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/明妃曲和王介甫作 (作者:歐陽修)
胡人以鞍馬為家, 射獵為俗。 泉甘草美無常處, 鳥驚獸駭爭馳逐。 誰將漢女嫁胡兒, 風沙無情貌如玉。 身行不遇中國人, 馬上自作思歸曲。 推手為琵卻手琶, 胡人共聽亦咨嗟。 玉顏流落死天涯, 琵琶卻傳來漢家。 漢宮爭按新聲譜, 遺恨已深聲更苦。 纖纖女手生洞房, 學得琵琶不下堂。 不識黃雲出塞路, 豈知此聲能斷腸! 漢宮有佳人, 天子初未識, 一朝隨漢使, 遠嫁單于國。 絕色天下無, 一失難再得, 雖能殺畫工, 於事竟何益? 耳目所及尚如此, 萬里安能制夷狄! 漢計誠已拙, 女色難自誇。 明妃去時淚, 灑向枝上花。 狂風日暮起, 飄泊落誰家。 紅顏勝人多薄命, 莫怨東風當自嗟。
我遭讒口身落此, 每聞巧言宜可憎。 春到山城苦寂寞, 把盞常恨無娉婷。 花開鳥語輒自醉, 醉與花鳥為交朋。 花能嫣然顧我笑, 鳥勸我飲非無情。 身閒酒美惜光景, 惟恐鳥散花飄零。 可笑靈均楚澤畔, 離騷憔悴愁獨醒。
春陽泛野動, 春陰與天低。 遠林氣藹藹, 長道風依依。 覽物雖暫適, 感懷翻然移。 所見既可駭, 所聞良可悲。 去年水後旱, 田畝不及犁。 冬溫晚得雪, 宿麥生者稀。 前去固無望, 即日已苦饑。 老稚滿田野, 斫掘尋鳧茈。 此物近亦盡, 卷耳共所資。 昔雲能驅風, 充腹理不疑; 今乃有毒厲, 腸胃生瘡痍。 十月七八死, 當路橫其屍。 犬彘咋其骨, 烏鳶啄其皮。 胡為殘良民, 令此鳥獸肥? 天豈意如此? 泱蕩莫可知! 高位厭梁肉, 坐論攙雲霓。 豈無富人術, 使之長熙熙? 我今饑伶俜, 憫此復自思:自濟既不暇, 將復奈爾為! 愁憤徒滿胸, 嶸〔山+「宏」去〕不能齊。
無戰王者師, 有備軍之志。 天下承平數十年, 此語雖存人所棄。 今歲西戎背世盟, 直隨秋風寇邊城。 屠殺熟戶燒障堡, 十萬馳騁山嶽傾。 國家防塞今有誰? 官為承製乳臭兒。 酣觴大嚼乃事業, 何嘗識會兵之機? 符移火急搜卒乘, 意謂就戮如縛屍。 未成一軍已出戰, 驅逐急使緣〔山僉〕〔山+繁體「戲」字〕。 馬肥甲重士飽喘, 雖有弓劍何所施。 連顛自欲墮深谷, 虜騎笑指聲嘻嘻。 一麾發伏雁行出, 山下掩截成重圍。 我軍免胄乞死所, 承製面縛交涕〔夷〕。 逡巡下令藝者全, 爭獻小技歌且吹。 其餘劓首放之去, 東走矢液皆淋漓。 道無耳准若怪獸, 不自愧恥猶生歸! 守者沮氣陷者苦, 盡由主將之所為。 地機不見欲僥勝, 羞辱中國堪傷悲。
蠟痕初染仙莖露, 新聲又移涼影。 佩玉流空, 綃衣翦霧, 幾度槐昏柳暝。 幽窗睡醒。 奈欲斷還連, 不堪重聽。 怨結齊姬, 故宮煙樹翠陰冷。 當時舊情在否, 晚妝清鏡裡, 猶記嬌鬢。 亂咽頻驚, 余悲漸杳, 搖曳風枝未定。 秋期話盡。 又抱葉淒淒, 暮寒山靜。 付與孤蛩。 苦吟清夜永。
漸滄浪、凍痕消盡。 瓊絲初漾明鏡。 鮫人夜翦龍髯滑, 織就水晶簾冷。 鳧葉淨。 最好似、嫩荷半卷浮晴影。 玉流翠凝。 早枯豉融香, 紅鹽和雪, 醉齒嚼清瑩。 功名夢, 曾被秋風喚醒。 故人應動高興。 悠然世味渾如水, 千里舊懷誰省。 空對影。 奈回首、姑蘇台畔愁波暝。 煙寒夜靜。 但只有芳洲, 蘋花共老, 何日泛歸艇。
極目天如畫。 水花中、湧出蓮宮, 翠楹碧瓦。 勝景中川金焦似, 勒石□□□□。 尚隔浦、風煙不跨。 妖蜃自降真歇手, 漲平沙、妙補乾坤罅。 雙寺合, 萬僧夏。 東西塔影龍分掛。 夜無雲、點點一天, 星斗相射。 七十二灘聲到海, 括櫓甌帆上下。 泣不為、琵琶聲啞。 故寢荒涼成一夢, 問來鷗、去鷺無知者。 煙樹濕, 怒濤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