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想瞭解自己的名字湛位龍有何涵義嗎?我們依據中華傳統姓名學理論,提供姓名測試湛位龍算命,湛位龍名字測試,測名字湛位龍預測名字與人生的關係,並且提供姓名查詢解釋,根據詞典逐字解釋名字湛位龍的含義。
漢字 | 繁體 | 拼音 | 五行 | 筆劃 | 姓名學解釋 |
湛 | 湛 | zhàn | 水 | 13 | (吉) |
位 | 位 | wèi | 土 | 7 | 義利分明,多才巧智,身弱短壽,晚年成功隆昌。 (吉) |
龍 | 龍 | lóng | 火 | 16 | 克父命,晚婚吉祥,中年多災,潦倒外出,晚年平凡,多災之字。 (吉) |
湛:澄清;濃重;深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15080次)
湛字出處:[說文解字]:編號7255,第11捲上,水部第310字 [康熙字典]:頁637第16
湛
(形聲。從水,甚聲。本義:清澈透明)
同本義 [be crystal;clear]
水木湛清華。--謝混《游西池》
又如:湛明(清瀅明亮);湛冽(清冽);湛波(清波);湛清(清澈);湛然(清澈的樣子);湛湛(清明澄澈的樣子)
露厚重 [dewy]
石林湛雨氣,山月連陽暉。--清·謝芳連《孟夏山中晚坐》
又如:湛露(重露)
深;深沉 [deep]
眼睛暴湛,牙齒橫生。--《封神演義》
又如:湛浮(沉浮);湛湛(水深的樣子;深切的樣子);湛恩(深恩);湛恩汪穢(恩澤深厚)
飽滿;盈滿 [full]
湛湛江水兮上有楓,目極千里兮傷春心。--《楚辭》
湛
姓
湛zhan
⒈澄清:溪水清~。
⒉濃重:~露(露水重)。
⒊深:精~的技術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湛chen 1.沉沒。 2.隱沒。 3.沉陷;沉迷。 4.深沉。參見"湛思"﹑"湛冥"。 5.誅滅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湛dān 1.喜樂。 2.沉溺;過度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湛jiān 1.浸漬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湛yin 1.多雨;久雨。 2.見"湛溢"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湛yǐn 1.見"湛"
位:本義指官吏在朝廷上站立的位置。後又有位置,方位,職位,地位等含義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13640次)
位字出處:[說文解字]:編號5005,第08捲上,人部第82字 [康熙字典]:頁98第07
位
(會意。從人立。人站在朝廷上。本義:官吏在朝廷上站立的位置)
同本義 [place]
列中廷之左右謂之位。--《說文》
掌外朝之位。--《周禮·朝士》
又如:位著(也作位寧。古代宮殿,中庭左右兩側叫「位」,門屏之間叫「著」(或「寧」),故用以借指在朝居官)
位置;方位 [place;location]
陰陽易位。--《楚辭·屈原·涉江》
又如:座位;席位;舖位
職位;地位 [post;social position]
位卑則足羞,官盛則近諛。--韓愈《師說》
以在位久。--宋·王安石《答司馬諫議書》
位之移人也。--清·周容《芋老人傳》
位尊而無功。--《
位wei
⒈所在的地方:~置。方~。座~。
⒉指職位,地位:官~。名~。
⒊特指帝王或諸侯之位:即~。在~。
⒋算數上的數位:個~。十~。百~。千~。
⒌量詞。〈表〉人數:列~。諸~。兩~顧客。四~貴賓。慰wei
⒈使人心裡安適:~問。~勞。安~。
⒉心安:欣~。快~。
⒊[慰藉]安慰:~藉的神情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位li 1.到,臨。
龍:龍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異動物,是中國最大的神物。人們視其為百鱗之長,乃至生物世界的最高主宰。因此,封建時代龍又用來象徵帝王用的東西,如龍顏、龍床,他們的子孫則叫龍子、龍孫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1089500次)
龍字出處:[康熙字典]:頁1537第25
龍
(象形。甲骨文,像龍形。本義:古代傳說中一種有鱗有須能興雲作雨的神異動物)
同本義 [dragon]
龍,鱗蟲之長。能幽能明,能細能巨,能短能長。春分而登天,秋分而潛淵。--《說文》。徐鉉註:「像宛轉飛動之貌。」饒炯註:「龍之為物,變化無端,說解因著其靈異如此,以能升天,神其物,而命之曰靈。」
飛龍在天。--《易·乾》
麟、鳳、龜、龍,謂之四靈。--《禮記·禮運》
甲蟲三百有六十,而龍為之長。--《孔子家語·執轡》
葉公子高好龍。--劉向《新序·葉公好龍》
又如:龍工(像龍一樣熟悉水性之功。也作「龍功」);龍公(指龍王,龍
龍(龍)long
⒈〈古〉傳說中的一種神異動物,有鱗、有角、有腳,能走、能飛、能游泳,還能興雲降雨:飛~乘雲。葉公好~。
⒉〈古〉生物學上指一些早已絕滅的巨大爬行動物:恐~。翼手~。
⒊封建時代象徵帝王或指帝王使用的東西:~顏。~袍。
⒋[龍頭]自來水管放水的出口。
⒌[龍鍾]衰老,行動不靈活的樣子:老態~鐘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龍mang 1.通"尨"。雜色,色斑駁。 2.通"?"。參見"龍鴟"。