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想瞭解自己的名字充民倍有何涵義嗎?我們依據中華傳統姓名學理論,提供姓名測試充民倍算命,充民倍名字測試,測名字充民倍預測名字與人生的關係,並且提供姓名查詢解釋,根據詞典逐字解釋名字充民倍的含義。
| 漢字 | 繁體 | 拼音 | 五行 | 筆劃 | 姓名學解釋 |
| 充 | 充 | chōng | 土 | 6 | 奔波勞苦,一生溫和賢能,出外大吉,中年成功隆昌。 (吉) |
| 民 | 民 | mín | 水 | 5 | 英俊佳人,上下敦睦,一生官或財旺,刑偶傷子。 (吉) |
| 倍 | 倍 | bèi | 水 | 10 | 天生聰明,福祿雙收,名利有份,中年成功隆昌,出國之格。 (吉) |

充:在現代漢語裡,以充字為音節組成的詞有充分、充足、充滿等。還可用作動詞,意為充當、擔任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3270次)
充字出處:[說文解字]:編號5433,第08卷下,兒部第6字 [康熙字典]:頁123第10
充
(會意。從兒,育省聲。育子長大成人。本義:長,高)
同本義 [tall]
充,長也,高也。--《說文》
宗人視牲告充。--《儀禮·特牲禮》
滿 [full]
充,塞也。--《小爾雅》
充,滿也。--《廣雅》
冠盜充斥。--《左傳·襄公三十一年》
言充其陽也。--《谷梁傳·莊公二十五年》
顏色充盈。--《荀子·子道》
又如:充多(眾多);充車(滿車;喻數量眾多);充房(滿屋);充堂(滿堂)
足;實;富厚 [sufficient]。如:充壯(健壯;充沛);充強(充實健壯)
肥胖 [fat]。如:充肥(肥胖,壯實);充腴(肥胖;豐滿);充澤(豐潤)
充
裝滿;塞滿 [fi
充 chōng
1滿;實:~足、~分。
2裝滿;塞住:~氣、~耳不聞。
3擔當;擔任:~任。
4冒充:~內行。
5姓。
【充斥】充滿(含貶意)。
【充電】把直流電接到蓄電池的兩極上,使蓄電池獲得放電能力。也指電容器在電路中兩極間帶電。
【充分必要條件】見【充要條件】。
【充分必要條件假言推理】見【充要條件假言推理】。
【充分條件】有甲必有乙,而沒有甲也可能有乙這樣一種條件。
【充分條件假言推理】以充分條件假言判斷為大前提的假言推理。規則是:承認前件就要承認後件,否認後件就要否認前件;否認前件不能否認後件,承認後件不能承認前件。
【充軍】古代的一種流刑。把罪犯押解到邊遠的地方去服役。
【充沛】充足旺盛:精力~。
【充氣燈泡】燈泡的一種。製作時把燈泡內的空氣抽空,放進一些惰性氣體,如氖、氬等,以保持對燈絲的壓力,減少離子的產生。
【充要條件】有甲必有乙,無甲必無乙這樣一種條件。又作充分必要條件。
【充要條件假言推理】以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為大前提的假言推理。規則是:承認前件就要承認後件,否認前件就要否認後件;承認後件就要承認前件,否認後件就要否認前件。又作充分必要條件假言推理。
【充溢】充滿;流露:心中、著幸福感。
【充裕】充足寬裕:國力~、時間~。
【充足理由律】邏輯思維的基本規律之一,要求在同一思維過程中,思想要有論證性,一個真實的判斷必須有它的充足理由為依據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充chōng
⒈滿,實,足:~滿。~實。~足。~分。~其量。
⒉裝填,塞住:~電。~耳不聞。
⒊擔任,當做:~任。~當。
⒋假裝:冒~。~內行。~強。~能。

民:意為民眾、人民、百姓、民俗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525730次)
民字出處:[說文解字]:編號8314,第12卷下,民部第1字 [康熙字典]:頁598第01
民
(指事。從古文之象。古文從母,取蕃育意。古代指黎民百姓,平民。與君、官對稱)
同本義 [common people]
民,眾萌也。從古文之象。--《說文》。按,古文從母。取蕃育也,上下眾多意,指事。
民,氓也。--《廣雅》。按,土著者曰民,外來者曰氓。
古者有四民,有士民,有商民,有農民,有工民。--《谷梁傳·成公元年》
夫民神之主也。--《左傳·桓公六年》
無子曰兆民。諸侯曰萬民。--《左傳·閔公元年》
黎民阻饑。--《書·舜典》
民不適有居。--《書·盤庚上》
哀我征夫,獨為匪民。--《詩·小雅·何草不黃》
民可使由之,
民min
⒈〈古〉指奴隸或沒做官的眾百姓。現指人民,即以勞動群眾為主體的基本成員:擁政愛~。軍~魚水情。
⒉指人或人群:~眾。居~。~族。
⒊勞動大眾的:~歌。~間故事。
⒋從事某項工作的人:農~。漁~。鹽~。
⒌非軍事的:~用。~航。
⒍通"苠" :~高粱。
⒎[民主]
1指人民有管理國家和自由發表意見的權利:加強~主和法制建設。
2根據大多數群眾意願處理問題的工作方式:~主氣氛。~主作風。辦事~主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民mian 1.通"綿"。參見"民民"。 2.通"眠"。

倍:意為加倍,倍數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8830次)
倍字出處:[說文解字]:編號5089,第08捲上,人部第166字 [康熙字典]:頁107第19
倍
(形聲。從人,(軸??))聲。本義:通「背」。反;背向)
同本義 [back towards]
倍,反也。--《說文》
倍正南方。--《周髀算經下》
兵法右倍山陵,前左水澤。--《史記·淮陰侯傳》
背棄;背叛。後作「背」 [abandon;betray]
無倍畔之心。--《漢書·賈誼傳》
教而不稱師謂之倍。--《荀子·大略》
而民不倍。--《禮記·大學》
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。--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
又如:倍畔(同背叛);倍上(背叛尊上)
通「背」。違反;違背 [violate]
倍本棄事而安怠傲。--《墨子·非儒》
倍其公法,損其正心,專聽大臣者,危主
倍 bei
1跟原數相等的數,某數的幾倍就是用幾乘某數:3的6~是18。
2加倍:事半功~。
【倍角】角na(n為正整數)叫做角a的n倍角。如60°的角是30°的角的二倍角。
【倍角公式】平面三角中,以角a的三角函數來表達角na的三角函數的公式叫倍角公式(n是正整數)。常用的有二倍角公式、三倍角公式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倍pei 1."陪"的古字。 2.同"賠"。參見"倍償"﹑"倍費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