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勸貴人行樂易,勸富人行樂難《閒情偶寄》頤養部 ○富人行樂之法

閒情偶寄查詢

請輸入關鍵字:

例如:閒情偶寄

閒情偶寄 - 頤養部 ○富人行樂之法

閒情偶寄

頤養部 ○富人行樂之法

【原文】

勸貴人行樂易,勸富人行樂難。

何也?則為行樂之資,然勢不宜多,多則反為累人之具。

華封人祝帝堯富壽多男,堯曰:「富則多事。」

華封人曰:「富而使人分之,何事之有?」

由是觀之,財多不分,即以唐堯之聖、帝王之尊,猶不能免多事之累,況德非聖人而位非帝王者乎?

陶朱1公屢致千金,屢散千金,其致而必散,散而復致者,亦學帝堯之防多事也。

茲欲勸富人行樂,必先勸之分財;勸富人分財,其勢同於拔山超海,此必不得之數也。

財多則思運,不運則生息不繁。

然不運則已,一運則經營慘淡,坐起不寧,其累有不可勝言者。

財多必善防,不防則為盜賊所有,而且以身殉之。

然不防則已,一防則驚魂四繞,風鶴皆兵,其恐懼觳觫之狀,有不堪目睹者。

且財多必招忌。

語云:「一溫一 飽之家,眾怨所歸。」

以一身而為眾射之的,方且憂傷慮死之不暇,尚可與言行樂乎哉?甚矣,財不可多,多之為累,亦至此也。

然則富人行樂,其終不可冀乎?曰:不然。

多分則難,少斂則易。

處比戶可封之世,難於售恩;當民窮財盡之秋,易於見德。

少課錙銖之利,窮民即起頌揚;略蠲升斗之租,貧佃即生歌舞。

本償而子息未償,因其貧也而貰之,一券才焚,即噪馮諼{2}之令譽;賦足而國用不足,因其匱也而助之,急公偶試,即來卜式{3}之美名。

果如是,則大異於今日之富民,而又無損於本來之故我。

覬覦者息而仇怨者稀,是則可言行樂矣。

其為樂也,亦同貴人,可不必於持籌握算之外,別尋樂境,即此寬租減息、仗義急公之日,聽貧民之歡欣讚頌,即當兩部鼓吹;受官司之獎勵稱揚,便是百年華袞。

榮莫榮於此,樂亦莫樂於此矣。

至於悅色娛聲、眠花藉柳、構堂建廈、嘯月嘲風諸樂事,他人欲得,所患無資,業有其資,何求弗遂?是同一富也,昔為最難行樂之人,今為最易行樂之人。

即使帝堯不死,陶朱現在,彼丈夫也,我丈夫也,吾何畏彼哉?去其一念之刻而已矣。

【註釋】

1陶朱:即范蠡。

助勾踐滅吳後,改名易姓,在陶經商,稱陶朱公。

十九年中三次獲得千金的產業,又三次分給貧窮的朋友和親戚。

2馮諼:戰國•齊人,孟嘗君門下食客。

曾替孟嘗君到薛城收債,他把欠債的人悉數招來,經核對債券無誤,詐稱孟嘗君有意免除大家的債務,就燒掉了所有的債券,從而為孟嘗君買到了人心。

{3}卜式:以畜牧致大富,漢武帝與匈一奴一開戰,國用不足之時,他多次捐款,被任為中郎,後升至御史大夫。

【譯文】

勸說地位高貴的人行樂容易,勸說有錢的富人行樂就難了。

為什麼呢?因為錢財是行樂的資本,但又不應當過多,多了就成為人的累贅了。

華封人祝福堯富裕長壽而且多生男孩,堯說:「太富裕了會生出事端。」

華封人說:「富了就把錢財分給大家,怎麼會生出事端呢?」

這樣看來,錢財很多卻不分給別人,就算像堯這樣有聖人的品德、帝王的尊榮的人,都不能避免受多生事端的拖累,何況才德不如聖人又沒有居於帝王之位的普通人呢?

陶朱公多次賺得千金的財富,又多次把這些錢財分給大家,賺來了一定會分出去,分發完了再去賺,這也是學習 堯帝防止多生事端。

所以想要勸說富人行樂,首先就要勸他們分散手中的財物,而勸富人分散財物,就像夾著山跨越大海,是肯定做不到的。

錢財多了就想著怎麼運營它們,不運營的話產生的利益就不多。

然而不運營還好,一運營就要費盡心力,讓人坐立不安,那種勞累真是很難說清。

錢財多了就會防備別人,如果不防備就有可能被盜賊盜走,甚至有可能連性命都搭進去。

然而不防備還好,一旦防備就會把人弄得膽戰心驚,草木皆兵,那種害怕恐懼的樣子,讓人不忍心去看。

況且錢財多了一定會招來妒忌。

論語說:「一溫一 飽之家,眾怨所歸。」

一個人被很多人當箭靶的目標般厭棄,憂傷慮死還來不及,哪裡還會去行樂呢?錢財不能太多,多了就是累贅了,原因就是在這裡。

難道富人行樂就沒有希望了嗎?我說:不是這樣。

分散給別人一大量錢財很難做到,少聚斂一些就容易了。

在任何一家人都能受到封賞的時代,就會很難向別人顯示自己的恩惠;在人民都很窮困、錢財很少的時代,就很容易被感激。

少徵收一些利息,窮困的人民就會頌揚你;稍微減少一些租金,貧窮的佃戶就會高興得載歌載舞。

對於那些償還了本金卻沒有還上利息的人,如果你因為看到那些人很貧窮而把契約燒掉,就會像馮諼一樣贏得美名了;自己的收入充足而國家的財力不足,就在國家財力匱乏的時候進行捐助,以急公好義的心態偶然做一次,就可以獲得卜式那樣的美名。

真能這樣的話,就和今天的富人完全不同了,而又不會損害我本來的狀況。

覬覦我錢財的人都沒有了,怨恨我的人也變少了,這時候就可以談到行樂了。

行樂的方法和貴人一樣,沒必要在拿著算盤算賬以外,另去尋找快樂的境界。

在放寬租金、減少利息、仗義奉公的時候,聽聽貧困的人們對自己的稱頌,就當是樂班奏樂的聲音;受到政府的獎勵讚揚,也就像得到了華麗的衣裳。

再大的榮耀也不過如此,再大的快樂也不過如此了。

至於悅色娛聲、眠花枕柳、構堂建廈、嘯月嘲風這一類的樂事,別人想得到卻擔心沒有資金,我已經有了錢財,還有什麼做不到的呢?同樣是富人,以前是最難行樂的人,現在是最容易行樂的人了。

即使堯帝沒有死,陶朱活到了現在,他們是大丈夫,我也是大丈夫,我有什麼畏懼他們的呢?去掉自己苛刻的念頭就可以了。

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
《閒情偶寄》未分類項
起名測名
黃歷查詢
詩詞歌賦
實用查詢
免費測試
猜你喜歡
網名大全

【原文】勸貴人行樂易,勸富人行樂難《閒情偶寄》頤養部 ○富人行樂之法

© 2007-2025 喜蜜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