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煙說】從健康的角度來說,每一個人都應該遠離煙草《國學入門》9.5 煙:自然之象,神在八荒

國學入門查詢

請輸入關鍵字:

例如:國學入門

國學入門 - 9.5 煙:自然之象,神在八荒

國學入門

9.5 煙:自然之象,神在八荒

【煙說】

從健康的角度來說,每一個人都應該遠離煙草。

但是從古至今,關於香煙的詞語,很多都有一種如夢似幻的意境,如煙霧、煙波、煙火、煙塵、煙霞、煙靄等,煙帶給人的靈感,是複雜而唯美的。

今天我們要說的煙,就是與古典文化聯繫在一起的煙境。

「日照香爐生紫煙」,「煙波江山使人愁」,這樣的古詩當中的煙是自然之煙,它和霧一樣,是大自然的造物,古人常常用來寫景造境。

如《阿房宮賦》中的煙斜霧橫,《夢遊天姥吟留別》中的煙濤微茫,《青門剩稿》中的煙焰霧雨等。

在唐宋的詩詞當中,我們從來沒有讀過有哪一位詩人是夾一著香煙來創作的。

因為在那時,香煙還沒有傳到我國。

直到明朝的時候,香煙才從葡萄牙人那裡傳過來。

明朝以前的中國人,是不吸煙的。

歷史學家黃現璠先生在解讀中國的古籍文獻時,考證:「中國人知道吸煙,大概在明世宗嘉靖年間。

那時候葡萄牙人寄居澳門,而葡人早吸煙,他們來到澳門居住,保持了原來的生活習一性一。

就這樣,中國人也開始吸煙了。」

但是並不是說我們國家不產煙草。

那時中國人已經知道有煙草這種植物了,但是無人吸食。

吸煙之風起於明神宗時,《煙草史》中記載:「十七世紀初期,廣東與菲律賓盛行通商,而那裡有吸煙的西班牙人。

因此吸煙之風,迅疾侵入中國,在神宗皇帝的時候,吸煙的新風氣比喫茶更甚。」

鴉片戰爭的時候,外國人向中國輸入了大量鴉片,就被稱為「大煙」或者「煙土」,鴉片上癮的人,常常會把祖宗積攢下來的家業都吸個一精一光,鴉片是禍國殃民的不祥之物。

後來清政一府禁煙,林則徐硝煙,中國人開始拒絕鴉片腐蝕,直到現在,鴉片與毒一品都是世界各地的違禁物品。

但是吸煙草的習慣,還是保留了下來。

從有土煙葉,到現在的香煙,品種和數量都在上升。

不過香煙對人一體的傷害很大,吸煙的人面黃牙黑,那種西方文人叼一根煙的形象,實在不值得模仿。

【煙的意境】

日常生活中「爐」、「煙」的特點與唐宋詞的總體風貌十分契合,「煙」因此成為唐詩宋詞當中一個經常出現的意象,在有整理的中國詩詞當中,關於煙的詩詞有近兩千首之多。

【竹枝】

白居易

瞿塘峽口水煙低,白帝城頭月向西。

唱到竹枝聲咽處,寒猿閒鳥一時啼。

【燕子樓】

張仲素

北邙松柏鎖愁煙,燕子樓中思悄然。

自埋劍履歌塵散,紅袖香銷已十年。

【題女郎廟】

曹鄴

數點煙香出廟門,女娥飛去影中存。

年年嶺上春無主,露泣花愁斷客魂。

【磧中作】

岑參

走馬西來欲到天,辭家見月兩回圓。

今夜未知何處宿,平沙萬里絕人煙。

【黃鶴樓】

崔顥

昔人已乘黃鶴去,此地空餘黃鶴樓。

黃鶴一去不復返,白雲千載空悠悠。

晴川歷歷漢一陽一樹,芳草萋萋鸚鵡洲。

日暮鄉關何處是,煙波江上使人愁。

【蘇溪亭】

戴叔

蘇溪亭上草漫漫,誰倚東風十二闌?

燕子不歸春事晚,一汀煙雨杏花寒。

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
《國學入門》蒙學
起名測名
黃歷查詢
詩詞歌賦
實用查詢
免費測試
猜你喜歡
網名大全

【煙說】從健康的角度來說,每一個人都應該遠離煙草《國學入門》9.5 煙:自然之象,神在八荒

© 2007-2025 喜蜜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