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想瞭解自己的名字應學與有何涵義嗎?我們依據中華傳統姓名學理論,提供姓名測試應學與算命,應學與名字測試,測名字應學與預測名字與人生的關係,並且提供姓名查詢解釋,根據詞典逐字解釋名字應學與的含義。
漢字 | 繁體 | 拼音 | 五行 | 筆劃 | 姓名學解釋 |
應 | 應 | yīng | 土 | 17 | 外祥內苦,刑偶傷子,懷才不遇,中年勞,晚年吉祥。 (吉) |
學 | 學 | xué | 水 | 16 | 外祥內憂,多才賢能,中年勞,刑偶傷子,晚年吉祥。 (吉) |
與 | 與 | yǔ | 土 | 14 | 一生清雅伶俐,多才賢能,中年平凡,晚年隆昌,二子吉祥。 (凶) |
應:指姓氏。意為通達、響應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94720次)
應字出處:[康熙字典]:頁344第05
應
應當,應該 [should]
應,當也。--《說文》
應,當也。--《爾雅》
文王既勤止,我應受之。--《詩·周頌·賚》
故國神遊,多情應笑我。--宋·蘇軾《念奴嬌·赤壁懷古》
應是良晨好景虛設。--宋·柳永《雨霖鈴》
凡所應有。--明·李漁《閒情偶寄·種植部》
應得之資。
不應重罰。--清·方苞《獄中雜記》
法應立決。
又如:應然(應該如此);應伯爵(白吃白喝。「應白嚼」之諧音);應合(應當;該當);應是(應當是)
答應,允許 [promiseor agree(to do sth.)]
桓侯不應。--《韓非子·喻老》
又如:應候(應承);應諾(答應;應
應(應)yīng
⒈該,當:~該。~當。~有盡有。
⒉允許:~允。~許。~諾。答~聲。
⒊[應屆]本期的:~屆畢業生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應(應)ying
⒈回答,附和:~答。呼~。~聲蟲。齊聲相~。
⒉接受:~試。~邀。~征。
⒊對付,對待:~付。~變。~戰。~接不暇。
⒋適合,配合:~時。適~。得心~手。
⒌[應用]
1使用:~用科技成果。~用新科技。
2實用的:~用題。
⒍[應酬]從禮節出發的交際往來。
學:學家的意思是指學習或學問,以及通過做學問而形成的學派,或學習的場所學校等。作人名用時,也指學問或學習、模仿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667360次)
學字出處:[康熙字典]:頁279第12
學
(形聲。本作「壆」,像雙手構木為屋形。後作聲符,加「子」為義符。子,孩子。小孩子是學習的主體。本義:學習)
同本義 [study;learn]
學,識也。--《廣雅》
好學近乎知。--《禮記·中庸》
念終始典於學。--《禮記·文王世子》
學,效也。近而愈明者學也。--《尚書大傳》
學者,學其所不能學也。--《莊子·庚桑楚》
遠尋師學。--《後漢書·列女傳》
學而時習之。--《論語》
學即繼以問也。--清·劉開《問說》
又如:學書(認真讀書);學學乖(經世面,學聰明);學理論;學技術;好學;苦學;教學相長;學文(學習人文學科或社會
學(學、學)xue
⒈指學習:~工。~農。~醫。~哲學。~而不厭。~習科學知識。
⒉模仿:邊看邊~。照字帖~寫字。鸚鵡~舌。
⒊指學問。
1反映客觀事物的系統知識:這是一門新興的~問。
2知識:求~。博~多才。
3學和問:勤~多問。
⒋指學識,學術上的知識和修養:她的~識淵博。
⒌指學校,集體培養人才的地方:小~。中~。大~。
⒍指學科,分門別類的有系統的知識:醫~。化~。生物~。經濟~。
⒎[學術]一切學問的總稱。
⒏[學說]學術上有系統的見解、主張和理論。
⒐[學生]
1在學校學習的人。
2向前輩或向能者學習的人。
3求學者謙稱自己。
⒑[學徒]由師傅傳授,在工作中學習知識、技能的人。
⒒[學士]
1〈古〉官名:翰林~士。
2舊稱學者:文人~士。
3學位名:在碩士之下。
⒓[學者]學術上有一定成就的人。
⒔[學閥]憑借勢力,把持教育界或學術界的人。
⒕[學棍]指舊時在教育界憑借反動權勢為非作歹的人。
⒖[學究]唐代有"學究一經科",應考此科的人稱"學究"。後來指淺薄迂腐的讀書人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學xiao 1.教導。
與:1、跟,同,和;2、給,授予;3、交往,友好;4、讚許,幫助;5、[與其]比較連詞。常跟不如、不若、寧可等連用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3340次)
與字出處:[說文解字]:編號9417,第14捲上,勺部第2字 [康熙字典]:頁77第01
與
(會意。小篆字形,「一、勺」合起來,表示賜予別人東西。「與」,從與,從舁(鉹??),共同抬起,與,給予。合起來表偕同、朋友。本義:賜予,施予,給予)
同本義 [give grant;offer]
與,賜也,通作「與」。--《正字通》
我持白璧一雙,欲獻項王,玉斗一雙,欲與亞父。--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
又
則與斗卮酒。
取與者,義之表也。--漢·司馬遷《報任安書》
與衣裳,吏護還之鄉。--唐·柳宗元《童區寄傳》
有張氏藏書甚富。往借,不與,歸而形諸夢。--清·袁枚《黃生借書說》
又如:贈與(贈給);交與(交給);與人方便;與受同科(行賄和受賄的人
與(與)yǔ
⒈跟,同,和:~眾不同。~虎謀皮。我~你們一道走。
⒉給,授予:交~。送~。贈~。
⒊交往,友好:彼此相~。不欺其~(其與:指結交好的國家)。
⒋讚許,幫助:朝過夕改,君子~之。君不~勝者,而~不勝者。
⒌[與其]比較連詞。常跟"不如"、"不若"、"寧可"等連用:~其乘車,不如乘飛機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與(與)yu同"歟"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與(與)yu參加,參預:~會。參~。~聞(親自聽到。參與其事且得知內情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