卻說李應、欒廷玉的兵馬戰船到了清水澳,就該《水滸後傳》第三十一回 馬國主游春逢羽客 共丞相訪道遇番僧

水滸後傳查詢

請輸入關鍵字:

例如:水滸後傳

水滸後傳 - 第三十一回 馬國主游春逢羽客 共丞相訪道遇番僧

水滸後傳

第三十一回 馬國主游春逢羽客 共丞相訪道遇番僧

卻說李應、欒廷玉的兵馬戰船到了清水澳,就該狄成接住,送到金鰲島與李俊相會了。

還有一個緣故,因筆墨不閒,只好把中原多事,眾好漢無地容身,棄了登雲山,奪海鰍船開洋,盼得到清水澳,已經無數曲折。

那暹羅國內變故,只好丟在一邊。

如今要接上了。

那暹羅國王馬賽真,秉一性一仁柔,守成之主,國內並無忠臣良將,招了花逢春為駙馬,少年英勇。

又得李俊在金鰲島,犄角聲援,故此外邦不敢侵犯,二十四島盡來朝貢。

連年五穀豐登,人民樂業,百物皆賤,盜賊不生,可以夜戶不閉。

正當清明節近,花香柳媚。

傾城百姓都到郊外踏青,就行掃墓,挈榼攜壺,男一女共坐,盡醉而歸,算是一年樂事。

這個風俗天下皆然,雖是海外之邦,那喜怒哀樂,人情是一樣的,不過言語不同,衣服有異。

一日,國主在宮中與國母、玉芝公主、花駙馬宴飲,見天氣熙和,百花開放,國主道:「寡人蒙祖宗世澤,得為暹羅國之主。

雖是海邦,卻也富貴非常。

前日唯慮外邦窺伺,國內少忠良之臣,邊上無智勇之將,二十四島叛伏不常,甚是憂心。

天幸得招駙馬,成就了玉芝孩兒百年大事。

駙馬又且英才練達,孝敬備至,甚愜我心。

大將軍虎踞在金鰲島,將勇兵強。

不唯二十四島盡皆懾伏,就是占城、日本諸國,畏威懷德,不敢侵凌。

真是天祐本邦,可以高枕無憂!寡人見傾城士女都去踏青掃墓,以展孝思,兼尋樂事。

祖陵頻年遣官致祭,今要自去設奠,兼到丹霞山遊玩,卿意如何?」

花逢春道:「展孝,國之大典。

孔子說『吾不與祭,如不祭』,若龍駕自去,足見恪誠。

古有巡幸之禮,丹霞山近在郊甸,亦無不可。」

國主大喜,即傳令旨:「欽天監擇日,禮部備祭儀。

卿可同國母、公主也去賞玩一遭。」

花逢春領旨。

欽天監奏准三月初三為上已,臨流袚楔,又是黃道吉日,正宜出巡。

到是日,禮部準備祭儀祝文,羽林軍整理半朝鑾駕,兵馬司潔淨街道,各色齊備。

國主、國母、公主、世子俱乘玉輦,花駙馬騎紫騮馬,丞相共濤與文武各官侍駕。

先是兵馬司警蹕所過地方,辰時啟行。

是日天氣新晴,熏風和暢,旌旗夾道,花柳紛披。

國主在玉輦上見一座江山如錦繡一團一簇,萬民樂業,百物蕃庶,心中歡一悅。

道:「虧祖功宗德,掙下基業,使寡人安享,真是難得!只是世子尚幼,恐千秋之後,不能無慮。

幸有花駙馬勳戚貴臣可以輔佐。」

一路想來。

侍臣奏道:「已到萬壽山。」

國主看道:「幾年不來,林木一發暢茂,洵是興隆之地,自然百世永固!」那座萬壽山果然靈秀。

怎見得:

山巒環繞,水勢迤逶。

地脈千里結來,砂氣萬重環結。

龍飛鳳舞,一齊朝拱營前;象伏師蹲,幾處分排墓側。

喬木參天,上罩祥雲瑞靄;瑞芝滿地,下滋白石清泉。

美玉砌成甬道,良金築就靈台。

馴獸伏藏,珍禽翔舞。

真是:萬年佳域,蔭出帝子王孫;千古名區,永鎮雄封海甸。

國主、國母、公主、世子、駙馬先進了享殿,候禮部人役擺設齊整,然後贊拜行禮。

初奠、亞奠、三奠已畢,禮官讀了祝文,焚化幣帛,忽結起一一團一火飛上九霄,不端不正,落下來卻在國王肩上,內監慌忙拂下,那袞龍袍上已有一個大窟籠。

國主大慍,就脫一下了。

再到享殿設宴,將胙肉分給從官、衛士、內監、宮娥,無不沾飽。

傳旨啟駕,到丹霞山。

那丹霞山為暹羅國的鎮山,方圓百里,天生奇秀,幽泉古洞,深邃莫測。

有幾座琳宮梵宇,多有高人隱逸。

三春時候,遊玩的不絕。

當日聖駕親到,那遊山仕女紛紛散去。

傳令旨:「與民同樂,不必迴避。」

從官衛士俱遠遠擺開,國主、國母、公主、世子、駙馬都是步行,內監將日月掌扇遮了日色,宮娥簇擁著,各處玩賞。

有一道瀑布泉,如白虹一般,從高一峰上衝下石潭,噴起雪一浪一,如珍珠亂灑。

流一出石潭,甃成長渠,環迴旋轉,作流觴曲水。

國主教張了錦幄,鋪翠裀繡褥,席地坐下。

取一捧雪的玉杯,插了羽翎,斟滿了酒,從上流放下流,到哪位面前,宮娥就取來跪著奉上。

吃了一回,玉芝公主命宮娥采各色花片,也從上流撒下,如錦一浪一飄漾。

那珍禽幽鳥,在山巖中、綠樹上和鳴睆睆。

國主大悅,捲起龍袖,向清泉盥手漱齒,應了上已拔禊故事。

又到玲瓏古洞邊閒步,那綠茸茸芳草上,只見鋪個棕一團一。

一個道士頭戴薄冠,衣穿鶴氅,相貌清臞,一精一神炯照,雙膝跌坐。

見國主、國母到來,動也不動。

內監喝道:「聖駕已到,還不站起!」道士慢慢起身,打個問訊:「貧道稽首了。」

國主道:「從哪處來?是甚姓名?」

道士道:「普天遊行,隨地跌坐,說不得從何處來。

胞胎渾沌,四大皆空,沒甚姓名。」

國主道:「出家有何好處?」

道士道:「出家也無甚麼好處。

只是在家受不得那一愛一欲牽纏,生老病死,世態炎涼,人情險惡,更有饑寒切迫,富貴腥膻,官刑殺戮,戶役差徭,因此出了家。」

國主道:「既出了家,可真有長生不老的真訣麼?點石為金的妙法麼?」

道士道:「有生必有死,三教聖人,俱所不免。

有少必有老,草木尚且凋枯,要甚長生不老!石自為石,金自為金,要點他何用!」國主道:「從古及今,都說有神仙,可以神遊八極,白日飛昇。

據你說來,儘是虛妄的了?」

道士道:「虛妄不虛妄,若識得機關,彭殤一理,金土同價,一點靈光自是炯然不滅。

若不曉得關竅,如蜣螂轉丸,如飛蛾赴火,無非苦趣,黃面瞿曇、青牛老子與那傴僂曲躬、終日奔走的孔聖人,都不是到家漢。

我看你享受王位,錦衣玉食,自謂快樂無比,豈知擾擾茫茫,活地獄一般。

早些隨我出家罷!」國主道:「寡人承祖宗之基業,世子尚幼,不能蒞事。

與你築一道院,供養在這裡,待十年之後傳位世子,方可隨你出家。」

道士道:「可托孤與花駙馬,此人忠貞可輔。

哪裡等得十年?只怕日下就有大禍!況我朝游北海,暮宿蒼梧,哪裡肯住在這裡?你不信,我取應驗與你看。」

袖中取出一石鏡,方圓三寸,漆黑無光。

在掌上磨了一磨,放出光來,抬了與國主看。

只見裡面山河廣闊,宮殿巍峨,一個人沖天巾,袞龍袍,臥在地下。

國主見了,不勝駭異。

他人看時,原是一塊黑石,並不見一些光景。

共濤大怒,啟奏道:「此是妖妄之徒。

國主是一國之尊,怎麼被他欺誑?可令衛士拿下該管衙門問罪!」道士笑道:「我有何罪?只怕你要問罪哩!」國主道:「他是方外之士,不聽便罷,何必問罪。」

道士起身說道:「我有四句偈語,國主可牢記著:

「洚水為災,長年不永。

他日重來,唯有荒塚。」

說罷,把拂子一拂:「貧道去了!」急步下山,霎時不見。

國主猜疑不定,神情恍惚。

花逢春道:「江湖之士,都是幻術,不可深信。

況死生有命,富貴在天,循理而行,自然吉慶。

請登輦還宮。」

國母也勸道:「神仙變幻,容或有之。

只這道士出言無倫,豈可聽信!堂堂一國之主,哪肯隨你出家?四境平安,五穀登稔,有甚災禍?速請回宮,共享太平之福。」

國主遂傳旨還宮。

百官、衛士、內監、宮娥簇擁還朝,各官散去。

國主心中只是不懌,說道:「那幣帛焚時,結成火一團一,剛落在我身上,燒了一洞,已是不祥;又遇著道土,變幻莫測。

他說道:『洚水為災』,難道我國在瀕海之處,敢是海嘯起來,飄沒了國土?那石鏡中一人臥地,分明是我。

他人又不見。

更道『長年不永,』應在我一人身上了。

後面說『他日重來,唯有荒塚,』想我天命已盡了。」

玉芝公主道:「父王何必憂心,這道士將大話嚇人,那有實驗?」

花駙馬又百般勸慰,設宴釋悶,只得罷了。

次日坐朝,有白石島申文到來,說:「海邊有一異獸,如豺狼相似,頭生獨角,遍體赤一毛一,行走如飛,掠人而食,獵戶收捕他不得。

一日雲雷大作,天上飛一條黑蟒,金鱗閃爍有光,與這異獸相鬥,被黑蟒蟠住,張開血盆的口咬殺了。

黑蟒騰空而去,那異獸死在沙灘上。

居民恨他咬人,各拿利刃割肉下來,其白如脂,煮熟來味甚甘美。」

國主見了,愈加憂疑。

回宮說道:「白石島又有這異獸食人。」

國母道:「終被天降黑蟒咬殺,能除其害,只要防備國中有變。」

國主依言,頒示謹防外邦有變不題。

卻說共濤丞相,心內想道:「這暹羅國座久思篡奪,前日忌那吞珪勇一猛,不敢輕發。

吞珪死後,不料招了花逢春為駙馬,雖是少年,倒有才幹。

又有李俊在金鰲島,特角聲援,這座兒就不穩了。

昨日到萬壽山展墓,火燒了國主龍袍,又見道士叫他出家,想是氣數絕了。

不要說一座江山這等富貴,只那玉芝公主,千嬌百媚,若得親近他,就死也甘心。

怎麼樣先去了李俊、花逢春,那國主如摧枯拉朽之易,玉芝公主怕不屬了我!青霓、白石、釣魚三島,是我的心腹,教他起兵夾攻李俊,自然可破。

花逢春須尋個勇士,刺殺了他,方可行一事。」

千思萬想,存蓄異志,不在話下。

大凡忠臣為朝廷干功立業,未必天神來佑,一奸一權圖謀社稷,反有惡魔相助,此理數真不可解。

共濤起了惡念,日夜等計。

卻好西番來一個妖僧,名喚薩頭陀,身長八尺,面如鍋底,頭上青螺結頂,兩個獠牙露出嘴外,剃了黃須,如刺蝟的矗起,耳上掛一對金環,遍身黑一毛一,胸前蓋膻的更長數寸。

穿一領烈火袈裟,項上懸一串人頂骨的數珠,赤了一雙腳。

使兩把戒刀,善能百步取人。

又能喚雨呼風,驅神役鬼,魔魘人一性一命。

口中喊道:

「天也翻來地也翻,頓教平地起波瀾。

若人會得其中意,要上西天亦不難。

南無寶幢如來,南無寶勝如來,南無多寶如來!」

那頭舵手中搖著鈴鋒,念了又念,引動了街坊上小孩子成群,隨著各處闖到。

那共濤丞相朝中回來,見了這般行徑,好生詫異。

想道:「這個異僧,必有異術,何不試他一試?」

喚從役:「請這師父到府中吃齋。」

共濤先到,薩頭陀隨後便來。

見了丞相,打個問訊,說道:「丞相,你有樁心事,貧僧早已曉得了。」

共濤道:「我為一國之丞相,富貴已極,還有甚麼心事?」

薩頭陀一手指天,一手指地;又把兩手做個圈子,笑道:「便是這樁心事!」共濤見有些來歷,便請到後苑坐下,問道:「老師那國土人氏?到此何干?」

薩頭陀道:「是天竺國。

我知過去未來之事,知丞相敬事三寶,特來完你心事。」

內行擺出素齋來,薩頭陀道:「這些用不著,快拿了進去,貧僧要你光祿寺設的羊羔燒酒。」

共濤道:「羊羔燒酒是有,哪得光祿寺?」

薩頭陀道:「不久有了。」

共濤見他說話有些蹊蹺,便教取羊羔燒酒來。

頭陀一頓吃上十斤燒酒,一雙羊羔,尚未饜足。

說道:「貧僧得佛祖心傳,天神異授,有變化不測之機,旋乾轉坤之用。

撒豆成兵,推山倒海,採陰補陽,長生不老。

設有仇隙之人,魔廉教他立死!難做的事,幫趁他必成。」

共濤聽了大喜,道:「吾師有此神術,便當拜在門下,求法力依庇。

請到後苑供養,適有朝事,待明日請教。」

薩頭陀道:「承居士這般相待,貧僧自當效力。」

身邊取個小葫蘆,傾出一丸藥,托在掌內,道。

「居士,這藥非同小可:采先天之一精一氣,煉日月之光華,水火爐中升了九轉。

眼下之時,一點純陽從湧一泉一穴一起直透泥丸宮,填滿腦髓,鞏固元神,能使玉女消魂,金童返本。

今夜先一試著,曉得出家人再無誑語。」

共濤欣然接受了。

送薩頭陀在後苑靜室中安歇。

次日,共濤到靜室中,見薩頭陀坐在蒲一團一上,低垂雙目,做運氣功夫。

共濤不敢驚動,候了三炷香,見薩頭陀做完功夫,倒身而拜。

說道:「吾師真聖人也!此藥果有妙處。

不唯弟子荷戴洪恩,即賤荊亦感激不盡。」

薩頭陀道:「還有一抽一添鉛汞、調養爐鼎之訣,須得唇紅面白、無疾病的壯健婦女做了鼎器,然後面授秘訣,自能返老還重,壽與天齊。」

共濤迷了心志,鋪設一間密室,不施帳幔,下墊裀褥,選十名蠻女,脫了衣服,憑薩頭陀受用過了,方才自試。

從此晝夜不輟,一同取樂。

那頭陀五葷三厭,沒有一樣忌的。

唯不用豬肉、狗肉,道是豬爹爹、狗一奶一奶一。

共濤盡情供養,房帷之術,已極其奧。

要他演撒豆成兵、驅神役鬼之法,薩頭陀道:「一發不難。」

在後苑中空閒之處,到三更人靜,薩頭陀焚下一爐香,點了一對絳燭,仗著寶劍,噀了法水,口中唸唸有詞。

只見東邊閃出一隊人馬,都是金盔金甲,排成陣勢;西邊也閃出一隊人馬,都是銀盔銀甲,排成陣勢。

只聽得金鼓齊鳴,兩邊交戰起來,喊殺連天。

正在酣鬥之時,忽有一員神將,身長一丈,三頭六臂,盡拿器械,跟一群虎、豹、獅、象、毒蠍、鷲鳥,咆哮跳躍,盤旋不已。

共濤看得呆了,求:「吾師收了法罷!」薩頭陀把劍一指,喝聲「歇!」兩隊人馬並天神猛獸都不見了。

共濤拜懇在地道:「弟子何幸,得遇聖僧!有一心願,敢求大力。」

薩頭陀道:「我知道你有心事,今日相逢,也是天緣,不妨直對我說。」

共濤起來道:「這暹羅國為海外富庶之邦,可稱福地,弟子久思據位稱尊。

國主馬賽真柔懦無能,權一柄一盡屬於我,覷為囊中之物,唾手可得。

誰知來朝遣一征東元帥李俊來佔了金鰲島,我同大將吞珪去恢復,誰料大敗,吞珪墮死海中。

李俊與兵來圍住本國,無可抵敵,只得求和。

把玉芝公主招花逢春為駙馬,兩邊息戰講和。

那玉芝公主有沉魚落雁之容,閉月羞花之貌,可惜與了中華蠻子!花逢春十分了得,李俊又虎視耽耽,弟子有計難施。

前日國主到萬壽山展墓,焚化幣帛,飛起火來,將國主龍袍燒了,眼見氣運將絕。

只是李俊、花逢春強橫,下不得手。

今遇著聖僧,有通天徹地之術,怎麼使我正了暹羅國王之位,取那玉芝公主做了貴妃,方遂平生之願!隨聖僧要怎麼樣,弟子無不願從。」

薩頭陀道:「一些也不難!我看你儀容可為一國之主,但不知你的眷屬福分何如?若是無福,也是狂然。」

共濤道:「少不得合門盡要皈依的,就喚出來拜見。」

共濤喚傳雲板:「請夫人、公子、小一姐出來瞻禮聖僧。」

不逾時,都到靜室。

夫人圓面肥軀,五個公子各樣怪頭怪臉,只有小一姐生得秀美,一個個合掌禮拜。

薩頭陀一眼估定小一姐,說道:「夫人這般福相,自然為一國之母。

公子盡皆平常,你不過是一代人物。

那小一姐倒是貴相,定招一個好駙馬,嗣登大位。」

共濤教夫人等進去,說道:「兒孫自有兒孫福,我只要自己享用。

倘得大位,公主為了貴妃,後面生出一個好的來,也不可知。

子因母貴,就立最小的為太子便了。」

薩頭陀道:「我有個魔魘法:結下一個法壇,畫了八卦,中間太極圈兒雕一木人,長六寸三分,取本人年甲安在木人腹內,把七雙繡花針將木人的七竅釘住了。

每日清晨燒一道符,晚上奠一分羹飯,如此七日,其人必死。」

共濤道:「如此甚妙,即來設法。」

薩頭陀道:「你要魘那幾個人?」

共濤道:「第一個國主馬賽真,第二個是駙馬花逢春,第三個是征東元帥李俊。

這三個若死了,唯我獨尊,再無顧忌了。」

薩頭陀道:「那三個人的年甲可曉得嗎?」

共濤道:「馬賽真的千秋節,每年表賀的,不消說得。

花逢春見他立疏保母,年甲也知道。

只這李俊在金鰲島,只會得一次,不曉得他。」

薩頭陀道:「那李俊必要先除。

若國主、駙馬死後,你正了王位,倘興兵問罪、何以御之?使一精一細人到金鰲打探出來,方好行一事。」

共濤道:「所論極是,就遣人前去。

那木人必要預先雕成,法壇築就,等探知年甲,即刻動手。

弟子實是耐不得!況人生在世,如白駒過隙,及時行樂,已為晚矣!」薩頭陀道:「你有了採補之術,必與彭老同壽,後福無窮。

如今正是日頭初出哩!」共濤道:「雖是如此,以速為貴。」

一而築法壇、雕木人,凡應用之物,無不悉具。

誰知無巧不成話,那李俊的年甲不消差人探聽得,自然知道。

正是:癡人說夢為真事,惡貫將盈有報施。

不知李的年甲如何曉得,且聽下回分解。

徐神翁天機預示,難救國王。

薩頭陀妖法陰謀,斷送丞相。

可稱對股文字。

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
《水滸後傳》古典俠義小說
起名測名
黃歷查詢
詩詞歌賦
實用查詢
免費測試
猜你喜歡
網名大全

卻說李應、欒廷玉的兵馬戰船到了清水澳,就該《水滸後傳》第三十一回 馬國主游春逢羽客 共丞相訪道遇番僧

© 2007-2025 喜蜜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