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首頁 - 起名大全 - 名字測試嚴辭三,嚴辭三姓名測試2025,嚴辭三起名用字解釋

嚴辭三名字測試,2025 姓名測試嚴辭三,起名字測試嚴辭三

你想瞭解自己的名字嚴辭三有何涵義嗎?我們依據中華傳統姓名學理論,提供姓名測試嚴辭三算命,嚴辭三名字測試,測名字嚴辭三預測名字與人生的關係,並且提供姓名查詢解釋,根據詞典逐字解釋名字嚴辭三的含義。

請輸入您的姓名:

漢字 繁體 拼音 五行 筆劃 姓名學解釋
   嚴  yán  木  20  智勇雙全,忠厚善良,事業如意,官運旺,成功隆昌,榮貴之字。 (
   辭  cí  金  13  清雅多才,秀氣伶俐,中年勞,勤儉持家,晚年吉祥。 (
   三  sān  金  3  孤獨,幼年辛苦,出外逢貴得財,中年多勞,晚年成功隆昌。 (

嚴字 起名用字參考

嚴:緊密,沒有縫隙。認真,不放鬆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24690次)

嚴字出處:[康熙字典]:頁78第13

嚴字的解釋

同本義 [urgent]

事嚴,虞不敢請。--《孟子·公孫丑下》

又如:嚴急(猶危急;緊急);嚴行(急行);嚴鼓(急鼓,急促的鼓聲)

嚴厲;嚴肅 [stern;strict]

誅嚴不為戾。--《韓非子·五蠹》

嚴限追比。--《聊齋誌異·促織》

性嚴毅。--清·邵長蘅《青門剩稿》

又如:嚴緊(嚴厲);嚴查(嚴格檢查);嚴假(期限嚴格的假期);嚴戢(謂嚴格管理);嚴譏(嚴格查問);嚴譴(嚴厲譴責);嚴辭(嚴厲的言辭);嚴罰(嚴厲處罰);嚴察(嚴厲苛察);嚴禁(嚴厲的禁令);嚴愎(嚴厲而剛愎);嚴參(嚴厲彈劾);嚴處(嚴厲處罰);嚴敏(嚴厲果斷);嚴重(嚴肅而持重);嚴介(嚴肅耿

嚴(嚴)yan

⒈緊密,沒有縫隙:~密。將瓶口封~。

⒉認真,不放鬆:~格要求。~厲懲辦。~於律己。〈轉義〉父親:家~。

⒊猛烈,厲害:~風。~寒。

⒋急,極其重大的,緊急措施:事~。~重。戒~。解~。

⒌[嚴肅]鄭重,莊重,不馬虎:氣氛~肅。態度~肅。~肅的工作。
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
嚴yǎn 1.莊嚴貌。

辭字 起名用字參考

辭:本義指訴訟,打官司。後用於指優美的語言、言詞,古典文學的一種體裁,告別,辭退等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2190次)

辭字出處:[康熙字典]:頁1251第02

辭字的解釋

(會意。本義:訴訟,打官司)

同本義 [legal case;lawsuit]

辭,訟也。--《說文》。按,分爭辯訟謂之辭。

善於辭案條教。--《後漢書·周紆傳》。註:「辭案猶今案牘也。」

皇帝請問下民,鰥寡有辭於苗。--《書·呂刑》

口供 [oral confession]

明清於單辭,無或私家於獄之兩辭。--《書·呂刑》

無情者不得盡其辭。--《禮記·大學》

其次不辱辭令。--司馬遷《報任少卿書》

辭布者。--《周禮·司市故書》。司農註:「辭布,辭訟泉物者也。」

獄辭無謀故者。--方苞《獄中雜記》

有詔即訊,辭服。--《漢書·趙君韓張兩王

辭 ci

1優美的語言;言詞:~藻、修~。

2古典文學的一種體裁:~賦、楚~。

3古體詩的一種:《木蘭~》。

4告別;告辭:~行。

5辭職。

6辭退:解雇。

7躲避;推托:推~、不~勞苦。

【辭呈】向上級請求辭職的呈文。

【辭賦】文體名稱。漢代時常把辭和賦統稱為辭賦。辭指楚辭,以屈原《離騷》為代表,又稱騷體。賦是漢代的一種特定文體,它繼承了楚辭形式上的一些特點,又較多運用散文手法,與辭已不相同。

【辭格】積極修辭的各種格式。如比喻、借代。又稱修辭格。

【辭海】

1書名。陸費逵等編。1936年中華書局初版。為綜合性大型詞典。收單字13000多,詞語77000條左右,兼有字典和詞典性質,通稱舊辭海。

2書名。辭海編輯委員會編。1965年出版未定稿,1979年出版三卷本,1980年出版縮印本。收單字14872個,詞目91706條,內容包括成語、典故、人物、著作、歷史事件以及各學科名詞術語等。為常用的語文工具書。通稱新辭海。1989年修訂後再版。

【辭令】社交場合應對得體的話語:外交~、善於~。又作詞令。

【辭書】字典、辭典、百科全書、專科辭典的統稱。

【辭源】

1書名。陸爾奎等1908年編纂。1915年商務印書館出版,為中國現代第一部綜合性辭典,通稱舊辭源。

2書名。1979年出版。主要作為閱讀古籍用的工具書和古典文史研究工作者的參考書。全書共收單字12890個,詞語84134條,收詞範圍一般到鴉片戰爭為止。內容以舊有辭書、韻書、類書為基礎,吸收現代辭書特點,以語詞為主,兼收百科;以常見為主,強調實用;結合書證,重在溯源。為常用的文史工具書。通稱新辭源。

【辭藻】見【詞藻】。

三字 起名用字參考

三:數量詞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67740次)

三字出處:[說文解字]:編號0077,第01捲上,三部第1字 [康熙字典]:頁76第05

三字的解釋

三〈數〉

(指事。本義:數目。二加一的和)

同本義 [three]

三,天地人之道也。從三數。--《說文》

三,數名。--《廣韻》

二與一為三。--《莊子·齊物論》

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萬物。--《老子》

王三賜命。--《易·師》。荀註:「三者陽德成也。」

結恨三泉。--《後漢書·袁紹傳》。註:「三者數之小終。」

有不速之客三人來。--《易·需》

紀之以三。--《國語·周語下》

狡兔有三窟,僅得免其死耳。--《戰國策》

又如:三叉(三歧的道路);三木(古時套在犯人頸、手、足上的刑具);三節(農曆二月一日中和節、三月三上巳節、九

三sān

⒈數目字:~個。~人行必有我師。

⒉多次:再~叮囑。~番五次。~思而行。~令五申。~復斯言。

⒊〔三甲〕〈古〉"殿試"中榜者(進士)的三個等級。宋朝太平興國八年將殿試的中榜者,分為三等即"三甲"。一甲,賜"進士及第";二甲,賜"進士出身";三甲,賜"同進士出身"。每甲各取有若干名,統稱進士。元、明、清,殿試的中榜者,一甲只取有三名,二甲、三甲則各取有若干名。一甲的第一名叫狀元,第二名叫榜眼,第三名叫探花。
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
三san 1.多次;再三。

詩詞歌賦文檔
在線說文解字
黃歷日期查詢
健康自查資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