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想瞭解自己的名字家醇雹有何涵義嗎?我們依據中華傳統姓名學理論,提供姓名測試家醇雹算命,家醇雹名字測試,測名字家醇雹預測名字與人生的關係,並且提供姓名查詢解釋,根據詞典逐字解釋名字家醇雹的含義。
漢字 | 繁體 | 拼音 | 五行 | 筆劃 | 姓名學解釋 |
家 | 家 | jiā | 木 | 10 | 出外吉祥,多才巧智,清雅伶俐,忌車怕水,晚年吉祥。 (吉) |
醇 | 醇 | chún | 水 | 15 | 天生聰明,理智充足,清雅多才,中年吉祥,晚年隆昌。 (吉) |
雹 | 雹 | báo | 水 | 13 | 憂心勞神,身弱短壽,一生困苦,難得幸福。 (吉) |
家:家指家庭,古語有「歷覽前朝國與家,成由勤儉敗由奢。」後來,家也指掌握某種專門學識和從事某種專門活動的人。人名用家字,多取前一層意思。中國是一個家庭觀念十分牢固的國家,家庭在社會組織結構中佔有極其重要的位置。反映在人名上,就多用家字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513700次)
家字出處:[說文解字]:編號4533,第07卷下,部第2字 [康熙字典]:頁286第17
家
(會意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是「」,表示與室家有關,下面是「豕」,即豬。古代生產力低下,人們多在屋子裡養豬,所以房子裡有豬就成了人家的標誌。本義:屋內,住所)
同本義 [home;domicile;dwelling place]
家,居也。從,豭省聲。--《說文》
家人內也。--《易·雜卦傳》
上地家七人。--《周禮·小司徒》。註:「有夫有婦,然後為家。」
夙夜浚明有家。--《書·皋謨》
開國承家。--《易·師》
室為夫婦所居,家謂一門之內。--《詩·周南·桃夭》注
便要還家,設酒殺雞作食。--陶潛《桃花源記》
引申表示住宅、房屋 [house;
家jiā
⒈家庭,人家,也指有關家庭的:我~。~務事。發~致富。~喻戶曉。四海為~。閒談~常。
⒉像家庭一樣的關係:親如一~。
⒊謙詞。對別人稱自己家屬中比自己年齡大或輩分高的:~兄。~母。
⒋從事某種工作或掌握某項專門技術的人:農~。漁~。作~。科學~。電腦專~。
⒌學術流派:儒~。法~。百~爭鳴。
⒍人工飼養的:~兔。~畜。
⒎詞尾。常用於年齡、性別、身份等之後,〈表〉一類的人:老人~。女孩~。自~。
⒏量詞:三~人戶。兩~工廠。
⒐[家(傢)伙]
1指一般的用具、工具、樂器、或武器等:這~伙真好用。
2輕視,玩笑:他算什麼~伙。
3親熱的稱呼:小~伙挺聰明。
4指牲畜或壞人:這~伙不是好東西。
⒑[家庭]以婚姻和血統關係為基礎的單位,包括父母、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在一起的親屬組成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家jie詞尾:小童~。整夜~哭。震天~響。"家"另見jiā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家jia 1.用在某些名詞後面,表示屬於那一類人。 2.方言。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後面,指他的妻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家gū 1.古時對女子的尊稱。 2.婆婆。參見"家翁"。 3.六朝時對嫡母的稱呼。參見"家家"。
醇:指酒味厚,純。也指味濃的酒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1820次)
醇字出處:[說文解字]:編號9768,第14卷下,酉部第14字 [康熙字典]:頁1284第18
醇
(形聲。本義:酒味濃厚)
同本義 [strong]
醇,厚也。--《說文》
買二石醇醪。--《漢書·爰盎傳》
春醴惟醇。--張衡《東京賦》
醉醇醲而飫肥鮮者。--劉基《賣柑者言》
又如:醇醨(味道濃厚的美酒叫做醇,味道淡薄的叫做醨);醇醪(純厚的美酒);醇味(美酒味);醇旨(酒味淳厚甘美)
淳樸;質樸 [pure;honest]
至於移風易俗,黎民醇厚。--《漢書·景帝紀贊》
古者人醇工龐。--《淮南子·泛論》。註:「醇厚不虛華也。」
又如:醇固(真純貞固);醇正(淳厚端正);醇和(淳樸和善)
通「純」。無雜質 [pure;unmixed]
惟厥攸居,政事惟
醇 chun
1酒中酒精含量高。
2純粹:~化。
3有機化合物的一大類,是含有羥基的烴化合物。如乙醇(酒精)。
【醇厚】
1(氣味、滋味)純正濃厚。
2同
【淳厚】。
【醇化】
1純厚的風化。
2使更純粹,昇華到美滿的境界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醇chun
⒈酒味厚,純。也指味濃的酒:~酒。飲~。
⒉通"淳"。樸實,純厚。
⒊〈古〉通"純"。純粹。
⒋有機化合物的一類。酒精就是乙醇,它是常用的一種醇。
雹:空中水蒸氣遇冷結成的冰粒或冰塊,常在夏季隨暴雨下降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30次)
雹字出處:[說文解字]:編號7495,第11卷下,雨部第11字 [康熙字典]:頁1372第26
雹
(形聲。從雨,包聲。本義:冰雹) 同本義 [hail]
陽之專氣為雹。--《大戴禮記·曾子天圓》。註:「陽氣在雨,溫暖如湯,陰氣薄之不相入,轉而為雹,蓋猶沸湯在閉器而沈於泉,則為冰也。」
寒水勝火,則為冰雹。--《素問·六元正紀大論》
霰雪雨雹,一時皆下。--唐·李朝威《柳毅傳》
又如:雹霰(冰雹夾雜雪珠而下)
雹 bao 冰雹。空中降下來的冰粒或冰塊。多伴同夏天的雷陣雨出現,對農業有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