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首頁 - 起名大全 - 名字測試巴警吁,巴警吁姓名測試2025,巴警吁起名用字解釋

巴警吁名字測試,2025 姓名測試巴警吁,起名字測試巴警吁

你想瞭解自己的名字巴警吁有何涵義嗎?我們依據中華傳統姓名學理論,提供姓名測試巴警吁算命,巴警吁名字測試,測名字巴警吁預測名字與人生的關係,並且提供姓名查詢解釋,根據詞典逐字解釋名字巴警吁的含義。

請輸入您的姓名:

漢字 繁體 拼音 五行 筆劃 姓名學解釋
   巴  bā  水  4  幼年多災,中年勞苦,晚年隆昌,欠子之字,一生平凡。 (
   警  jǐng  木  20  福祿雙收,貴人明現,重情失敗,中年勞,晚年吉祥。 (
   吁  xū  木  6   (

巴字 起名用字參考

巴:本義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大蛇。寓指盼望、期望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1740次)

巴字出處:[說文解字]:編號9702,第14卷下,巴部第1字 [康熙字典]:頁327第01

巴字的解釋

(象形。小篆象蛇形。本義:大蛇)

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大蛇 [big snake]

巴,巴蟲也,或曰食象蛇。--《說文》

巴蛇食象,三歲而出其骨。--《山海經·海內南經》。註:「說者雲,長千尋。」

朱卷之國,有黑蛇青象,食象。--《山海經·海內經》。註:「即巴蛇也。」

因加熱、乾燥或粘結而成的東西 [crust]。如:鹽巴;泥巴;鍋巴

古族名;古代國名,轄境在今四川省東部 [Ba]

西南有巴國。--《山海經·海內經》。註:「今三巴是。」

巴人以比翼鳥。--《周書·王會》

秦西有巴戎。--《荀子·彊國》。註:「巴在西南,戎在西,皆隸屬。」

警字 起名用字參考

警:意為戒備,防備,也有告誡,警告的含義,此外還指敏銳,敏感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3190次)

警字出處:[說文解字]:編號1550,第03捲上,言部第81字 [康熙字典]:頁1183第05

警字的解釋

(會意。從言,從敬,敬亦聲。本義:戒敕)

同本義 [warn; admonish]

警,戒也。--《說文》

正歲,則以法警戒群吏。--《周禮·宰夫》

所以警眾也。--《禮記·文王世子》

乃一篇之警策。--《文賦》

今年或者大警晉也。--《左傳·宣公十二年》

以警其餘。--清·方苞《獄中雜記》

又如:警告;警勵(告誡策勵);警跡人(元代被列入盜賊戶籍的人);警鼓(報警之鼓);警動(使人警覺悚動);警新(警策動人,語意新穎);警眾(使眾人警覺);警省(警覺省悟)

戒備;防備 [outpost]

軍衛不徹,警也。--《左傳·宣公十二年》

又如:警巡(警戒巡視

警jǐng

⒈警備,戒備:~備。

⒉告誡,警告:殺一~百。~戒未然也(未然:未發生的事)。

⒊緊急情狀或消息:~備。~報。火~。告~。

⒋敏銳,敏感:~覺。~醒。機~。

⒌[警察]國家用於維護社會治安、秩序的武裝力量,又指參加此種武裝力量的人員,也簡稱"警":人民~察。民~。交通~。

吁字 起名用字參考

吁:表示驚怪、不然、感慨等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270次)

吁字出處:[說文解字]:編號0912,第02捲上,口部第134字 [康熙字典]:頁174第14

吁字的解釋

吁 xu

(形聲。從口,於聲。本義:表示驚怪、不然、感慨等) 同本義 [oh]

王曰:「吁!來!有邦有土,告爾祥刑。」--《書·呂刑》

吁!驚也。--《說文》

王曰:「吁,來!…」--《史記·周本紀》

吁!是何言歟?--《法言·君子》。註:「吁!駭歎之聲。」

又如:吁咈(表示不以為然之意);吁咈都俞(吁咈,吁俞。用以讚美君臣間論政之和洽。見《書·堯典》);吁嗟(表示憂傷或有所感;表示讚美)

歎息,歎氣 [sigh]

香車輾盡關山日,彈罷琵琶只自吁。--《明珠記》

又如:吁唏(吁噓。噓唏,歎息);吁氣(歎氣);吁嗟(哀歎;歎息);吁嗟(慨歎);吁然

吁(籲)yu

⒈為某種要求而呼喊,多用於書面文章:呼~。
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
吁xū

⒈歎息,歎氣:長~。

⒉歎詞。〈表〉驚疑,驚歎:~,何故?~,可惜哉!
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
吁yū 1.喝止牲口聲。

詩詞歌賦文檔
在線說文解字
黃歷日期查詢
健康自查資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