課外文言文
沈括《陽燧照物》原文和譯文
夢溪筆談
一陽一燧照物
【原文】
一陽一燧照物皆倒,中間有礙故也。
算家謂之「格術」,如人搖櫓,臬為之礙故也。
若鳶飛空中,其影隨鳶而移,或中間為窗隙所束,則影與鳶遂相違:鳶東則影西,鳶西則影東。
又如窗隙中樓塔之影,中間為窗所束,亦皆倒垂,與一陽一燧一也。
一陽一燧面窪,以一指迫而照之則正;漸遠則無所見;過此遂倒。
其無所見處,正如窗隙。
櫓臬腰鼓礙之,本末相格,遂成搖櫓之勢,故舉手則影愈下,下手則影愈上此其可見。
(一陽一燧面窪,向日照之,光皆聚向內,離鏡一二寸,光聚為一店,大如麻菽,著物則火發,此則腰鼓最細處也。
)豈特物為然,人亦如是,中間不為物礙者鮮矣。
小則利害相易,是非相反;大則以己為物,以物為己。
不求去礙而欲見不顛倒,難矣哉。
(《酋一陽一雜俎》謂海翻則塔影倒,此妄說也。
影入窗隙則倒乃其常理。
)
【譯文】
用一陽一燧照物體都是倒立的影像,是因為中間有障礙的緣故。
算學家說這叫做「格術」。
譬如人搖櫓,作支撐的小木樁成了櫓的障礙一樣。
像老鷹在空中飛行,它的影子隨著鷹飛而移動,如果鷹和影子之間的光線被窗孔所約束,那麼影子與鷹飛的方向就相反了。
又像窗孔中透過樓塔的影子,中間的光線被窗孔所約束,也都是倒垂,與一陽一燧的鏡面是凹陷的,當一個手指靠近鏡面時,像是正的;當手指漸漸移遠到某一位置,像就不見了;超過這一位置,像就倒過來了。
那個看不見的地方,正如窗戶的孔,架櫓的木樁、腰鼓的腰成了障礙一樣,物體與像相對,就成了搖櫓的情形。
所以舉起手來影子就越向下,放下手來影子就越向上,這應該是可以看得到的。
豈止物體是這樣,人也如此,中間不被外物阻礙的很少。
小的就把利害互相改變,是非互相顛倒;大的就把自己當成外物,把外物當成自己。
不要求去掉障礙,卻想看到不顛倒的物象,太難了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