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想瞭解自己的名字梅風紅有何涵義嗎?我們依據中華傳統姓名學理論,提供姓名測試梅風紅算命,梅風紅名字測試,測名字梅風紅預測名字與人生的關係,並且提供姓名查詢解釋,根據詞典逐字解釋名字梅風紅的含義。
漢字 | 繁體 | 拼音 | 五行 | 筆劃 | 姓名學解釋 |
梅 | 梅 | méi | 木 | 11 | 小心愛情厄,吉凶分明,出國成功隆昌,自殺不幸,一生多災。 (吉) |
風 | 風 | fēng | 水 | 9 | 身弱多病,奔波勞苦,中年吉祥,晚年勞神。 (吉) |
紅 | 紅 | hóng | 水 | 9 | 克父命,多才巧智,清雅榮貴,中年勞,晚年吉祥。 (吉) |
梅:梅樹。象徵美麗、堅定。意為志向高潔、清雅脫俗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1250750次)
梅字出處:[說文解字]:編號3403,第06捲上,木部第10字 [康熙字典]:頁528第08
梅
(形聲。從木,每聲。本義:楠木)
同本義 [nanmu (Phoebe zhennan)]
其木多梅梓。--《山海經·中山經》
有條有梅。--《詩·秦風·終南》
墓門有梅。--《詩·陳風·墓門》。按,子青不可食。
梅樹 [Japanese apricot;plum]。薔薇科,落葉喬木,少有灌木。早春開花,後生葉芽。花以白色、淡紅色為主。氣味清香。核果近球形,未熟時為青色,成熟後一般呈黃色,味極酸
靈山其木多桃李梅杏。--《山海經·中山經》
梅之欹之疏之曲,又非……之民能以其智力為也。--清·龔自珍《病梅館記》
梅以曲為美,直則無姿;以欹為美,正則無景;以疏
梅(梅、梅)mei
⒈落葉喬木。早春先開花,後生葉,花有白、紅等色,香味濃。果實青色,熟時黃色,味酸甜,可吃或制蜜餞、果醬等。未成熟的果實,加工製成"烏梅",供藥用或飲料用。也特指梅花或梅的果實:臘~。望~止渴。
⒉[梅雨]也叫"黃梅雨"。初夏時,江淮流域常有連綿不斷的陰雨天氣,因時值梅子黃熟故名。又因空氣潮濕,器物易生霉,故又名"霉雨"。
風:風字的本義是指空氣流動時所產生的氣流,後也指人世間的激化、風氣、風俗習慣,以及人的風度、氣勢等。在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《詩經》中,有一部分名為「風」,實際是指反映不同風俗習慣的樂曲,後來也有人把樂曲稱為風。上述幾種風字的含義,大多也在取名時使用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122320次)
風字出處:[康熙字典]:頁1415第13
風
(形聲。從蟲,凡聲。「風動蟲生」故字從「蟲」。本義:空氣流動的自然現象;尤指空氣與地球表面平行的自然運動)
同本義 [wind]
風,八風也。東方曰明庶風,東南曰清明風,南方曰景風,西南曰涼風,西方曰閭闔風,西北曰不周風,北方曰廣莫風,東北曰融風。風動蟲生,故蟲八日而化。--《說文》
立春條風。--《易·通卦驗》
東北條風。--《廣雅·釋天》
距日冬至四十五日,條風至。--《淮南子·天文》
條風居東北維,主出萬物條之。言條治萬物而出之。--《史記·律書》
今日不鳳(風)?--《殷虛文字甲編》
見事風生,無所迴避。--《
風(風) fēng
⒈流動著的空氣,多是大致與地面平行:東~。龍卷~。刮~下雨。~向。~速。〈引〉像風那樣快或普遍流行的:~靡一時。
⒉借風力吹乾的:~肉。
⒊消息:聞~而動。
⒋表露在外的景象、品格、氣概、才華、態度等:~景。~格。~骨。作~。~華。~騷。
【風雅】風度文雅。
【風度】有一定特色的姿態和言談舉止。
【風采】(也寫作"丰采")風度神采。
【風姿】(也寫作"丰姿")風度姿態。
⒌沒有確實根據的:~聞。~言~語。
⒍習俗,流行的愛好或習慣:~俗。世~。學~。移~易俗。勤儉成~。
⒎〈古〉稱歌謠,民歌:采~。國~。
⒏用於病名:麻~。抽~。
⒐
【風險】風浪危險。〈喻〉事物進程中可能出現的波折險阻:不怕擔~險。
⒑
【風頭】
1形勢的發展或有關個人利害的情勢:看準~頭行事。
2當眾表現自己:她愛出~頭。
⒒
【風化】
1風俗教化:莫傷~化。
2地質學上指岩石因長期遭受風吹、日曬、雨水沖刷等而分解崩潰。
3化學上指結晶體在空氣中失掉結晶水,因而失去結晶形狀的現象。
⒓
【風流】
1傑出的,業績、才華出眾的:千古~流人物。
2有才學而不拘禮法的:~流倜儻。
3像風一樣流失。〈喻〉原來常聚的人,現今分散各地:~流雲散。
4舊指士大夫所謂的風雅,也指亂搞男女關係:~流罪過。
⒔〈古〉通 "諷"。勸告,諷刺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風feng 1.颳風;吹。 2.被風吹,受風。 3.引申為乘涼。 4.教育,感化。 5.顯揚,表彰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風fěng 1.勸諫;諷諫。 2.泛指勸說。 3.諷誦。
紅:紅字指常見顏色之一的紅色,也有如紅運、走紅等字義。人名用紅時,多取其紅色,喜慶,順利,成功等字義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2072370次)
紅字出處:[康熙字典]:頁944第25
紅
(形聲。從糸,表示與線絲有關,工聲。本義:粉紅色)
同本義 [pink]
紅,帛赤白色也。--《說文》。段註:「按,此今人所謂粉紅、桃紅也。」
縉紅繎。--《急就篇》。顏註:「紅,色赤而白也。」
紅,絳也,白色似絳者也。--《釋名·釋采帛》
紅紫不以為褻服。--《論語·鄉黨》
又如:紅衣(荷花瓣兒);紅香(花瓣);紅脂(蟹黃)
後也指各種紅色 [red]
日出江花紅勝火,春來江水綠如藍。--唐·白居易《憶江南》
又如:紅巾(紅色巾。對綠林好漢的稱呼,因為他們常用紅巾包頭,史籍上因稱紅巾);紅灼灼(形容鮮紅);紅颩颩(亦作「紅彪彪」。形容
紅gōng
⒈[女紅]也作"女工"。舊指婦女所做的縫紉、刺繡等工作。
⒉見hong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紅hong
⒈赤,像火,鮮血那樣的顏色:~色。~花。火~。〈轉義〉
1革命的:~軍來了。~色娘子軍。
2喜慶:操辦~事。
3光榮:上~榜。
4順利,成功等:~起來了。開門~。
5先進的,眾人尊敬的:~旗手。~管家。
⒉受寵信的人:~人。
⒊額外的利潤:~利。分~。
⒋[紅心]象徵革命的、先進的思想和感情:一顆~心為人民。
⒌[紅塵]
1人世間。
2繁華熱鬧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