榮枯無路入千峰, 肥遁誰諧此志同。 司寇亦曾遭魯黜, 步兵何事哭途窮。 檜松瘦健滴秋露, 戶牖虛明生晚風。 山思更清人影絕, 隴雲飛入草堂中。
松下清風吹我襟, 上方鐘磬夜沈沈。 已知廬岳塵埃絕, 更憶寒山雪月深。 高謝萬緣消祖意, 朗吟千首亦師心。 豈知名出遍諸夏, 石上棲禪竹影侵。
鈍碧頑青幾萬秋, 直無天地始應休。 莫嫌塵土佯遮面, 能向樓台強出頭。 霽色陡添千尺翠, 夕陽閒放一堆愁。 假饒不是神仙骨, 終抱琴書向此游。
記室新詩相寄我, 藹然清絕更無過。 溪風滿袖吹騷雅, 巖瀑無時滴薜蘿。 雲外山高寒色重, 雪中松苦夜聲多。 靜酬嘉唱對幽景, 蒼鶴羸棲古木柯。
情知此事少知音, 自是先生枉用心。 世上幾時曾好古, 人前何必更沾襟。 致身不似笙竽巧, 悅耳寧如鄭衛淫。 三尺焦桐七條線, 子期師曠兩沈沈。
秋來緣樹復緣牆, 怕共平蕪一例荒。 顏色不能隨地變, 風流唯解逐人香。 煙含細葉交加碧, 露拆寒英次第黃。 深謝栽培與知賞, 但慚終歲待重陽。
見說金台客, 相逢只論詩。 坐來殘暑退, 吟許野僧知。 自喜幽棲僻, 唯慚道義虧。 身閒偏好古, 句冷不求奇。 晦跡全無累, 安貧自得宜。 同人終念我, 蓮社有歸期。
長松埋澗底, 鬱鬱未出原。 孤雲飛隴首, 高潔不可攀。 古道貴拙直, 時事不足言。 莫飲盜泉水, 無為天下先。 智者與愚者, 盡歸北邙山。 唯有東流水, 年光不暫閒。
曉屐歸來岳寺深, 嘗思道侶會東林。 昏沈天竺看經眼, 蕭索淨名老病心。 雲蓋數重橫隴首, 苔花千點遍松陰。 知君超達悟空旨, 三徑閒行抱素琴。
臥病厭厭三伏盡, 商飆初自水邊來。 高峰枯槁骨偏峭, 野樹扶疏葉未摧。 時序追牽從鬢改, 蟬聲酸急是誰催。 雲門不閉全無事, 心外沈然一聚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