念昔有此峰, 在彼江陵先。 舉世未能知, 愚亦望同賢。 我來心益悶, 欲上天公箋。
茅堂階豈高, 數寸是苔蘚。 只恐秋雨中, 窗戶亦不濺。 眼前無此物, 我情何由遣。
芭蕉叢叢生, 月照參差影。 數葉大如牆, 作我門之屏。 稍稍聞見稀, 耳目得安靜。
桃花四散飛, 桃子壓枝垂。 寂寂青陰裡, 幽人舉步遲。 慇勤念此徑, 我去復來誰。
方塘菡萏高, 繁艷相照耀。 幽人夜眠起, 忽疑野中燒。 曉尋不知休, 白石岸亦峭。
舊山寧要去, 此有濯纓泉。 曉景松枝覆, 秋光月色連。 行尋屐齒盡, 坐對角巾偏。 寂寂幽棲處, 無妨請俸錢。
由釣起茅亭, 柴扉復竹楹。 波清見絲影, 坐久識魚情。 白鳥依窗宿, 青蒲傍砌生。 欲同漁父捨, 須自減逢迎。
幽島蘚層層, 詩人日日登。 坐危石是榻, 吟冷唾成冰。 靜對唯秋水, 同來但老僧。 竹枝題字處, 小篆復誰能。
微徑嬋娟裡, 唯聞靜者知。 跡深苔長處, 步狹筍生時。 高是連幽樹, 窮應到曲池。 紗巾靈壽杖, 行樂復相宜。
不與江水接, 自出林中央。 穿花復遠水, 一山聞杏香。 我來持茗甌, 日屢此來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