鄭南伏毒寺, 瀟灑到江心。 石影銜珠閣, 泉聲帶玉琴。 風杉曾曙倚, 雲嶠憶春臨。 萬里滄浪外, 龍蛇只自深。
悵望東陵道, 平生灞上游。 春濃停野騎, 夜宿敞雲樓。 離別人誰在, 經過老自休。 眼前今古意, 江漢一歸舟。
天時人事日相催, 冬至陽生春又來。 刺繡五紋添弱線, 吹葭六琯動浮灰。 岸容待臘將舒柳, 山意沖寒欲放梅。 雲物不殊鄉國異, 教兒且覆掌中杯。
曾為掾吏趨三輔, 憶在潼關詩興多。 巫峽忽如瞻華岳, 蜀江猶似見黃河。 舟中得病移衾枕, 洞口經春長薜蘿。 形勝有餘風土惡, 幾時回首一高歌。
殊俗還多事, 方冬變所為。 破甘霜落爪, 嘗稻雪翻匙。 巫峽寒都薄, 烏蠻瘴遠隨。 終然減灘瀨, 暫喜息蛟螭。
年年至日長為客, 忽忽窮愁泥殺人。 江上形容吾獨老, 天邊風俗自相親。 杖藜雪後臨丹壑, 鳴玉朝來散紫宸。 心折此時無一寸, 路迷何處見三秦。
為客無時了, 悲秋向夕終。 瘴餘夔子國, 霜薄楚王宮。 草敵虛嵐翠, 花禁冷葉紅。 年年小搖落, 不與故園同。
有瘴非全歇, 為冬亦不難。 夜郎溪日暖, 白帝峽風寒。 蒸裹如千室, 焦糟幸一柈。 茲辰南國重, 舊俗自相歡。
重陽獨酌杯中酒, 抱病起登江上台。 竹葉於人既無分, 菊花從此不須開。 殊方日落玄猿哭, 舊國霜前白雁來。 弟妹蕭條各何往, 干戈衰謝兩相催。 舊日重陽日, 傳杯不放杯。 即今蓬鬢改, 但愧菊花開。 北闕心長戀, 西江首獨回。 茱萸賜朝士, 難得一枝來。 舊與蘇司業, 兼隨鄭廣文。 採花香泛泛, 坐客醉紛紛。 野樹歌還倚, 秋砧醒卻聞。 歡娛兩冥漠, 西北有孤雲。 故里樊川菊, 登高素滻源。 他時一笑後, 今日幾人存。 巫峽蟠江路, 終南對國門。 系舟身萬里, 伏枕淚雙痕。 為客裁烏帽, 從兒具綠尊。 佳辰對群盜, 愁絕更誰論。
九日明朝是, 相要舊俗非。 老翁難早出, 賢客幸知歸。 舊采黃花剩, 新梳白髮微。 漫看年少樂, 忍淚已沾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