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陽城裡謝城中, 入曳長裾出佩銅。 燕國金台無別客, 陶家柳下有清風。 數蹤篆隸書新得, 一灶屯蒙火細紅。 時說三吳欲歸處, 綠波洲渚紫蒲叢。
越城吳國結良姻, 交發芙蓉幕內賓。 自顧幽沈槐省跡, 得陪清顯諫垣臣。 分題曉並蘭舟遠, 對坐宵聽月狖頻。 更愛延平津上過, 一雙神劍是龍鱗。
雖言嵩岳秀崔嵬, 少降連枝命世才。 南史兩榮唯百揆, 東閩雙拜有三台。 二天在頂家家詠, 丹鳳銜書歲歲來。 虛說古賢龍虎盛, 誰攀荊樹上金台。
渥窪步數太阿姿, 爭遣王侯不奉知。 花作城池入官處, 錦隨刀尺少年時。 兩衙斷獄兼留客, 三考論功合樹碑。 須信隔簾看刺史, 錦章朱紱已葳蕤。
長生猶自重無生, 言讓仙祠佛寺成。 碑折誰忘康樂制, 山靈表得遠公名。 松形入漢籐蘿短, 僧語離經耳目清。 莫怪遲遲不歸去, 童年已夢繞林行。
闔閭城外越江頭, 兩地煙濤一葉舟。 到日荊枝應便茂, 別時珠淚不須流。 迎歡酒醒山當枕, 詠古詩成月在樓。 明日尊前若相問, 為言今訪赤松游。
滕王閣下昔相逢, 此地今難訪所從。 唯愛金籠貯鸚鵡, 誰論鐵柱鎖蛟龍。 荊榛翠是錢神染, 河岳期須國士鐘, 一箸鱸魚千古美, 後人終少繼前蹤。
支頤默省舊林泉, 石徑茅堂到目前。 衰碧鳴蛩莎有露, 濃陰歇鹿竹無煙。 水從井底通滄海, 山在窗中倚遠天。 何事蒼髯不歸去, 燕昭台上一年年。
塞門關外日光微, 角怨單于雁駐飛。 沖水路從冰解斷, 逾城人到月明歸。 燕山臘雪銷金甲, 秦苑秋風脆錦衣。 欲吊昭君倍惆悵, 漢家甥舅竟相違。
往日江村今物華, 一回登覽一悲嗟。 故人歿後城頭月, 新鳥啼來壟上花。 賣劍錢銷知絕俗, 聞蟬詩苦即思家。 謝公古郡青山在, 三尺孤墳撲海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