衡門亦無路, 何況入西秦。 灸病不得穴, 徒為采艾人。
劍外九華英, 緘題下玉京。 開時微月上, 碾處亂泉聲。 半夜招僧至, 孤吟對月烹。 碧沈霞腳碎, 香泛乳花輕。 六腑睡神去, 數朝詩思清。 月餘不敢費, 留伴肘書行。
池塘靜於寺, 俗事不到眼。 下馬如在山, 令人忽疏散。 明公有高思, 到此遂長返。 乘興挈一壺, 折荷以為盞。 入竹籐似蛇, 侵牆水成蘚。 幽鳥不識人, 時來拂冠冕。 沿流路若窮, 及行路猶遠。 洞中已雲夕, 洞口天未晚。 自憐不羈者, 寫物心常簡。 翻愁此興多, 引得嵇康懶。
長河凍如石, 徵人夜中戍。 但恐筋力盡, 敢憚將軍遇。 古來死未歇, 白骨礙官路。 豈無一有功, 可以高其墓。 親戚牽衣泣, 悲號自相顧。 死者雖無言, 那堪生者悟。 不如無手足, 得見齒發暮。 乃知七尺軀, 卻是速死具。
心如山上虎, 身若倉中鼠。 惆悵倚市門, 無人與之語。 夜宴李將軍, 慾望心相許。 何曾聽我言, 貪謔邯鄲女。 獨上黃金台, 淒涼淚如雨。
君山南面浪連天, 一客愁心兩處懸。 身逐片帆歸楚澤, 魂隨流水向秦川。 月回浦北千尋雪, 樹出湖東幾點煙。 更欲登樓向西望, 北風催上洞庭船。
澗草疏疏螢火光, 山月朗朗楓樹長。 南村犢子夜聲急, 應是欄邊新有霜。
荻花蘆葉滿溪流, 一簇笙歌在水樓。 金管曲長人盡醉, 玉簪恩重獨生愁。 女蘿力弱難逢地, 桐樹心孤易感秋。 莫怪當歡卻惆悵, 全家欲上五湖舟。
功名若及鴟夷子, 必擬將舟泛洞庭。 柳色湖光好相待, 我心非醉亦非醒。
居處絕人事, 門前雀羅施。 誰遣辟書至, 僕隸皆展眉。 匹馬渡河洛, 西風飄路岐。 手執王粲筆, 閒吟向旌旗。 香晚翠蓮動, 吟餘紅燭移。 開口啖酒肉, 將何報相知。 況我魏公子, 相顧不相疑。 豈學官倉鼠, 飽食無所為。 白露沾碧草, 芙蓉落清池。 自小不到處, 全家忽如歸。 吾宗處清切, 立在白玉墀。 方得一侍座, 單車又星飛。 願將門底水, 永托萬頃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