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首頁 - 起名大全 - 名字測試伏一頓,伏一頓姓名測試2025,伏一頓起名用字解釋

伏一頓名字測試,2025 姓名測試伏一頓,起名字測試伏一頓

你想瞭解自己的名字伏一頓有何涵義嗎?我們依據中華傳統姓名學理論,提供姓名測試伏一頓算命,伏一頓名字測試,測名字伏一頓預測名字與人生的關係,並且提供姓名查詢解釋,根據詞典逐字解釋名字伏一頓的含義。

請輸入您的姓名:

漢字 繁體 拼音 五行 筆劃 姓名學解釋
   伏  fú  水  6  英雄氣概,一生性剛有美德,中年多災,晚年隆昌。 (
   一  yī  土  1  克父傷母,性剛果斷,少年艱難,中年勞,晚年吉祥。 (
   頓  dùn  火  13  刑偶傷子,身弱短壽,二子吉祥,中年吉祥,晚年勞神。 (

伏字 起名用字參考

伏:本義指俯伏,趴下。後引申為隱藏,隱匿,屈服,認錯或認罰等含義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14070次)

伏字出處:[說文解字]:編號5136,第08捲上,人部第213字 [康熙字典]:頁95第23

伏字的解釋

伏〈動〉

(會意。從人,從犬。意思是:人如狗那樣地匍伏著。本義:俯伏;趴下)

同本義 [lie prostrate]

伏,司也。--《說文》

伏瘞亦如之。--《周禮·犬人》。司農註:「課伏犬以王車轢之。」

伏,覆也。--《釋名·釋姿容》

寢毋伏。--《禮記·曲禮上》

雌雞伏子。--《漢書·五行志中之上》

楚子伏己而鹽其腦。--《左傳·僖公二十八年》

一府中皆滀伏,莫敢起。--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

廡下一生伏案臥。--清·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

及敵槍再擊,寨中人又鶩伏矣。--清·徐珂《清稗類鈔·戰事類》

又如:伏屍(倒在地上的屍體,多

伏 fu

⒈趴,臉面向下,身體前屈:~地。~案。

⒉隱藏,隱匿:埋~。潛~。兩側~兵。打~擊戰。

⒊屈服,認錯或認罰:~輸。~判。~誅。

⒋低下去:時起時~。此起彼~。

⒌〈古〉通"服"。敬佩:~其為人。

【伏特】簡稱"伏"。電動勢、電位差、電壓的單位,代號V。

【伏日】通常是指夏至後第三個庚日起到立秋後第一個庚日後十天止。這一段時間,每十天為一伏,分為初伏、中伏、末伏,統稱三伏,是我國每年最熱的時期。故有"熱在三伏"的說法。
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
伏fu 1.指禽鳥孵卵。 2.量詞。用作時間單位。

一字 起名用字參考

一:數目字。整數中最小的數。又指:特定;相當;必然。全部,所有的。[一貫]從來如此,始終如一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372430次)

一字出處:[說文解字]:編號0001,第01捲上,一部第2字 [康熙字典]:頁75第01

一字的解釋

(指事。「一」是漢字部首之一。本義:數詞。大寫作「壹」。最小的正整數。常用以表示人或事、物的最少數量)

同本義 [one]

一,惟初太始道立於一,造分天地,化成萬物。--《說文》

一也者,萬物之本也。--《淮南子·詮言》

抱一而天下試。--《老子》

故一人有事於四方。--《書·君奭》。傳:「天子也。」

一夫作難而七廟隳,身死人手,為天下笑。--漢·賈誼《過秦論》

一夫夜呼,亂者四應。(公元九二年六月,李存莇妻劉皇后聽信宦官誣告,殺死大臣郭崇韜,時謠言紛起,人心惶惶。屯駐在貝州(現河北省清河縣)的軍人皇甫暉勾結黨羽作

一yī

⒈數目字。整數中最小的數:~龍~豬。

⒉純,專:~心~意。用心~也。

⒊相同,同樣:~致。~模~樣。

⒋全,滿:~如既往。~網打盡。~身是膽。

⒌又,其它,另外:昆明市~名春城。

⒍用在重疊動詞的中間,〈表〉稍微,短暫:試~試。望~望。停~停。

⒎跟"就"呼應。

1〈表〉每逢:~想到要回祖國,就歸心似箭。

2〈表〉兩事的時間緊接著:~教就懂。~學就會。

⒏〈古〉副詞。乃,竟:~至此乎!

⒐〈古〉副詞。[一何]相當於"多麼":~何苦。~何壯也(壯:雄壯)!

⒑〈古〉副詞。一旦,一經:~聞人之過,終身不忘。

⒒舊時樂譜記音符號之一,相當於簡譜的低音"7"。

⒓[一定]

1特定:~定的階級。

2相當:工作上取得了~定的成績。

3規定,確定:按~定的規章辦事。

4必然:共產主義~定會實現。

⒔[一統]指全國統屬於一個政權:~統天下。

⒕[一切]全部,所有的。

⒖[一貫]從來如此,始終如一:她~貫努力工作。~貫嚴以律己。

頓字 起名用字參考

頓:意為忽然,立刻,稍停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1910次)

頓字出處:[康熙字典]:頁1410第45

頓字的解釋

(形聲。從頁,屯聲。從「頁」,表示與頭有關。本義:叩頭,磕頭)

同本義 [kowtow]

頓,下首也。--《說文》

二曰頓首。--《周禮·大祝》。註:「拜頭叩地也。」

又如:頓顙(屈膝下拜,以額叩地,多在請罪投降時用);頓築(以頭或物撞地);頓頭(磕頭);頓膝(下跪)

用腳底或用腳使勁往下踩 [stamp]

頓足失色。--《聊齋誌異·促織》

牽衣頓足攔道哭。--唐·杜甫《兵車行》

又如:頓腳;頓足(以足跺地。形容著急、悲痛的樣子)

倒下,跌倒 [fall]

故兵不頓而利可全。--《孫子·謀攻》

又如:頓僕(僵仆);頓落(低落);頓碌(折騰);頓斃(倒斃)

頓 dun

1稍停:停~。

2忽然;立刻:~悟。

3用頭或手叩地:~首。

4處理;安置:安~。

5量詞。用於吃飯、勸說等行為的次數:三~飯。

6書法上指用力使筆著(zhuo)紙而暫不移動。

7姓。

【頓挫】停頓轉折。多形容聲音和諧悅耳,節奏感強。

【頓號】標點符號的一種,即,表示一句話中並列的詞或詞組之間的停頓。

【頓開茅塞】見【茅塞頓開】。

【頓然】忽然;一下子。

【頓首】叩頭;磕頭。舊時多用於書信的起頭或末尾。

【頓音】縮短音符時值,使音與音不相連貫的一種奏(唱)法。聽起來富於彈跳性。又稱斷音。
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
頓du 1.見"冒頓"。

詩詞歌賦文檔
在線說文解字
黃歷日期查詢
健康自查資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