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首頁 - 起名大全 - 名字測試惠同磬,惠同磬姓名測試2025,惠同磬起名用字解釋

惠同磬名字測試,2025 姓名測試惠同磬,起名字測試惠同磬

你想瞭解自己的名字惠同磬有何涵義嗎?我們依據中華傳統姓名學理論,提供姓名測試惠同磬算命,惠同磬名字測試,測名字惠同磬預測名字與人生的關係,並且提供姓名查詢解釋,根據詞典逐字解釋名字惠同磬的含義。

請輸入您的姓名:

漢字 繁體 拼音 五行 筆劃 姓名學解釋
   惠  huì  水  12  天生聰明,秀氣伶俐,名利雙收,中年吉祥,晚年子孫旺盛。 (
   同  tóng  火  6  刑偶欠子,清雅多才,溫和賢能,中年勞,晚年隆昌。 (
   磬  qìng  木  16   (

惠字 起名用字參考

惠:惠的意義較廠,除了與「慧」相通,表示聰明外,還有仁愛,寬厚,柔順、賢惠之意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524790次)

惠字出處:[說文解字]:編號2493,第04卷下,惠部第2字 [康熙字典]:頁391第19

惠字的解釋

(會意。從心,從惠。本義:仁愛)

同本義 [kindheartedness]

惠,仁也。--《說文》

愛民好與曰惠。柔質慈民曰惠。--《周書·謚法》

分人以財謂之惠。--《孟子》

心省恤人謂之惠。--《賈子道術》

孫討虜聰明仁惠。--《資治通鑒》

夫慈者不忍,而惠者好與也。--《韓非子·內儲說上》

其養民也惠。--《論語·公冶長》

彭有守多惠政。--明·高啟《書博雞者事》

又如:惠聲(仁愛而有德澤的美名);惠育(用仁心愛德加以養育);惠化(仁愛的教化);惠心(仁慈的心)

柔順;順從 [mild]

義征不惠。--《史記·司馬相如傳》

惠、惠、憓hui

⒈好處,給人好處:受~。恩~。互~。以~天下。

⒉敬詞:~書。~文。~贈。~臨。

⒊溫和,柔順:溫~。~風和暢。〈古〉"惠"通"慧"。聰明。

同字 起名用字參考

同:同心同力。意為大同、一齊、共同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97980次)

同字出處:[說文解字]:編號4778,第07卷下,×部第2字 [康熙字典]:頁175第06

同字的解釋

同〈動〉

(會意。從帽,從口。帽,重複。本義:聚集)

同本義 [converge]

同,合會也。--《說文》

同重體合類。--《墨子·經上》

同人親也。--《易·雜卦》

六曰同衣服。--《周禮·大司徒》

又如:雲同(雲彩聚集);同天(共存於人世間);同合(使相一致;融會);同流(諸水合流)

相同,一樣,共同(側重於同樣,齊一) [be the same as]

同事之人,不可不審察也。--《韓非子·說林上》

鳥獸不可與同群。--《論語·微子》

同予者何人。--宋·周敦頤《愛蓮說》

同於真耶。--清·薛福成《觀巴黎油畫記》

同於幻耶。

又如:同心戮力(同心

同tong

⒈一樣:~樣。~等。~感。~工~酬。一視~仁。

⒉共,一起:共~。~學。~甘共苦。

⒊和,跟:我~你一道走。

⒋相似:如~。她的面貌~她媽一樣。

⒌指相同:~上。~前。"貳"~"貳"。

⒍[同人][同仁]稱在一個單位共同工作的人。

⒎[同志]

1志同道合的人。特指政治理想相同的人。

2我國人民之間平等的稱呼。

⒏[同胞]

1同父母所生的人,即親的兄弟姐妹。

2同一國的人:台灣~胞。千萬萬~胞一條心。

⒐[同情]

1對於別人的遭遇在感情上共鳴:深表~情。

2對於別人的言行表示贊同:我~情他。

⒑[同時]

1同一個時候。

2並且,〈表〉進一層:這個水庫既可抗旱防澇,~時也用於發電。

⒒[同化]

1生物體把攝取到的養料轉化成自身細胞的成分並儲存能量。

2使不同於本身的事物轉變成為與本身相同的事物。
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
同(衕)tong[胡同]也作"衚衕"。小街道,巷子。

磬字 起名用字參考

磬:古代樂器。用石或玉雕成。懸掛於架上,擊之而鳴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880次)

磬字出處:[說文解字]:編號6008,第09卷下,石部第32字 [康熙字典]:頁836第02

磬字的解釋

磬〈名〉
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。手又持小槌像擊磬的形象。本義:古代樂器。用石或玉雕成。懸掛於架上,擊之而鳴)

同本義 [chime stone;musical stone]

磬,樂石也。--《說文》

小華之山多磬石。--《山海經·西山經》

泗濱浮磬。--《書·禹貢》

笙磬同音。--《詩·小雅·鼓鍾》

依我磬聲。--《詩·商頌·那》

語寡人以憂者擊磬。--《淮南子·泛論》

鐘磬置於水中。--宋·蘇軾《石鍾山記》

西門豹簪筆磬折,向河立待良久。--《西門豹治鄴》

又如:磬人(負責治磬的官員);磬工(負責制磬的官員);磬色(玉磬的光彩);磬師(古樂官名)

磬qing

⒈〈古〉一種石或玉製的敲擊樂器,懸在架上,形似曲尺。

⒉寺廟中和尚敲打的銅鐵鑄的鳴器,形狀似缽:敲~聲。
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
磬qīng 1.古代打擊樂器。狀如曲尺。用玉﹑石或金屬製成。懸掛於架上,擊之而鳴。 2.適宜制磬的美石。 3.寺院中召集眾僧用的雲板形鳴器或誦經用的缽形打擊樂器。 4.南齊時報更用的響器。後因以借指時鐘。 5.彎腰。表示謙恭。 6.泛指身形曲折如磬。 7.形容鳴聲如擊磬。 8.放馬疾馳。參見"磬控"。 9.古死刑之一。懸而縊殺。 10.副詞。方言。適才。參見"盤子"。 11.通"俔"。譬如,如同。 12.通"罄"。空,中空。 13.通"罄"。盡,罄盡。 14.通"罄"。全;遍。參見"磬地"。 15.通"罄"。形容聲音堅致。 16.通"謦"。輕聲咳嗽。參見"磬欬"。

詩詞歌賦文檔
在線說文解字
黃歷日期查詢
健康自查資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