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想瞭解自己的名字桑子嶷有何涵義嗎?我們依據中華傳統姓名學理論,提供姓名測試桑子嶷算命,桑子嶷名字測試,測名字桑子嶷預測名字與人生的關係,並且提供姓名查詢解釋,根據詞典逐字解釋名字桑子嶷的含義。
漢字 | 繁體 | 拼音 | 五行 | 筆劃 | 姓名學解釋 |
桑 | 桑 | sāng | 木 | 10 | 憂心勞神,事勞無功,中年有災,晚年勞神,忌車怕水。 (吉) |
子 | 子 | zǐ | 水 | 3 | 智勇雙全,清雅榮貴,中年勞,晚年隆昌,女人溫和賢淑。 (吉) |
嶷 | 嶷 | yí | 土 | 17 | (凶) |
桑:桑樹,落葉喬木。花小,黃綠色。葉可喂蠶。果實叫桑葚,味甜可吃或釀酒。樹皮可造紙。果、葉、枝、根皮均可供藥用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8520次)
桑字出處:[說文解字]:編號3840,第06卷下,若部第3字 [康熙字典]:頁526第01
桑〈名〉
(會意。從桑,從木。桑者。神桑也。本義:植物名)
一種桑屬的落葉喬木 [mulberry]。樹皮有淺裂,葉子橢圓形,花單性,花被黃綠色,葉子是蠶的飼料,嫩枝的韌皮纖維可造紙,果實可以吃,嫩枝、根的白皮、葉和果實均可入藥
桑,蠶所食葉木。--《說文》
桑者,中央之本也。--《賈子胎教》
以桑弧蓬矢六,射天地四方。--《禮記·內則》
系子包桑。--《易·否》
無折我樹桑。--《詩·鄭風·將仲子》
天子命桑。--《穆天子傳》
開軒面場圃,把酒話桑麻。--唐·孟浩然《過故人莊》
又如:桑麻(農事;農村;農民);桑土(桑樹的根);桑戶(
桑sāng桑樹,落葉喬木。花小,黃綠色。葉可喂蠶。果實叫桑葚,味甜可吃或釀酒。樹皮可造紙。果、葉、枝、根皮均可供藥用:植~養蠶致富。
子:兒,兒或女;意為有學問、有德行的人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403880次)
子字出處:[說文解字]:編號9715,第14卷下,子部第1字 [康熙字典]:頁277第01
子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像小兒在襁褓中,有頭、身、臂膀,兩足象並起來的樣子。「子」是漢字的一個部首。本義:嬰兒)
同本義 [baby;infant]
子,十一月陽氣動,萬物滋,人以為偁。象形。古文從,像發也。籀文從囟,有發、臂、脛,在幾上也。--《說文》。按,像兒在襁褓中足併也。
子,子息。--《廣韻》
居然生子。--《詩·大雅·生民》
子也者,親之後也。--《禮記·哀公問》
子者,父之合也。--《春秋繁露基義》
子者,父之陰也。--《漢書·杜欽傳》
干、越、夷、貉之子,生而同聲,長而異俗。」--《荀子》
又如:子衣(小兒的胎衣
子zǐ
⒈兒,兒或女:~女。~孫。泛指人:男~。女~。
⒉稱從事某種行業的人:士~。舟~。
⒊〈古〉寫在姓氏後面〈表〉對人的尊敬:孔~。莊~。墨~。也指一個流派的人:諸~百家。
⒋〈古〉對人的敬稱(多指男子),相當於"您":以~之矛,陷~之盾,何如?
⒌舊時稱師長或門徒:夫~。弟~。
⒍植物的籽實或動物的生殖細胞:瓜~。油菜~。卵~。精~。魚~。
⒎幼嫩的:~雞。~鴨。~姜。
⒏〈古〉五等爵位(公侯伯~男)的第四等:~爵。
⒐〈古〉圖書分類法,四部(經史~集)的第三部。
⒑從母體產生的,跟"母"相對的:~金(利息)。~音(輔音)。
⒒地支的第一位,也用作次序第一。
⒓[子夜]深夜。
⒔[子時]深夜11時至1時。
⒕[子虛]虛無的,不真實的,假托的:~虛烏有。
⒖[子弟]
1弟弟,子侄等:職工~弟。
2後輩,年輕人:工農~弟。
⒗子(讀輕聲)詞的後綴。加在名詞、形容詞或動詞等的詞素之後:繩~。珠~。凳~。瘦~。瘸~。出了亂~。
⒘子(讀輕聲)少數量詞的後綴:一攬~。敲幾下~門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子zi 1.名詞後綴。 2.某些量詞的後綴。 3.用於動詞﹑形容詞詞素之後,構成名詞或名詞性詞組。 4.助詞。表示時態﹑動態,相當於"著"﹑"了"。 5.助詞。表示語氣。
嶷:1、幼小聰慧; 2、指幼年; 3、高;高峻; 4、高尚;傑出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710次)
嶷字出處:[說文解字]:編號5824,第09卷下,山部第8字 [康熙字典]:頁321第09
嶷 ni
幼小聰慧 [young and bright]
誕實匍匐,克岐克嶷。--《詩·大雅·生民》
幼兒明嶷。--《南史·宋江夏王義恭傳》
又如:嶷嶷(幼小聰慧的樣子);嶷然(形容年幼聰慧)
高尚;傑出 [outstanding]
其德嶷嶷。--《史記·五帝本紀》
又如:嶷如(卓異的樣子);嶷然(嶷爾。卓異的樣子;端莊的樣子);嶷嶷(道德高尚的樣子)
高聳 [towering]
世目周侯「嶷如斷山」。--《世說新語·賞譽》
又如:嶷岌(高的樣子);嶷嶷(高聳的樣子)
見「九嶷」 yi
嶷yi九嶷山,在湖南省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嶷ni 1.幼小聰慧。 2.指幼年。 3.高;高峻。 4.高尚;傑出。 5.見"崱嶷"。 6.見"岐嶷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