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孔子曰:「待於君子有三愆1:言《論語解讀》把握好說話的時機

論語解讀查詢

請輸入關鍵字:

例如:論語解讀

論語解讀 - 把握好說話的時機

論語解讀

把握好說話的時機

【原文】

孔子曰:「待於君子有三愆1: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;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;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2。」

【註釋】

1愆(qian):過失,2瞽(gu):瞎子。

【譯文】

孔子說:「陪君子說話容易有三種失誤:還沒輪到自己說話卻搶先說了,這叫急躁;輪到自己說了卻不說,這叫陰隱;不察顏觀色而說話,這叫瞎子。」

【讀解】

這裡的君子指長官、前輩等,用朱熹的解釋,指「有德位之通稱。」

其實,就是一般朋友。

同學、同事之間說話,這裡的幾點也都是適用的。

孔子所指出的三個一毛一病,的確也是我們一般人容易犯的,第一個一毛一病是急躁而一愛一出風頭,沒有耐心聽人說話的涵養,對於一個領導者來說,這一點尤其致命,第二個一毛一病是陰隱,該說話的時候不說,給人以城府很深,人很陰的感覺,尤其容易失去朋友。

第三個一毛一病是不長眼睛,說話不看人家的反應,只顧自己說得痛快,得罪了人自己還不知道,這是炮筒子一類的人,尤其不能做與人交往、接待、洽談等方面的工作。

好言一句三冬暖,話不投機六月寒。

如何,這的確是非常重要的。

孔子周遊列國,勸說君王,所以對如何與達官貴人們說話很有心德,很有體會。

從一定意義上說,這裡的一段話正好是他的經驗之談。

對我們來說,當然不僅僅是對付達官貴人的問題,諸如商務談判、公關工作、一般社交,都需要掌握談話的藝術。

孔子的經驗之談不是正好提一供給我們借鑒嗎?

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
《論語解讀》諸子百家
起名測名
黃歷查詢
詩詞歌賦
實用查詢
免費測試
猜你喜歡
網名大全

【原文】孔子曰:「待於君子有三愆1:言《論語解讀》把握好說話的時機

© 2007-2025 喜蜜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