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想瞭解自己的名字夏鐙萍有何涵義嗎?我們依據中華傳統姓名學理論,提供姓名測試夏鐙萍算命,夏鐙萍名字測試,測名字夏鐙萍預測名字與人生的關係,並且提供姓名查詢解釋,根據詞典逐字解釋名字夏鐙萍的含義。
漢字 | 繁體 | 拼音 | 五行 | 筆劃 | 姓名學解釋 |
夏 | 夏 | xià | 火 | 10 | 出外吉祥,小心愛情厄,多才賢能,秀氣溫和,中年勞,晚年隆昌。 (吉) |
鐙 | 鐙 | dèng | 金 | 20 | 身瘦多才,清雅榮貴,中年吉祥,晚年隆昌,環境良好。 (吉) |
萍 | 萍 | píng | 水 | 14 | 清雅秀氣,多才賢能,中年吉祥,小心為愛情失身,成功出國之字。 (吉) |
夏:一年四季裡的第二季,夏天;中國的古稱;朝代名。夏朝,約在公元前21世紀-公元前16世紀。第一代君主是禹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83270次)
夏字出處:[說文解字]:編號3354,第05卷下,綏部第10字 [康熙字典]:頁245第12
夏
(會意。據小篆字形,從頁,從臼,從。頁,人頭。臼,兩手,,兩足。合起來像人形。本義:古代漢民族自稱)
同本義。也稱華夏、諸夏 [Chinese]
夏,中國之人也。--《說文》。朱駿聲曰:「就全地言之,中國在西北一小隅。故陳公子少西字夏,鄭公孫夏字西。」
泛指中國 [China]
蠻夷猾夏。--《書·舜典》。孔傳:「夏,華夏。」
春秋內其國而外諸夏。--《公羊傳·成公十五年》。註:「諸夏外土諸侯也。謂之夏者,大總下上言之辭也。」
此之謂夏聲。--《左傳·襄公二十九年》。服註:「與諸夏同風。」
東夏之命。--《呂氏春秋·察今》。
夏xia
⒈一年四季裡的第二季:~天。~種。
⒉中國的古稱:華~。
⒊朝代名。夏朝,約在公元前21世紀-公元前16世紀。第一代君主是禹。
⒋[夏歷]又叫"陰曆"、"農曆"、"舊歷"。此曆法的基本部分是夏朝創立的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夏jiǎ 1.木名。亦作"檟"﹑榎。參見夏楚。
鐙:指古代盛熟食器皿,也指掛在鞍子兩旁供腳登的東西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440次)
鐙字出處:[康熙字典]:頁1328第06
鐙
古代盛熟食器皿 [cooker]
鐙,錠也。從金,登聲。--《說文》。按,即登也。古用瓦,後世范金為之,又制此字。」
執醴授之,執鐙。--《禮記·祭統》。註:「鐙,豆下跗也。」
馬鐙 [stirrup]
鐙,鞍鐙。--《廣韻》
古同「燈」 [lamp;light]
蘭膏明燭,華鐙錯些。--《楚辭·招魂》
鐙子
[stirrup] [口]︰掛在馬鞍兩側的鐵製腳踏
出了大門,跳上戰馬,鐙子一磕,飛奔而去
鐙 deng掛在鞍子兩旁供腳登的東西。多用銅鐵製成。
【鐙骨】中耳聽骨的一部分。形狀象馬鐙,外面跟砧(zhēn)骨相連,裡面的一端跟內耳相連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鐙dēng 1.本作"登"。瓦豆。古代陶制的食器,形似高足盤,或有蓋。 2.指這種食器的基部。 3.膏鐙。也稱錠﹑釘﹑燭豆﹑燭盤。古代照明用具。青銅製,上有盤,中有柱,下有底。或有三足及柄。盤所以盛膏,或中有錐供插燭。 4.泛指燈﹔油燈。
萍:柔和、自然、親切。意為在水面浮生的草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1256940次)
萍字出處:[說文解字]:編號7407,第11捲上,水部第462字 [康熙字典]:頁1041第07
萍〈名〉
(會意兼形聲。從水,蘋,蘋亦聲。本義:浮萍) 同本義 [duckweed]
萍,蘋也。水草也。--《說文》
蓱始生。--《禮記·月令》。註:「蓱,萍也。其大者曰蘋。」
山河破碎風飄絮,身世浮沉雨打萍。--宋·文天祥《過零丁洋》
又如:萍合(浮萍易散,飄泊不定,故用以比喻暫時的聚合);萍浮(浮萍飄跡水面。比喻人行蹤飄泊不定);萍飄梗泛(蹤跡飄泊無定);萍跡(喻人四處飄流,行蹤無定);萍流(飄流)
萍ping
⒈〔浮萍〕也叫"水萍"。一年生草本,浮在水面,根垂在水裡,有青~、紫~等。全草可供藥用,又可作飼料或綠肥。
⒉〔萍蹤〕〈喻〉行蹤不定。
⒊〔萍水相逢〕〈喻〉不認識的人偶然相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