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想瞭解自己的名字曲章龍有何涵義嗎?我們依據中華傳統姓名學理論,提供姓名測試曲章龍算命,曲章龍名字測試,測名字曲章龍預測名字與人生的關係,並且提供姓名查詢解釋,根據詞典逐字解釋名字曲章龍的含義。
漢字 | 繁體 | 拼音 | 五行 | 筆劃 | 姓名學解釋 |
曲 | 曲 | qū | 木 | 6 | 理智充足,多才溫和,有愛情厄,中年奔波勞苦,晚年吉祥。 (吉) |
章 | 章 | zhāng | 火 | 11 | 出外貴人明現,晚婚大吉,雙妻之格,中年勞,晚年吉祥榮貴。 (吉) |
龍 | 龍 | lóng | 火 | 16 | 克父命,晚婚吉祥,中年多災,潦倒外出,晚年平凡,多災之字。 (吉) |
曲:彎曲,不直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10520次)
曲字出處:[說文解字]:編號8399,第12卷下,曲部第1字 [康熙字典]:頁502第02
曲〈形〉
彎曲,不直 [bent;croo-ked]
曲,像器曲受物之形。--《說文》
曲,折也。--《廣雅·釋詁一》
木曰曲直。--《書·洪範》
曲,不直也。--《玉篇》
木直中繩,輮以為輪,其曲中規。--《荀子》
曲挺縱橫。--《徐霞客遊記·游黃山記》
以曲為美。--清·龔自珍《病梅館記》
之疏之曲。
又如:曲錄(彎彎曲曲);曲律(曲呂。彎曲的樣子);曲彎彎(像弓一樣彎);曲蟮(蚯蚓);曲蓋(古時儀杖用的曲柄華蓋);曲兵(形體彎曲的兵器)
迂曲;婉轉 [tortuous;mild and indirect;tactful]。如:曲諭(婉轉動人的教誨);曲止(婉轉阻止);曲言(婉言);
曲qǔ
⒈文體名。能唱、能歌或供表演的一種文詞:散~。歌~。戲~兒。小~子。
⒉歌譜:歌~。作~。~高和寡。~終奏雅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曲(
⒍曲、
⒍麴)qū
⒈彎,跟"直"相對:~折。彎~。~徑。~尺。
⒉不公正,不合理:~意。~解。~從。
⒊彎曲的地方:河~。
⒋偏僻隱秘的地方:鄉~。心~。
⒌局部,不全:~見。
⒍含有大量能發酵的活微生物或其酶類的發酵劑或糖化劑,一般用大麥、大豆、麩皮等培養微生物製成:酒~。
章:章字的本義是指樂曲的一段,後也引申指法規、奏章、彩色、印章、表白.以及指成事成文或大材。人名用章字,大多取其文章、文采、文才等意義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157910次)
章字出處:[說文解字]:編號1733,第03捲上,音部第5字 [康熙字典]:頁871第08
章
(會意。從音十。音指音樂,「十」是個位數已終了的數,合起來表示音樂完畢。本義:音樂的一曲)
同本義。今稱「樂章」 [a song]
章,樂竟為一章。--《說文》
讀樂章。--《禮記·曲禮》。疏:「謂樂書之篇章。」
誦明月之詩,歌窈窕之章。--蘇軾《前赤壁賦》
王乃為歌詩四章,令樂人歌之。--《史記·呂太后本紀》
又如:章夏(古代樂章名。「九夏」之一)
棵;根 [a tree]
山居千章之材。--《史記·貨殖列傳》
章
在繪畫或刺繡上,赤與白相間的花紋叫「章」 [figure;decorative pattern]
青與赤謂之文,赤與白謂之章。--
章zhāng
⒈音樂的一曲,詩歌文詞等的段落:樂~。篇~。請看第三~。〈引〉作文或作品的一篇:做文~。下筆成~。
⒉封建時代呈給皇帝的奏本:奏~。
⒊規程,條款,條理,法規:~程。規~。簡~。黨~。約法三~。雜亂無~。訓~明法。
⒋印鑒:印~。蓋~。
⒌標誌:證~。袖~。
⒍花紋:黑質而白~(質:底子)。
龍:龍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異動物,是中國最大的神物。人們視其為百鱗之長,乃至生物世界的最高主宰。因此,封建時代龍又用來象徵帝王用的東西,如龍顏、龍床,他們的子孫則叫龍子、龍孫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1089500次)
龍字出處:[康熙字典]:頁1537第25
龍
(象形。甲骨文,像龍形。本義:古代傳說中一種有鱗有須能興雲作雨的神異動物)
同本義 [dragon]
龍,鱗蟲之長。能幽能明,能細能巨,能短能長。春分而登天,秋分而潛淵。--《說文》。徐鉉註:「像宛轉飛動之貌。」饒炯註:「龍之為物,變化無端,說解因著其靈異如此,以能升天,神其物,而命之曰靈。」
飛龍在天。--《易·乾》
麟、鳳、龜、龍,謂之四靈。--《禮記·禮運》
甲蟲三百有六十,而龍為之長。--《孔子家語·執轡》
葉公子高好龍。--劉向《新序·葉公好龍》
又如:龍工(像龍一樣熟悉水性之功。也作「龍功」);龍公(指龍王,龍
龍(龍)long
⒈〈古〉傳說中的一種神異動物,有鱗、有角、有腳,能走、能飛、能游泳,還能興雲降雨:飛~乘雲。葉公好~。
⒉〈古〉生物學上指一些早已絕滅的巨大爬行動物:恐~。翼手~。
⒊封建時代象徵帝王或指帝王使用的東西:~顏。~袍。
⒋[龍頭]自來水管放水的出口。
⒌[龍鍾]衰老,行動不靈活的樣子:老態~鐘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龍mang 1.通"尨"。雜色,色斑駁。 2.通"?"。參見"龍鴟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