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想瞭解自己的名字步身韜有何涵義嗎?我們依據中華傳統姓名學理論,提供姓名測試步身韜算命,步身韜名字測試,測名字步身韜預測名字與人生的關係,並且提供姓名查詢解釋,根據詞典逐字解釋名字步身韜的含義。
漢字 | 繁體 | 拼音 | 五行 | 筆劃 | 姓名學解釋 |
步 | 步 | bù | 水 | 7 | 福祿雙收,克父命,中年成功隆昌,二子吉祥,晚年勞神,身弱之字。 (吉) |
身 | 身 | shēn | 金 | 7 | 性剛果斷,憂心勞神,病弱短壽,中年勞,晚年吉祥。 (吉) |
韜 | tāo | 火 | 19 | 多才賢能,清雅多才,中年吉祥,晚年隆昌,官運旺。 (吉) |
步:意指行走,也引申指階段,地步,境地,踩,踏等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21670次)
步字出處:[說文解字]:編號1080,第02捲上,步部第1字 [康熙字典]:頁574第15
步
(會意。甲骨文字形,由兩隻腳的象形符號重迭而成,表示兩腳一前一後走路。本義:行走)
同本義 [walk]
步,行也。--《說文》
跬步而不敢忘,孝也。--《禮記·祭義》
王朝步自周。--《書·召誥》
步路馬必中道。--《禮記·曲禮》
見夫人之步馬者。--《左傳·襄公二十六年》
步余馬兮山皋。--《楚辭·屈原·涉江》
晚食以當肉,安步以當車。--《戰國策·齊策四》
又如:止步;信步(隨意走動;散步);步步虛心(時時虛懷若谷,毫不自滿);步閣(步廊,走廊);步趨(行走)
以腳步測量遠近 [measure]。如:步一步兩房之間的距離;步景(
步 bu
1行走時兩腳之間的距離;腳步:寸~難移。
2階段:事業一~比一~艱難。
3地步;境地:局勢發展到關鍵的一~。
4舊制長度單位。一步等於五尺。
5用腳走:~入大會堂。
6踩;踏:~入歧途。
7姓。
【步步為營】軍隊每前進一步就設一道營壘。形容防守嚴密,行動謹慎。
【步履維艱】行走艱難。
【步輦圖】中國古代名畫。唐閻立本作。描繪唐貞觀十五年,唐太宗李世民把文成公主嫁給吐蕃王松贊干布,松贊干布派使者祿東贊到長安迎娶,受到唐太宗接見的情景。
【步槍】單兵使用的一種長管槍。有單發射擊、半自動、全自動之分,最大射程約400米。
【步人後塵】跟在別人後面走。指追隨、模仿別人,沒有創新。後塵:走路時揚起的塵土。
【步武】
1古時以六尺為步,半步為武。指不遠的距離。
2跟著別人的足跡走。比喻模倣傚法:~前賢。
身:身軀的總稱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3270次)
身字出處:[說文解字]:編號5224,第08捲上,身部第1字 [康熙字典]:頁1237第01
身〈名〉
(象形。像人之形。本義:身軀的總稱)
同本義 [body]
身,躬也。像人之形。--《說文》。按,身的本義是人的軀幹。
必有寢禮,長一身有半。--《論語·鄉黨》
人自項以下,踵以上,總謂之身。頸以下,股以上,亦謂之身。--王述之《經義述聞》
人百其身。--《詩·秦風·黃鳥》
身也者,親之枝也。--《禮記·哀公問》
身也者,父母之遺體也。--《禮記·祭義》
餓其體膚,空乏其身。--《孟子·告子下》
身首離兮心不懲。--《楚辭·九歌·國殤》
粉骨碎身渾不怕,要留青白在人間。--明·于謙《石灰吟》
項伯亦拔劍起舞,常以
身shēn
⒈人或動物的軀體:~體。~軀。人~子。半~像。〈引〉物的主體部分:車~。床~。樹~。河~。
⒉自己,親自:自~。親~。以~作則。~體力行。~教重於言教。
⒊生命:捨~救人。以~殉職。
⒋指人的地位:~份。~敗名裂。
⒌懷孕:~孕。她有了~子。
⒍套(指衣服):他穿了一~新衣裳。
⒎[身手]本領:大顯~手。
⒏[身材]身體的樣子(指高矮肥瘦等)。
⒐[身份][身份]
1人在社會上或法律上的地位:學生~分。公證人~分。
2物品的質量:這種麵粉的~分挺好呀!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身yuān 1.見"身毒"。
韜:意為韜略,智謀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62930次)
韜字出處:[康熙字典]:頁1396第03
韜〈名〉
(形聲。從韋,舀聲。韋,熟皮。本義:劍套)
同本義 [scabbard]
韜,劍衣也。--《說文》
裝弓的袋子 [bow case]
韜,弓衣也。--陸德明《經典釋文》
用兵的計謀 [military strategy]
不勞孫子法,自得太公韜。--李德裕《李文饒集》
又如:韜鈐(用兵的謀略);韜略(指軍事上的謀略)
韜 〈動〉
掩藏 [conceal;hide;cover up]
韜舌辱壯志,叫閽無助聲。--杜牧《感懷詩一首》
又如:韜光晦跡,韜光諱彩(收斂鋒芒;隱藏蹤跡);韜日(日光隱藏);韜世(比喻度量之大,足以容世);韜光(收斂光彩,比喻人懷才不露);韜沉(隱逸);韜含(諳記,熟諸);韜
韜(韜、弢)tāo
⒈盛弓或劍的套子。
⒉容納:有~世之量。
⒊遮掩,隱蔽:~面。~跡。~晦。
⒋用兵的謀略:太公~。[韜略]指兵書《六韜》、《三略》。借指用兵的計謀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韜tao 1.古代護臂的皮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