題解:篇名「成開」二字取於首句《逸周書》成開解第四十七

逸周書查詢

請輸入關鍵字:

例如:逸周書

逸周書 - 成開解第四十七

逸周書

成開解第四十七

題解:篇名「成開」二字取於首句。

此篇記周公教導成王要以文王「躬修五典,勉茲九功」為榜樣理政。

成王元年,大開告用。

周公曰:「嗚呼,余夙夜之勤,今商孽競時,逋播以以輔。

余何循,何循何慎,王其敬天命,無易天不虞。

在昔文考躬修五典,勉茲九功,敬人畏天,教以六則、四守、五示、三極,祗應八方,立忠協義乃作。

「三極:一天有九列,表使一陰一陽一;二地有九州,別處五行;三人有四佐,佐官維明,五示顯允明所望。

五示:一明位示士,二明惠示眾,三明主示寧,四安宅示孥,五利用示產。

產足不窮,家懷思終,主為之宗,德以撫眾,眾和乃同。

四守:一政盡人材,材盡致死,二土守其城溝,三障水以禦寇,四大有沙炭之政。

六則:一和眾,二發郁,三明怨,四轉怒,五懼疑,六因欲。

九功:一賓好在笥,三一婬一巧破制,三好危破事,四任利敗功,五神巫動眾,六盡哀民匱,七荒樂無別,八無制破教,九任謀生詐。

「和集,集以禁,實有離,莫遂通其五典。

一言父典祭,祭祀昭天,百姓若敬;二顯父登德,德降為則,則信民寧;三正父登過,過慎於武,設備無盈。

四機父登失,修□□官,官無不敬;五□□□□,制哀節用,政治民懷。

五典有常,政乃重開之守,內則順意,外則順敬,內外不爽,是曰明王。」

王拜曰:「允哉,維予聞曰何鄉非懷,懷人惟思,思若不及,禍格無日。

式皇敬哉。

余小子思繼厥常,以昭文祖,定武考之列。

嗚呼,余夙夜不寧。」

譯文:

成王元年,周公大力開導成王並告訴所當實行的事。

周公說:「啊呀,我早晚勤勉,今商紂餘孽還在網羅逃亡流散之人以輔肋他們,我們當做些什麼,考慮些什麼呢?君王您要敬重天命,不要改易,上天不會幫助他們的。

從前先父文王親自修治五典,勤勉九功,尊重人而又敬重天,教給我們六則、四守、五示、三極,敬順八方,立中合宜才去做。

三極是:一,天上有九星,分別晝夜時間;二,地上有九州,分別處在東、南、西、北、中;三,人之中有四佐,幫助上司明斷。

五示當顯明真實,顯出所期望的。

五示是:一,明確爵位給士人看;二,明確恩惠給眾人看;三,分明主從以示安寧;四,安定居室給妻兒看;五,使用器物以興製作。

製作得多,器物用不完;家室安定,妻兒就想守終;主人是他們的宗長;恩德用以安撫眾人;士人和睦,才能同心。

四守是:一,守政要人盡其才,才盡就會死力相報;二,守土得用城牆濠溝;三,堵塞河流以防禦外寇;四,守城用箭矢、石塊、沙包、火炭。

六則是:一,使眾人和睦;二,發放積蓄的谷帛;三,明白他們的怨恨;四,轉移他們的怒氣;五,有疑慮者使之畏懼;六,利用他們的欲一望 。

九功是:一,喜好賓客在於受賄;二,過於豪華敗法度;三,好高騖遠敗事業;四,貪圖利益敗功績;五,迷信巫師惑眾人;六,送終過制民眾匱乏;七,荒廢禮樂則上下無別;八,沒有法制敗壞教化;九,任用權謀產生欺詐。

五典是:一,使能言的長老主持祭祀。

祭祀能昭示天意,百姓自會敬順。

二,使有顯德的長老舉明道德。

道德可降為法典,法典切實則百姓安寧。

三,使剛正的長老舉明過失行為。

十分謹慎則有威嚴,設置就完備而不盈滿。

四,使善譏刺之士舉明過失。

修明政事,諷誡官員,官員無人不敬服。

五,使口口之士主持喪葬。

節制喪事,節約用度。

國政太平,百姓懷歸。

五典有了一定,國政就會通達。

內臣會順從君意,外臣也和順恭敬。

朝庭內外皆無差錯,就叫做明王。」

成王拜手行禮道:「講得好啊!我聽說:「為何不嚮往安定?安定民眾在於思慮立政。

思慮若不到,災禍隨時可來。

』高度重視啊!我小子想繼承那典則,以昭祖父文王的基業,穩定先父文王的功績。

唉呀!我早晚都感到不安寧。」

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
《逸周書》史書
起名測名
黃歷查詢
詩詞歌賦
實用查詢
免費測試
猜你喜歡
網名大全

題解:篇名「成開」二字取於首句《逸周書》成開解第四十七

© 2007-2025 喜蜜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