郭南雲水佳, 訟簡野情發。 紫芝每相引, 黃綬不能紲。 稍入石門幽, 始知靈境絕。 冥搜未寸晷, 仙徑俄九折。 蟠木蓋石樑, 崩巖露雲穴。 數峰拔崑崙, 秀色與空澈。 玉氣交晴虹, 桂花留曙月。 半巖采珉者, 一點如片雪。 真賞無前程, 奇觀寧暫輟。 更聞東林磬, 可聽不可說。 興中尋覺化, 寂爾諸象滅。
自樂魚鳥性, 寧求農牧資。 淺深愛巖壑, 疏鑿盡幽奇。 雨花相助好, 鶯鳴春草時。 種蘭入山翠, 引葛上花枝。 風露拆紅紫, 緣溪復映池。 新泉香杜若, 片石引江蘺。 宛謂武陵洞, 潛應造化移。 杖策攜煙客, 滿袖掇芳蕤。 蝴蝶舞留我, 仙雞閒傍籬。 但令黃精熟, 不慮韶光遲。 笑指雲蘿徑, 樵人那得知。
伯牙道喪來, 弦絕無人續。 誰知絕唱後, 更有難和曲。 層峰與清流, 逸勢競奔蹙。 清文不出戶, 仿像皆在目。 霧雪看滿懷, 蘭荃坐盈掬。 孤光碧潭月, 一片崑崙玉。 初見歌陽春, 韶光變枯木。 再見吟白雪, 便覺雲肅肅。 則知造化源, 方寸能展縮。 斯文不易遇, 清爽心豈足。 願言書諸紳, 可以為佩服。
入谷逢雨花, 香綠引幽步。 招提饒泉石, 萬轉同一趣。 向背森碧峰, 淺深羅古樹。 堯皇未登極, 此地曾隱霧。 秘讖得神謀, 因高思虎踞。 太陽忽臨照, 物象俄光煦。 梵王宮始開, 長者金先布。 白水入禪境, 碭山通覺路。 往往無心雲, 猶起潛龍處。 仍聞七祖後, 佛子繼調御。 溪鳥投慧燈, 山蟬飽甘露。 不作解纓客, 寧知捨筏喻。 身世已悟空, 歸途復何去。
蟠木無匠伯, 終年棄山樊。 苦心非良知, 安得入君門。 忽忝英達顧, 寧窺造化恩。 螢光起腐草, 雲翼騰沉鯤。 片石世何用, 良工心所存。 一叨尉京甸, 三省慚黎元。 賢尹正趨府, 僕夫儼歸軒。 眼中縣胥色, 耳裡蒼生言。 居人散山水, 即景真桃源。 鹿聚入田徑, 雞鳴隔嶺村。 餐和俗久清, 到邑政空論。 且嘉訟庭寂, 前階滿芳蓀。
萬點瑤台雪, 飛來錦帳前。 瓊枝應比淨, 鶴發敢爭先。 散影成花月, 流光透竹煙。 今朝謝家興, 幾處郢歌傳。
睿想入希夷, 真游到具茨。 玉鑾登嶂遠, 雲輅出花遲。 泉壑凝神處, 陽和布澤時。 六龍多順動, 四海正雍熙。
涼夜褰簾好, 輕雲過月初。 碧空河色淺, 紅葉露聲虛。 道阻天難問, 機忘世易疏。 不知雙翠鳳, 棲棘復何如。
舍下虎溪徑, 煙霞入暝開。 柴門兼竹靜, 山月與僧來。 心瑩紅蓮水, 言忘綠茗杯。 前峰曙更好, 斜漢欲西回。
不醉百花酒, 傷心千里歸。 獨收和氏玉, 還采舊山薇。 出處離心盡, 榮枯會面稀。 預愁芳草色, 一徑入衡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