曲江晴影石千株, 吾子思歸夢斷初。 有信北來山疊疊, 無言南去雨疏疏。 祖師門接園林路, 丞相家同井邑居。 閒野老身留得否, 相招多是秀才書。
樂天歌詠有遺編, 留在東林伴白蓮。 百尺典墳隨喪亂, 一家風雅獨完全。 常聞荊渚通侯論, 果遂吳都使者傳。 仰賀斯文歸朗鑒, 永資聲政入薰弦。
又聞繁總在嘉州, 職重身閒倚寺樓。 大象影和山面落, 兩江聲合郡前流。 棋輕國手知難敵, 詩是天才肯易酬。 畢竟男兒自高達, 從來心不是悠悠。
曾得音書慰暮年, 相思多故信難傳。 清吟何處題紅葉, 舊社空懷墮白蓮。 山水本同真趣向, 侯門剛有薄因緣。 他時不得君招隱, 會逐南歸楚客船。
邛州靈境產修篁, 九節材應表九陽。 造化已能分尺度, 保持爭合與尋常。 幽林剪破清秋影, 高手攜來綠玉光。 深謝魯儒憐潦倒, 欲教撐拄繞禪床。
同年生在鹹通裡, 事佛為儒趣盡高。 我性已甘披祖衲, 君心猶待脫藍袍。 霜髭曉幾臨銅鏡, 雪鬢寒疏落剃刀。 出世朝天俱未得, 不妨還往有風騷。
頭白已無行腳念, 自開荒寺住煙蘿。 門前路到瀟湘盡, 石上雲歸岳麓多。 南祖衣盂曾禮謁, 東林泉月舊經過。 閒來松外看城郭, 一片紅塵隔逝波。
當時六祖在黃梅, 五百人中眼獨開。 入室偈聞傳絕唱, 升堂客謾恃多才。 鐵牛無用成真角, 石女能生是聖胎。 聞說欲拋經論去, 莫教惆悵卻空回。
所聞新事即戈矛, 欲去終疑是暗投。 遠客寄言還有在, 此門將謂總無休。 千篇著述誠難得, 一字知音不易求。 時入思量向何處, 月圓孤憑水邊樓。
白首蕭條居漢浦, 清吟編集號檀溪。 有人收拾應如玉, 無主知音只似泥。 入理半同黃葉句, 遣懷多擬碧雲題。 猶能為我相思在, 千里封來夢澤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