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。 說聰明也, 孔仲尼安可齊肩; 論道德也, 李伯陽故應縮首。 絕倫武略, 獨戰退八萬四千魔兵; 蓋世良才, 復論敗九十六種外道。 拱身誓水, 坐斷愛河。 披忍辱之蓑衣, 遮無明之煙雨。 慈悲帆掛, 方便風吹。 撐般若之扁舟, 游死生之苦海。 誓山月白, 覺海風清。 釣汩沒之眾生, 歸涅槃之籃籠。 如斯旨趣, 即是平生。 暫歇釣竿, 乃留詩曰:家居常寂本優遊。 來執魚竿苦海頭。 直待眾生都入手, 此時方始不垂鉤。 曾講彌陀經十遍。 孤山疏鈔頻舒捲。 事理圓融文義顯。 多方便。 到頭只勸生蓮苑。 本性彌陀隨體現。 唯心淨土何曾遠。 十萬程途從事見。 休分辨。 臨終但自親行轉。
毛衫。 富貴經中談淨域。 赤珠瑪瑙為嚴飾。 彼土眾生當曉色。 擎衣裓。 妙華供養他方佛。 稚小嬉游隨沒溺。 娑婆是苦何曾識。 忻厭邇來方有力。 從朝夕。 靜焚一炷香凝碧。
掛懷。 西望樂邦雲杳隔。 一鉤新月彎彎白。 意欲往生何計策。 勞魂魄。 彌陀一念聲千百。 金殿玉樓為屋宅。 七重行樹強松柏。 華里托生非血脈。 真高格。 樂天不是蓬萊客。
簷頭。 萬事到頭無益已。 尋思只有修行是。 若送此心游寶地。 還容易。 坐觀落日當西墜。 萬頃紅光歸眼際。 眼開眼閉長明媚。 此觀成時知法味。 心歡喜。 臨終決定生蓮裡。
路長。 人世罪冤知底數。 前程不是無冥府。 爭似靜焚香一炷。 無行住。 聲聲稱念彌陀父。 罪業盡消生有處。 彌陀願力堪憑據。 十念一心存旦暮。 西方路。 功成足步紅蓮去。
冤家。 一點神魂初托魄。 青蓮華里琉璃宅。 毫相法音非間隔。 雖明白。 到頭不似金台客。 九品高低隨報獲。 或經劫數華方拆。 若是我生心性窄。 應煎迫。 未開須把蓮華擘。
頻伽。 三十六般包一袋。 膿囊臭穢猶貪愛。 恰似蜣螂推糞塊。 無停待。 朝朝只在塵中<畾力>。 若解堅心生重悔。 寧拘惡逆並魁膾。 一念能消千劫罪。 生華內。 滿身瓔珞鳴珂佩。
誦持。 休縱心猿馳意馬。 牢將系念繩頭把。 說破十疑因智者。 爭傳寫。 廬山又結蓮華社。 十八大賢居會下。 功成五色雲西駕。 諸上善人都在那。 相迎迓。 聚頭只說無生話。
剎那。 文墨尖新無處用。 已將名利渾如夢。 一串數珠隨手弄。 休千種。 唯聞念佛心歡勇。 滉漾空中仙樂動。 笙簫聲細天風送。 接引凡夫歸聖眾。 香雲捧。 男兒此日方崇重。
母胎。 鸚鵡頻伽知幾隻。 音聲和雅鳴朝夕。 演暢五根並五力。 令人憶。 心飛恨不身生翼。 從是西方十萬憶。 山長水遠誰人識。 唯是觀門歸路直。 真消息。 坐澄劫水琉璃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