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想瞭解自己的名字宋令財有何涵義嗎?我們依據中華傳統姓名學理論,提供姓名測試宋令財算命,宋令財名字測試,測名字宋令財預測名字與人生的關係,並且提供姓名查詢解釋,根據詞典逐字解釋名字宋令財的含義。
漢字 | 繁體 | 拼音 | 五行 | 筆劃 | 姓名學解釋 |
宋 | 宋 | sòng | 金 | 7 | 一生清雅,智勇雙全,中年奔波,晚年隆昌。 (吉) |
令 | 令 | líng | 火 | 5 | 英雄豪爽,上下敦睦,中年奔波,成功隆昌,溫和之字。 (吉) |
財 | 財 | cái | 金 | 10 | 憂心勞神,刑偶傷子,事勞無功,忌車怕水,中年吉祥,晚年多災。 (吉) |
宋:朝代名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10760次)
宋字出處:[說文解字]:編號4598,第07卷下,部第67字 [康熙字典]:頁282第12
宋
(會意。從,從木。表示房屋周圍有樹木。本義:定居) 同本義 [settle down]
宋,居也。--《說文》。段玉裁註:「此義未見經傳,名子者不以國,而魯定公名宋,則必取其本義也。」
鄭公子宋字子公。--《左傳·宣公四年》
宋
周代諸侯國名 [Song state]
桓帝時,有黃星見於楚、宋之分。--《三國演義》
吾在北方聞子為梯,將以攻宋,宋何罪之有?--《墨子·公輸》
子姓。周武王滅商後,封商王紂子武庚於商舊都(今河南商丘)。成王時,武庚叛亂,被殺,又以其地與紂的庶兄微子啟,號宋公,為宋國。戰國初年曾遷都彭城(今徐州)。公元前286
宋song
⒈周代諸侯國名,在今河南省商丘一帶。
⒉朝代名:
1南朝(~、齊、梁、陳)之一,公元420-479年。第一代君主是劉裕。
2宋朝(北宋、南宋),公元960-1279年。第一代君主是趙匡胤。
⒊宋刊本或細明體字:影~。仿~字。
令:本義:發佈命令;使,讓。如令人神往。時令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87020次)
令字出處:[說文解字]:編號5747,第09捲上,部第2字 [康熙字典]:頁93第12
令〈動〉
聽從。後作「聆」 [obey]
故古之聖王,審順其天而以行欲,則民無不令矣。--《呂氏春秋》
名詞。通「鴒」 [wagtail]
脊令在源,兄弟急難。--《詩·小雅·常棣》。按:脊令即鶺鴒
假設語氣詞 [if]
令,設辭也。--《助字辨略》
令他馬,固不敗傷我乎!--《史記·張釋之馮唐傳》
令五人保其首領。--明·張溥《五人墓碑記》
令狐
[Linghu]︰古地名,在今山西臨猗縣一帶
複姓
令 〈動〉
(會意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是集聚的「集」;下面是「人」,像跪在那裡聽命。從集從人,表示集聚眾人,發佈命令。本義:發佈命令)
同本義(上對下
令ling
⒈上級的指示:命~。軍~。~行禁止。
⒉使:~人滿意。~人發指。
⒊善,美好:~名。~聞。~望。
⒋敬稱,尊稱對方的人及有關係的人:~兄。~尊(稱人的父親)。
⒌時節:夏~。時~。
⒍〈古〉官名:縣~。中書~。
⒎短的詞:如夢~。十六字~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令lǐng量詞。原張的紙五百張為一令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令ling 1.見"令利"。 2.見"令俜"。 3.見"令狐"。 4.見"令星"。 5.見"脊令"。 6.通"瓴"。參見"令辟"﹑"令甓祴"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令lian 1.見"令居"。
財:財字主要指財產或財物,也引申指人的才能和才智,含義同「才」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75620次)
財字出處:[康熙字典]:頁1213第21
財
(形聲。從貝,才聲。本義:財物)
同本義(多指日常生活必需品,包括米粟在內) [wealth]
財,人所寶也。--《說文》
財,貨也。--《廣雅》
以九賦斂財賄。--《周禮·太宰》。註:「泉谷也。」
與其財用。--《周禮·職方式》。註:「帛谷貨賄也。」
先財而後禮。--《禮記·坊記》。註:「幣帛也。」
此輕財而重禮之義也。--《禮記·聘義》。註:「謂璧琮享幣也。」
財之為言才也。凡粟米絲麻材木可用者曰財。--《六書故》
乘其財用之出入。--《周禮·天官·宰夫》
暮而果大亡其財。--《韓非子·說難》
苟粟多而財有餘,
財 金錢或物資:~務、人~兩空。
【財帛】錢財。
【財閥】以家族為中心、帶有一定封建性的金融資本集團。以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日本的最為典型。
【財團】金融資本的組織形式。金融寡頭所控制的大銀行和大企業結合而成的壟斷資本集團。
【財政】國家對資財的收入與支出施行的管理:~包干。
【財政赤字】國家財政年度的支出超過收入的差額。這種差額,會計上習慣用紅字表示,故稱。又稱預算赤字。
【財政寡頭】見【金融寡頭】。
【財政資本】見【金融資本】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財cai 1.金錢﹑物資的總稱。 2.通"材"。原料;材料。 3.通"才"。資質,才能。 4.通"裁"。裁製;節制;裁斷。 5.通"纔"。僅僅。 6.通"纔"。始,剛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