課外文言文
《滿井遊記》原文及翻譯
滿井遊記
燕地寒,花朝節後,余寒猶厲。
凍風時作,作則飛沙走礫。
侷促一室之內,欲出不得。
每冒風馳行,未百步輒返。
廿二日天稍和,偕數友出東直,至滿井。
高柳夾堤,土膏微潤,一望空闊,若脫籠之鵠。
於時冰皮始解,波色乍明,鱗浪層層,清澈見底,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於匣。
山巒為晴雪所洗,娟然如拭,鮮妍明媚,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。
柳條將舒未舒,柔梢披風,麥田淺鬣寸許。
遊人雖未盛,泉而茗者,罍而歌者,紅裝而蹇者,亦時時有。
風力雖尚勁,然徒步則汗出浹背。
凡曝沙之鳥,呷浪之鱗,悠然自得,毛羽鱗鬣(之間皆有喜氣。
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,而城居者未之知也。
夫不能以游墮事,瀟然於山石草木之間者,惟此官也。
而此地適與余近,余之遊將自此始,惡能無紀?己亥之二月也。
【註釋】:
1、選自《袁中郎集箋校》。
袁宏道,明代文學家。
字中郎,號石公,湖廣公安人。
滿井,明清時期北京東北郊的一個遊覽地,因有一口古井,「井高於地,泉高於井,四時不落」,所以叫「滿井」。
2、燕(yān):指北京地區。
3、朝節(zhāo):舊時以一陰一歷二月十二日為花朝節。
說這一天是百花生日。
4、凍風時作(zuo):冷風時常刮起來。
凍風:冷風。
作:起。
5、侷促:拘束。
6、廿(nian)二日:二十二日,承花朝節說,所以沒有寫月份。
稍和:略微暖和。
7、偕(xie):一同。
8、東直:北京東直門,在舊城東北角。
滿井在東直門北三四里。
9、土膏:肥沃的土地。
膏:肥沃。
10、若脫籠之鵠(hu):好像是從籠中飛出去的天鵝。
11、於時:在這時。
12、波色乍明:水波開始發出亮光。
波色:水波的顏色。
乍:初,始。
13、鱗浪:像魚鱗似的浪紋。
14、新開:新打開。
15、匣(xia):指鏡匣16、山巒為晴雪所洗:山巒被融化的雪水洗乾淨。
晴雪:晴空之下的積雪。
17、娟然:美好的樣子。
18、如倩女之靧(hui)面而髻(ji)鬟(huan)之始掠:像美麗的少女洗了臉剛梳好髻鬟一樣。
倩女:美麗的女子。
靧:洗臉。
掠:梳掠。
19、梢:柳梢。
披風:在風中散開。
披:開、分散。
20、麥田淺鬣(lie)寸許:意思是麥苗高一寸左右。
鬣,獸頸上的長毛,這裡形容不高的麥苗。
21、泉而茗者,罍(lei)而歌者,紅裝而蹇(jiǎn)者:汲泉水煮茶喝的,端著酒杯唱歌的,穿著艷裝騎驢的。
茗:茶。
罍:酒杯。
蹇:這裡指驢。
泉、茗、罍、蹇都是名詞作動詞用。
22、勁:猛,強有力。
23、浹(jiā):濕透。
24、曝(pu)沙之鳥,呷(xiā)浪之鱗:在沙灘上曬太一陽一的鳥,浮到水面戲水的魚。
呷,吸,這裡用其引申義。
鱗,代魚。
25、毛羽鱗鬣:泛指一切動物。
毛,指虎狼獸類;羽,指鳥類;鱗,指魚類和爬行動物;鬣,指馬一類動物。
合起來,泛指一切動物。
26、未始無春:未嘗沒有春天。
這是對第一段「燕地寒」等語說的。
27、墮(huī)事:耽誤公事。
墮:毀壞、耽誤。
28、此官:當時作者任順天府儒學教授,是個閒職。
29、適:正好。
30、惡(wū)能:怎能。
31、己亥:明萬曆二十七年(1599)。
翻譯
北京一帶氣候寒冷,花朝節過後,殘留的寒冷仍然很厲害。
冷風時常刮起,一颳風就飛沙走石。
我只好拘束在一間屋子裡,想要出去卻不行。
每次冒著風快步出行,不到百步就(被迫)返了回來。
二十二日那天,天略微暖和了些,我和幾個朋友一起(走)出了東直門,到了滿井。
河堤兩岸生長著高大的柳樹,肥沃的土地微微濕潤,放眼望去是一片空曠開闊的景象,我(感覺到自己)好像是從籠中飛出去的天鵝。
在這時河上的冰面剛剛融化,水波開始發出亮光,泛起一層一層像魚鱗似的浪紋,河水清澈透明,水面亮晶晶好像剛剛打開的鏡匣,清冷的光輝突然從鏡匣裡射出一樣。
山巒被融化的雪水洗乾淨,美麗得如同剛剛擦過一般,嬌艷明媚,像美麗的少女洗了臉剛剛梳好髻鬟似的。
柳條將要伸展卻尚未伸展,柔嫩的梢頭在風中散開。
低矮的麥苗像獸頸上的長毛,高約一寸,遊人雖然還不算很多,汲泉煮茶喝的,端著酒杯唱歌的,身著艷裝騎驢的,也時時能見到。
風力雖然還很強勁,但是走起路來,也會汗流浹背。
凡是在沙灘上曬太一陽一的鳥兒、浮到水面戲水的魚,都是一副悠閒自在的樣子,一切動物身上都散發著喜悅的氣息。
(我這)才知道郊外未嘗沒有春天,只是居住在城裡的人不知道罷了。
不因為遊山玩水而耽誤公事,瀟灑地遊玩在山石草木之間的,只有這個官職吧。
而滿井這地方正好離我的居所近,我的出遊將從現在開始,怎能沒有記錄呢!這時已是己亥年二月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