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道家經典句子》
1 . 相與於無相與,相為於無相為。
2 . 甚愛必大費,多藏必厚亡。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長久。
3 . 譯文:善於帶兵打仗的將帥,不逞其勇武;善於打仗的人,不輕易被激怒;善於勝敵的人,不與敵人正面衝突;善於用人的人,對人表示謙下。這叫做不與人爭的品德,這叫做運用別人的能力,這叫做符合自然的道理。
4 . 譯文:人們都把自己喜歡的東西當作神奇,把自己厭**的東西當作****;然而****可以變化為神奇,神奇也可以變化為****。所以說:"整個天下不過是一種氣罷了。"對立的事物可以互相轉化。成語"化**朽為神奇"源出於此。
5 . 譯文:以無厚入有隙,所以運作起來還是寬綽而有餘地的。說明做事要依乎天理,以無厚入有間,這是莊子養生論的核心。同時說明了要認識自然規律,按自然規律辦事。成語"目無全牛"、"游刃有餘"這兩條成語,都出自這裡。
6 . 聖人無常心,以百姓心為心。善者,吾善之;不善者,吾亦善之;德善。
7 . 譯文:使心靈達到虛的極致,堅守住靜的妙境,就能從萬物的變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。
8 . 眾人重利,廉士重名,賢士尚志,聖人貴精。
9 . 譯文:你不知道那個螳螂嗎?舞起它那兩把大刀式的胳臂,妄圖擋住滾滾前進的車輪。它不瞭解自己的力量是根本無法勝任的,卻自以為是地認為自己的本領很強大。成語"螳臂當車"的典故由此而來,用以比喻不自量力。
10 . 譯文:利用物而不受制於物,那麼怎麼可能會受牽累呢!
11 . 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,審自得者失之而不懼,行修於內者無位而不怍。
12 . 譯文:天網廣大無邊,網眼雖稀,卻不會有一點失漏。
13 . 譯文:用火來救火,用水來救水,這樣做不但不能匡正,反而會增加(衛君的)過錯。假借孔子教導顏回的話,來闡明一種處世之道。成語以火救火、以水救水出此。
14 . 譯文:如果不能守虛處靜,而以多聞博識自許,進而有為多言,那很快就會導致**敗。不如處虛守靜,而無為不言,能夠取得成功。
15 . 知不知,尚矣;不知知,病也。
16 . 筌者所以在魚,得魚而忘筌;蹄者所以在兔,得兔而忘蹄;言者所以在意,得意而忘言。
17 . 譯文:最大的禍患是不知足,最大的過失是想要得到的慾望。知足的人,永遠是滿足的。
18 . 譯文:孝順的兒子不去巴結父母,賢良的忠臣不去奉承君主,這就是作賢臣、作孝子的最高境界了。歎世俗阿諛成風,歎世人大惑不可救,呼喚真正的孝子、賢臣。
19 . 是以聖人之治,虛其心,實其腹,弱其志,強其骨。
20 . 山木自寇也,膏火自煎也。桂可食,故伐之;漆可用,故割之。人皆知有用之用,而莫知無用之用也。
21 . 譯文:最有智慧的人,總會表現出豁達大度之態;小有才氣的人,總愛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計較。合乎大道的言論,其勢如燎原烈火,既美好又盛大,讓人聽了心悅誠服。那些耍小聰明的言論,瑣瑣碎碎,廢話連篇。
22 . 譯文:不知是莊周在夢裡化成了蝴蝶呢,還是蝴蝶在夢裡化成了莊周呢?莊子現身說法,認為夢與覺並無不同,都是道的物化現象。因此,若要齊同物論,就必須首先破除有我之見,而與萬物混為一體。
23 . 譯文:小的迷惑可以使人弄錯方向,大的迷惑能夠使人喪失本性。說明純正的人性就是人自然的本性,而仁義則不但不合人性,而且是傷性亂世的。
24 . 譯文:天下的人都僅僅知道以美為美,這就是**了。都僅僅知道以善為善,這就是**了。有和無是相互依存的,難和易是相互促成的,長和短互為比較,高和下互為方向,聲響和回音相呼應,前邊與後邊相伴隨。此乃常情,故曰恆也。
25 .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,德之至也。
26 . 我有三寶,持而保之:一曰慈,二曰儉,三曰不敢為天下先。譯
27 . 夫鵠不日浴而白,烏不日黔而黑。
28 . 譯文:保持本質淳樸無華,減少私心貪慾。
29 . 譯文:狂風刮不了一早上,暴雨下不了一整天。
30 . 譯文:把無為當做為,把無事當做事,把無味當做味。不管大小多少,要用德來報答怨**。打算克服困難要從容易處入手;實現遠大理想要從細小處開始。天下的難事必須從容易處做起,天下的大事必須從細小處做起。
31 . 譯文:一尺長的鞭杖,每天截取一半,永遠也截不完。物質可無限分割。
32 . 反者道之動;弱者道之用。天下萬物生於有,有生於無。
33 . 2025譯文:無為,就能夠利用天下,而感到閒暇有餘;有為,就被天下所利用,而感到急迫不足。以虛無、自然、無為,闡釋無為之治。
34 . 譯文:合抱的大樹由細小的幼苗長成,九層的高台由一筐一筐的泥土堆成,千里遠的行程須從腳下開始。
35 . 禍莫大於不知足,咎莫大於欲得。故知足之足,常足矣。
36 . 譯文:人生是有限的,但知識是無限的,用有限的人生追求無限的知識,是必然失敗 的。
37 . 譯文:讓人民吃得香甜,穿得漂亮,住得安適,滿意於他們的平凡生活。國與國之間相互得見,雞犬之聲相互聽得見,而人民從生到死,也互不往來。
38 . 朝菌不知晦朔,蟪蛄不知春秋,早晨生出晚上就死的菌和夏天 出生秋天就死的昆蟲因為年壽短而難以經歷和知曉更多的事物。至人無己,神人無功,聖人無名。
39 . 挫其銳,解其紛,和其光,同其塵。
40 . 譯文:有手藝的人勞累,聰明的人憂慮,無能的人無所求,所以逍遙自在。
41 . 譯文:最高的善像水那樣,水善於幫助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。
42 . 譯文:最方正的東西看不到它的稜角,越貴重的器具做成的越慢,最大的聲音聽不到聲音,最大的形象沒有形跡。
43 . 譯文:人取法地,地取法天,天取法道,道純任自然。
44 . 以火救火,以水救水,名之曰益多。
45 . 譯文:大自然的規律,利於萬物而不加害萬物。聖人所遵從的原則,是給天下人帶來好處但卻不與之爭利。
46 . 大知閒閒,小知間間;大言炎炎,小言詹詹。
47 . 甘其食,美其服,安其居,樂其俗。鄰國相望,雞犬之聲相聞,民到老死不相往來。
48 . 譯文:君子的交誼淡得像清水一樣,小人的交情甜得像甜酒一樣;君子淡泊而心地親近,小人以利相親而終會利斷義絕。但凡無緣無故而接近相合的,那麼也會無緣無故地離散。
49 . 譯文:不知是莊周夢中變成蝴蝶呢,還是蝴蝶夢中變成莊周呢?莊周與蝴蝶那必定是有區別的。這就叫物、我的交合與變化。
50 . 譯文:小的迷惑能夠使人弄錯方向,大的迷惑能夠使人喪失本性。
Time:202511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