 。

擺完之後,就告訴人家是吉是凶,是福是禍,說出那人的年齡壽命大小以及官祿什麼的,說得極準,像神一般。

邢先生面相清瘦。

他食氣養身,有時候少吃一點藥。

也不知他是什麼地方出生的。

唐朝開元二十年他來到京都。

朝中的權貴都去求他算命,要按先來後到的順序等候。

他的門庭若市。

他能算出人的壽命長短,幫人增壽。

又能起死回生,把死人救活。

有一次他到白馬阪去看望一個友人,那友人已經死去兩夜了,友人的母親哭著求他,他便把死人抬出來放在床 上,拽過友人的被子,脫了衣服和友人睡到一起。

還讓人把門關上。

熟睡了好久他才起來。

早已有人準備好了熱水,但是友人還是死的。

邢和璞長歎一聲說:「大人和我約好了卻又一胡一 亂失約,為什麼呢?」

他又讓人關上門,又睡,不一會兒起來說:「活了!」友人母親進去一看,兒子已經甦醒了。

母親問兒子是怎麼回事,兒子說:「我被關在一陰一間的牢房裡拷問得正苦的時候,忽聽外面喊道:『大王叫這個人!』 負責拷問的官吏不肯,說:『審訊沒完,不能去!』過了一會兒,又有一個驚慌跑來的人說:『邢仙人親自來叫這個人!』那官吏出去迎接,連連下拜,很害怕的樣子。

於是就讓我跟著邢仙人回來了。

所以又活了。」

另外,有一個人娶了一個年輕的小老婆,小老婆能歌善舞卻突然死了,這個人就請邢和璞救活他的小老婆。

邢和璞用墨寫了一道符,讓他放在小老婆躺著的地方。

過了片刻又說墨符沒用處,又用硃砂寫了一道符。

又讓那人放到床 上。

過了片刻又說:「她被山神捉去了,可以寫符追她!」於是又寫了一道大符燒了。

不一會兒小老婆活了。

她說道:「我被一個一胡一 神領著幾百名隨從捉了去,關著宮門,讓我唱歌陪他暢飲。

忽然有人推門進來說:『五道大使叫唱歌的女子回去!』一胡一 神不答應。

過了片刻又有人說:『羅大王派人來叫唱歌的女子!』一胡一 神這才害怕,但他仍然說:『再少呆一會兒!』不一會兒,幾百名騎兵奔入宮中,大聲喊道:『天帝下詔,你膽敢擅自捉拿唱歌女子,』下令把他拉下來,打了一百大板,並命令放唱歌的女子回去!於是我就又活了。」

邢和璞這類事極多。

後來不知他到哪兒去了。

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
《太平廣記》未分類項
起名測名
黃歷查詢
詩詞歌賦
實用查詢
免費測試
猜你喜歡
網名大全

葉法善邢和璞葉法善葉法善字道元,本出南一陽一葉邑,《太平廣記》卷第二十六 神仙二十六

© 2007-2025 喜蜜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