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少平戎老學仙, 表求骸骨乞生全。 不堪腰下懸金印, 已向雲西寄玉田。 旄節抱歸官路上, 公卿送到國門前。 人間雞犬同時去, 遙聽笙歌隔水煙。
擬報平生未殺身, 難離門館起居頻。 不看匣裡釵頭古, 猶戀機中錦樣新。 一旦甘為漳岸老, 全家卻作杜陵人。 朝天路在驪山下, 專望紅旗拜舊塵。
回天轉地是將軍, 扶助春宮上五雲。 撫背恩雖同骨肉, 擁旄名未敵功勳。 盡收壯勇填兵數, 不向蕃渾奪馬群。 閒即單于台下獵, 威聲直到海西聞。
杏花壇上授書時, 不廢中庭趁蝶飛。 暗寫五經收部秩, 初年七歲著衫衣。 秋堂白髮先生別, 古巷青襟舊伴歸。 獨向鳳城持薦表, 萬人叢裡有光輝。
髭鬚雖白體輕健, 九十三來卻少年。 問事愛知天寶裡, 識人皆是武皇前。 玉裝劍佩身長帶, 絹寫方書子不傳。 侍女常時教合藥, 亦聞私地學求仙。
鄱陽太守是真人, 琴在床頭菉在身。 曾向先皇邊諫事, 還應上帝處稱臣。 養生自有年支藥, 稅戶應停月進銀。 淨掃水堂無侍女, 下街唯共鶴慇勤。
渾身著箭瘢猶在, 萬槊千刀總過來。 輪劍直衝生馬隊, 抽旗旋踏死人堆。 聞休鬥戰心還癢, 見說煙塵眼即開。 淚滴先皇階下土, 南衙班裡趁朝回。
百代功勳一日成, 三年五度換雙旌。 閒來不對人論戰, 難處長先自請行。 旗下可聞誅敗將, 陣頭多是用降兵。 當朝面受新恩去, 算料妖星不敢生。
乞取池西三兩竿, 房前栽著病時看。 亦知自惜難判割, 猶勝橫根引出欄。
雨中溪破無干地, 浸著床頭濕著書。 一個月來山水隔, 不知茅屋若為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