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固多陳跡, 東山復盛游。 鐃聲發大道, 草色引行騶。 此地何時有, 長江自古流。 頻隨公府步, 南客寄徐州。
遠送臨川守, 還同康樂侯。 歲時徒改易, 今古接風流。 五馬嘶長道, 雙旌向本州。 鄉心寄西北, 應上郡城樓。
不見白衣來送酒, 但令黃菊自開花。 愁看日晚良辰過, 步步行尋陶令家。
貧居依柳市, 閒步在蓮宮。 高閣宜春雨, 長廊好嘯風。 誠如雙樹下, 豈比一丘中。
隴首怨西征, 嶺南雁北顧。 行人與流水, 共向閩中去。
露濕青蕪時欲晚, 水流黃葉意無窮。 節近重陽念歸否, 眼前籬菊帶秋風。
向山獨有一人行, 近洞應逢雙鶴迎。 嘗以素書傳弟子, 還因白石號先生。 無窮杏樹行時種, 幾許芝田向月耕。 師事少君年歲久, 欲隨旄節往層城。
哭葬寒郊外, 行將何所從。 盛曹徒列柏, 新墓已栽松。 海月同千古, 江雲覆幾重。 舊書曾諫獵, 遺草議登封。 疇昔輕三事, 嘗期老一峰。 門臨商嶺道, 窗引洛城鐘。 應積泉中恨, 無因世上逢。 招尋偏見厚, 疏慢亦相容。 張范唯通夢, 求羊永絕蹤。 誰知長卿疾, 歌賦不還邛。
夜雨須停棹, 秋風暗入衣。 見君嘗北望, 何事卻南歸。
南橋春日暮, 楊柳帶青渠。 不得同攜手, 空成意有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