墨客鍾張侶, 材高吳越珍。 千門來謁帝, 駟馬去榮親。 吏邑沿清洛, 鄉山指白蘋.歸期應不遠, 當及未央春。
寶坊求往跡, 神理駐沿洄。 雁塔酬前願, 王身更後來。 加持將暝合, 朗悟豁然開。 兩世分明見, 餘生復幾哉。
十五能行西入秦, 三十無家作路人。 時命不將明主合, 布衣空染洛陽塵。
山頭禪室掛僧衣, 窗外無人溪鳥飛。 黃昏半在下山路, 卻聽鐘聲連翠微。
世界蓮花藏, 行人香火緣。 燈王照不盡, 中夜寂相傳。
郡有化城最, 西窮疊嶂深。 松門當澗口, 石路在峰心。 幽見夕陽霽, 高逢暮雨陰。 佛身瞻紺發, 寶地踐黃金。 雲向竹谿盡, 月從花洞臨。 因物成真悟, 遺世在茲岑。
不敢要君征亦起, 致君全得似唐虞。 讜言昨歎離天聽, 新像今聞入縣圖。 琴鎖壞窗風自響, 鶴歸喬木隱難呼。 學書弟子何人在, 點檢猶存諫草無。
羽客北山尋, 草堂松徑深。 養神宗示法, 得道不知心。 洞戶逢雙履, 寥天有一琴。 更登玄圃上, 仍種杏成林。
華陽仙洞口, 半嶺拂雲看。 窈窕穿苔壁, 差池對石壇。 方隨地脈轉, 稍覺水晶寒。 未果變金骨, 歸來茲路難。
仙郎偏好道, 鑿沼象瀛洲。 魚樂隨情性, 船行任去留。 秦人辨雞犬, 堯日識巢由。 歸客衡門外, 仍憐返景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