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釋名】亦名黃參、血參、人銜、鬼蓋、神草、《本草綱目》草部  人參

本草綱目查詢

請輸入關鍵字:

例如:本草綱目

本草綱目 - 草部  人參

本草綱目

草部  人參

【釋名】亦名黃參、血參、人銜、鬼蓋、神草、土一精一、地一精一、海腴、皺面還丹。

【氣味】(根)甘、微寒、無毒。

【主治】

1、一陰一虧一陽一絕之症(昏眩、自汗、痰鳴、脈大)。

用人參十兩細切,加水二十碗浸透,以桑柴火緩煎成膏。

每服一至三碗。

持續服至病癒。

以方名「人參膏」。

2、胸中痞堅,脅下逆氣搶心。

用人參、白朮、乾薑、甘草各三兩,加水八升,煎至三升。

每服一升,一天服三次。

此方名「治中湯」(理中湯)。

3、脾胃氣虛,不思飲食。

用人參一錢、白朮二錢、茯苓一錢、炙甘草五分、姜三片、棗一枚,加水二杯,煎至一杯,飯前溫服。

此方名「四君子湯」(按:各藥份量在此方中不再折扣)。

4、開胃化痰。

用人參二兩(焙)、半夏五錢(薑汁浸後焙乾),共研為末,和面一揉一成丸子,如綠豆大。

每服三十至五十丸,薑湯送下。

飯後服。

一天服三次。

藥中加陳皮五錢亦可。

5、胃寒氣滿,饑不能食。

用人參二錢、生附子半錢、生薑二錢,加水七合煎成二合,調入雞蛋清一個,空心服下。

6、胃虛惡習,或嘔吐有痰。

用人參一兩,加水二碗,煎成一碗,再加竹瀝一杯、薑汁三匙。

溫服。

此方最宜老人。

7、反胃(飲食入口即吐,病人衰弱無力)。

用人參三兩,切片,加水一升,煮成四合,熱服。

同時用人參汁加雞蛋白、薤白(即頭)煮粟米粥吃。

8、妊婦腹痛吐酸,不能飲食。

用人參、炮乾薑,等分為末。

加生地黃汁,做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

每服五十丸,米湯送下。

9、一陽一虛氣喘,自汗盜汗,氣短頭暈。

用人參五錢、熟附子一兩,分為四帖。

每帖以生薑十片,加月二碗,煎成一碗,溫服。

10、喘急欲絕。

用人參末煎湯,每服一茶匙。

一天服五至六次。

11、產後發喘。

用人參末一兩;另有蘇木二兩,加水二碗,煎成一碗後,調參末內服。

有特效。

12、產後諸虛、發一熱、自汗。

用人參、當歸,等分為末;另以水三升,加豬腰子一個(切片),糯米半合,蔥白二個,煮米至熟。

取汁一碗,將人參、當歸藥末調入煎湯,飯前溫服。

13、產後大便不能,出一血很多。

用人參、麻子仁、枳殼(麥麩炒過),共研細,加蜜成丸,如梧子大。

每服五十丸,米湯送下。

14、橫生倒產。

用人參末、一乳一香末各一錢,丹砂五分,共研細,加雞蛋白一個,生薑汁三匙,攪勻後冷服。

有特效。

15、怔忡自汗,心氣不足。

用人參、當歸各半兩,和Yan豬腰子一對(切片)同煎,空心服。

藥渣焙乾為末,以山藥末作糊和藥成丸,如綠豆大。

每服五十丸,棗湯送下。

藥中亦可加一乳一香二錢。

16、肺虛久咳。

用人參二兩、鹿角膠(炙過)一兩,共研為末,每服三錢。

薄荷豉湯(如蔥)送下。

17、喘嗽咳血,脈弱無力。

用人參末三錢,雞蛋白調勻,清晨服下,服後即去枕仰臥。

病不久者,一服可愈。

久病者兩服有效。

以烏雞蛋的蛋白調藥。

效果更佳。

18、咳嗽吐血。

用人參、黃芪、麵粉各一兩,百合五錢,共研為末,滴水做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

每服五十丸。

飯前服,茅根湯送下。

又方:人參、一乳一香、丹砂,等分為末,加烏梅肉和成丸子,如彈子大,每天服一丸,開水送下。

19、吐血下血,血如泉一湧。

用人參五錢(焙)、側柏葉(先蒸後焙)、荊芥穗(燒存一性一)各五錢,共研為末。

每取二錢加入麵粉二錢中,以水調成稀糊吃下。

20、鼻血不止。

用人參、嫩柳枝,等分為末。

每服一錢,日服三次。

無柳枝可用蓮子心代。

21、一陰一虛尿血。

用人參(焙)、黃芪(鹽水炙),等分為末;另用紅皮蘿蔔一枚,切成四片蜜炙,炙過再炙,以用盡二兩蜂蜜為止。

每服以蘿蔔一片蘸藥末吃,鹽開水送下。

22、水渴。

用人參末,蛋白調勻。

每服一錢。

一天服三、四次。

又方:人參、栝樓根等分,生研為末,煉蜜和丸,如梧子大。

每服百丸,飯前以麥門冬煎湯送下。

一天服兩次。

此方名「玉壺丸」。

又方:人參一兩,甘草二兩(雄豬膽汁浸後加炙),腦子半錢,共研為末,調蜜做成丸子,如芡子大。

每次嚼一丸,冷開水送下。

又方:人參一兩,葛粉二兩,共研為末。

同時,在豬湯一升中,加藥三錢、蜜二兩,慢火熬成膏子。

每夜含咽一匙。

三次見效。

23、痢久暈厥,六脈沉香。

用人參、附子各一兩半,每次取半兩,加生薑十片、丁香十五粒、粳米一撮,在水二碗中煎至一碗半,空心溫服。

24、禁口痢。

用人參、蓮肉各三錢,水煎成濃湯,一口一口細吞之。

或加薑汁炒過黃連三錢同煎亦可。

25、老人虛痢不止,不能飲食。

用人參一兩、鹿角一兩、鹿角(去皮,炒過)五錢,共研為末,每服一茶匙,米湯調下。

一天服三次。

26、傷寒壞症(傷寒症或其他時疫,病久體弱,脈沉伏,不省人事)。

用人參一兩,加水二杯,煎至一杯,以井水浸冷後服下。

不久,鼻樑出汗,既藥有效。

此方名「奪命散」(即「復脈湯」)。

27、傷寒厥逆(身有微熱,煩躁,六脈沉細)。

用人參半兩,水煮,調牛膽南星末二錢,熱服。

28、筋骨風痛。

用人參四兩,酒泡三天,取出曬乾,與土茯苓一斤、山慈姑一兩,共研為末,煉蜜和藥為丸,如梧子大。

每服一百丸,飯前服,米湯送下。

29、小兒風一抽一筋。

用人參、蛤粉、丹砂,等分為末,加母豬血和成丸子,如綠豆大。

每服五十丸,金銀湯送下。

一天服兩次。

30、小兒驚後眼斜。

用人參、阿膠、糯米(炒成珠)各一錢,加水一碗,煎至七成,溫服。

一天服兩次。

31、蜈蚣、蜂蠆螫傷。

用人參末塗敷。

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
《本草綱目》古代醫書
起名測名
黃歷查詢
詩詞歌賦
實用查詢
免費測試
猜你喜歡
網名大全

【釋名】亦名黃參、血參、人銜、鬼蓋、神草、《本草綱目》草部  人參

© 2007-2025 喜蜜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